与阿修罗分别后,荣安独自走在返回小院的路上。
夕阳的余晖给汴京的繁华镀上了一层虚幻的金边,御街依旧人声鼎沸,但她心中却无法平静。蔡府、撷芳斋、李畴、雍王的出现……无数线索和信息在脑海中翻腾,如同一团乱麻。
她需要冷静,需要梳理。而作为前世受过严格训练的联邦特工,习惯性地观察环境、收集信息,几乎是刻在骨子里的本能。她强迫自己将注意力从内心的纷乱转移到外部世界,目光看似随意地扫过街边的店铺、行人、车马。
起初,一切似乎都与往常无异。叫卖的小贩,悠闲的士子,匆忙的官吏,嬉戏的孩童……然而,就在她经过一家看似普通的、专卖北地皮货和药材的商铺——“北韵斋”时,一些极其细微的异常,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她心中泛起了涟漪。
首先是她敏锐的嗅觉捕捉到的一丝极淡的、不同于中原常用熏香的味道。那是一种混合了某种特殊草料、动物油脂和……一丝若有若无的、属于草原的腥膻气。这味道很淡,几乎被街市上各种气味淹没,但荣安曾在现代接触过类似的专门气息模拟训练,对这种代表游牧民族的特征气味格外敏感。
其次,是店铺门口那两个看似在懒散招揽客人的伙计。他们的身形比寻常宋人更为魁梧健硕,肩膀宽阔,虽然穿着宋人服饰,但那站姿和偶尔扫视街面的眼神,带着一种难以完全掩饰的、属于军人的警惕和剽悍。他们的手掌宽厚,虎口处似乎有长期使用某种兵器留下的、尚未完全消退的厚茧。
最重要的是,荣安注意到其中一个伙计在接过一位顾客递来的铜钱时,手指极其轻微地、无意识地在钱币边缘某个特定位置摩挲了一下。那是一个极其隐晦的动作,若非荣安眼力过人且心存警惕,根本不会注意到。而那个摩挲钱币边缘的习惯性小动作……她曾在现代接触过的某些关于古代少数民族交易习惯的卷宗中看到过描述,与金人贵族验证特定信物或货币真伪的一种隐秘方式极为相似!
金人?
这两个字如同冰锥,瞬间刺穿了荣安所有的纷乱思绪,让她浑身一凛,大脑进入高度警戒状态。
她现在是多重间谍的身份其中有一项就是金人“汉儿司”的密探!虽然她对原身这个身份深恶痛绝,但此刻,发现金人暗线的震惊和职业本能,瞬间压倒了其他所有情绪。
汉儿司,是金国为了渗透宋朝、搜集情报、策反汉人官员而设立的秘密机构,手段阴狠,无孔不入。原身很可能就是被这个机构控制或策反,才成为了多面间谍。她穿越而来,继承了这重身份,也继承了随之而来的巨大风险和屈辱。
她不动声色,脚步未停,仿佛只是一个偶然路过的行人,目光并未在那家“北韵斋”过多停留。但她的大脑已经开始飞速运转,将刚才捕捉到的所有细节串联起来。
御街旁,人流密集,信息流通快,便于观察和接头,也符合皮货药材商铺需要客流的特征,是极佳的掩护。
人员,魁梧体型,军人气质,虎口老茧,隐秘的验钱动作。
这绝非普通商贾伙计!
那特殊的草原气息,虽然极淡,但指向性明确。
店铺名“北韵斋”。 “北”字本身就带有指向性,看似寻常,却可能是一种隐晦的标识。
这绝不是一家简单的商铺!极有可能是金人“汉儿司”设在汴京的一个秘密联络点,或者情报中转站!
荣安的心跳微微加速,但脸上依旧保持着平静。她继续向前走,直到拐入一条相对僻静的巷子,才迅速闪身到一处墙角阴影里,利用眼角的余光,远远地观察着“北韵斋”的动静。
她需要确认自己的判断。
大约过了一炷香的时间,她看到一名穿着低级文官服饰、神色有些紧张的男子,左右张望了一下,快步走进了“北韵斋”。没过多久,他又走了出来,手里多了一个不起眼的布包,脸上的紧张神色似乎舒缓了一些,但眼神深处却多了一丝……鬼祟?
是宋人官员!
被策反了?还是在进行某种交易?
又过了一会儿,一辆看似普通的青篷马车停在了店铺侧面的小巷口。车帘掀开一角,一个戴着斗笠、看不清面容的人迅速下车,闪身进入了店铺后门。那人的动作迅捷而警惕,绝非普通访客。
荣安屏住呼吸,将所见的一切牢牢刻在脑海里。她几乎可以断定,这“北韵斋”就是金人设在汴京的一个重要暗桩!其活动之频繁,涉及人员之复杂,可能包括被收买的宋人官员,远超她的想象。
一股寒意顺着脊椎爬升。金人的触角,竟然已经深入汴京腹地,就在这天子脚下,皇城司的眼皮子底下,如此猖獗地活动!
而皇城司对此似乎毫无察觉?
是尚未发现,还是……内部有人刻意遮掩?
她不由得想起了之前押解方腊途中,遇到的那些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山匪,其行事作风与寻常土匪截然不同,当时她就有所怀疑。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