潼阳关将府内,陈桐反复阅读着手中的信笺,眉头越皱越紧。窗外春光明媚,却驱不散他脸上的阴云。
副将小心翼翼地探头:
“将军,岐王怎么说?”
陈桐将信递给他,自己则走到窗前,望着校场上操练的士兵出神。副将接过信快速浏览,眼睛逐渐瞪大。
“这...在下知道林大人深受岐王信任,可这也...”
副将的声音越来越小,最后几乎成了自言自语。
陈桐转过身,脸上的表情已经恢复平静:
“岐王自有论断。更何况,凤翔保卫战中,林大人身先士卒,一身军功,这个安排也不为过。”
他整理了一下铠甲,
“好了,我该去通知林大人,带着他的队伍去凤翔面见岐王了。”
副将欲言又止,最终只是深深一揖。
潼阳关外,梁军,现在应该称为虎行军了,已经整装待发。四千将士列队整齐,虽然甲胄兵器略显陈旧,但那股百战精锐的气势仍在。林远和王彦章站在队伍最前方,正在检查行军路线。
“林大人。”
陈桐走近拱手,
“岐王有令,命你即刻率虎行军前往凤翔面见。”
林远接过陈桐递来的公文,快速浏览后递给王彦章。两人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一丝诧异。
“多谢陈将军。”
林远抱拳,
“这些日子多有叨扰。”
陈桐摆摆手:
“林大人,不,林将军客气了。此去凤翔三百里,沿途驿站都已接到通知,会为你们提供粮草。”
他顿了顿,压低声音,
“岐王对你...很是看重啊。”
林远听出话中有话,只是微微一笑:
“定不负岐王厚望。”
号角声中,虎行军开拔。四千人的队伍如一条长龙,沿着官道向西行进。过了潼阳关后,地势逐渐开阔,远处山峦起伏,春日的原野上点缀着嫩绿与新红。
王彦章骑在马上,铁甲在阳光下泛着冷光。他忽然开口,声音里带着难以掩饰的不可思议:
“岐王让我做你的手下...他也太信得过你了。
旁边并辔而行的李星云闻言,促狭地挤了挤眼睛:
“就是,林兄,这份厚爱,你可要牢记于心啊。”
张子凡也凑过来,折扇轻摇:
“你们两个得加把劲啊。”
“闭嘴吧你们两个。”
林远没好气地打断,耳根却微微发热。他转向王彦章,神色严肃起来:
“王将军,去了凤翔,你可要多多注意。必然有很多人盯着你,尤其是不能和刘知俊将军见面,不然会被人背后嚼舌头的。”
王彦章浓眉一挑:
“刘知俊?这倒是,他也是叛了梁,我和他一旦见面,会有人觉得,我们联手反叛的。”
林远点头:
“正是。他如今虽受岐王重用,但岐国大臣多看不起他。你与他同为降将,若走得太近,难免惹人非议。”
王彦章哈哈大笑,声如洪钟:
“属下真心归降,既无二心,有何惧哉?
“小心点为好。”
林远的声音沉了下来,
“朝堂不比战场,那里的明枪暗箭,防不胜防。”
王彦章的笑声渐渐止住。他看了看林远认真的表情,又回头望了望身后跟随的四千将士,终于缓缓点头:
“我记下了。”
队伍继续前行,午后的阳光将众人的影子拉得很长。李星云驱马靠近林远,难得正经地问道:
“林兄,岐王这次安排,确实出人意料。你...有把握吗?”
林远目视前方,声音很轻:
“没有。”
“啊?”
李星云瞪大眼睛。
“但有些事,总要有人去做。”
林远转头看向他,嘴角勾起一抹浅笑,
“就像你明明可以逍遥江湖,却偏要插手天下事一样,李兄,我知道你不想做皇帝,可你终究放心不下这天下的黎明苍生。”
李星云挠挠头,嘿嘿一笑:
“说得也是。”
张子凡在一旁听着,眼中闪过一丝深思。他看向远处已经隐约可见的凤翔城轮廓,不禁想起天师府那些老道士常说的话,乱世之中,最难的从来不是挥剑杀敌,而是在权力与道义之间找到平衡。
“到了。”
林远突然勒住马缰。
前方,凤翔城巍峨的城墙已经清晰可见。城门大开,一队骑兵正飞驰而来,为首的打着岐王旗号。
“准备。”
林远低声吩咐,同时整了整衣冠。
王彦章深吸一口气,铁甲下的肌肉不自觉地绷紧。他知道,从这一刻起,他的人生将翻开全新的一页,不再是梁国的铁枪将,而是岐国的行营副都统。
骑兵在十丈外停下,为首的使者高声宣读:
“岐王有令,虎行军即刻入城,于西校场驻扎。行营都统林远、副都统王彦章,即刻入王府觐见!”
林远和王彦章同时抱拳:
“臣领旨。”
使者拉着缰绳,下马之后,对着李星云恭敬行礼。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