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那个!那个像个小房子!”何雨水激动地指着窗外一块造型独特的礁石,它中央凹陷,顶部隆起,确实像一个微缩版的石头小屋。
“好嘞!雨水看中的‘海底小别墅’!”何雨柱笑着应道,双手在控制台上迅速操作。只见右侧的机械臂灵活地延伸出去,臂端的抓手如同人手般灵巧地张开、合拢,稳稳地将那块约莫篮球大小、形状奇特的珊瑚礁石从附着的地基上小心翼翼地“拧”了下来,然后稳稳地收拢,放置到深潜器腹部下方一个打开的、带有网格的收纳篮里。
“耶!拿到啦!”何雨水兴奋地拍手。
“晓娥,有看中的吗?”何雨柱转头看向还在拍照的娄晓娥。
娄晓娥仔细搜寻着。她的目光被一片形状相对规整、颜色呈现出深邃酒红色的珊瑚板材吸引。它约有书本大小,厚度均匀,边缘被海水冲刷得十分圆润,表面有着天然形成的、如同火焰燃烧般的细腻纹理。“柱子哥,左上角那块暗红色的,像木板一样的……”
“收到!”机械臂再次伸出,精准地夹取了那块酒红色的深海珊瑚板,同样收入收纳篮。娄晓娥看着,眼中满是欣喜,这独特的纹理和色彩,无论是作为摆件还是镇纸,都极具艺术感。
深潜器继续前行,离开了这片古老的珊瑚礁林。何雨柱操纵着它,灵活地穿梭于海底峡谷之间,神识如同最高效的导航仪,引领他们避开复杂的地形,直奔下一个感知点。
这一次,他们来到了一片相对平坦、覆盖着厚厚沉积物的海床区域。探照灯扫过,发现了一些并非自然形成的轮廓。随着深潜器降低高度靠近,一些被泥沙半掩埋的物体轮廓逐渐清晰。
“哥!有破罐子!”何雨水眼尖,指着前方沙地里露出一角的、明显是人工烧制的器物。
何雨柱操控深潜器悬停在上方,探照灯光聚焦。那确实是一些碎裂的陶罐和瓷片,沉船常见的那种粗陶水罐、青花瓷碗的残片散落在泥沙中,显然来自一艘年代久远的沉船。岁月和海水的侵蚀让它们表面布满了沉积物,失去了昔日的光彩。
娄晓娥对这些充满历史痕迹的遗物更感兴趣。她仔细搜寻着:“柱子哥,左前方那片沙地下面,好像埋着个东西,只露出一点点边缘……看起来像个盘子?”
何雨柱依言操控机械臂,如同考古发掘般,极其轻柔地拂开覆盖其上的泥沙。一个直径约二十公分、边缘有些残缺但大体完整的青花瓷盘显露出来。盘子胎体厚重,青花发色深沉,画着简单的缠枝莲纹,典型的民窑粗瓷风格,但保留至今,浸透了海水与时光的印记,别有一番沧桑韵味。
“是这个吗?”
“对!就是它!”娄晓娥惊喜地看着机械臂小心地将瓷盘取出,“这上面的花纹虽然简单,但历经沧桑,很有故事感。我想带回去研究一下,或许能知道它来自哪个年代。”她对历史有着天然的兴趣。
何雨柱点点头:“好,雨水,这里有完整的罐子吗?或者你觉得好看的碎片?”
何雨水看了一圈,捡起一块相对大些、上面画着一只歪歪扭扭小鸟的青花瓷片:“哥,我要这个!这小鸟好逗!”
“行,收藏!”何雨柱笑着记下妹妹的口味。机械臂夹起那块绘有憨态小鸟的瓷片,也放入了收纳篮。
就在他们收集这些沉船遗物时,何雨柱的神识微微一动。他感觉到在前方不远处,一个更深的海沟边缘,有什么东西在微弱地吸引着他。那东西埋在厚厚的沉积层下,能量波动很微弱,却带着一种独特的、非天然的“秩序感”,与周围的环境格格不入。
“走,带你们去个更深点的地方,看看有没有新发现。”何雨柱不动声色地说,操控深潜器调转方向,朝着那条幽深海沟的崖壁滑去。
深潜器沿着陡峭的崖壁缓缓下降,探照灯光束努力驱散着浓重的黑暗。这里的深度已经超过了1500米,压强巨大,水温冰冷。寻常生物也稀少了许多。
“哥……这里好黑啊。”何雨水看着窗外无边无际的黑暗,小手不自觉地抓住了哥哥的椅背。
“别怕,有光呢。”何雨柱安慰道,集中精神操控着。终于,在崖壁底部一块突出的岩石平台边缘,他的指示灯在控制台上微微闪烁了一下——神识标记点到了。
“停!”深潜器稳稳悬停在距离平台几米的位置。灯光照射过去,平台上覆盖着厚厚的灰色沉积物,看起来平平无奇。
“柱子哥,这里……有什么特别吗?”娄晓娥仔细看了看,没发现明显的物品。
何雨柱没有立刻回答,而是全神贯注地操控着左侧那只空着的机械臂。臂端抓手张开,如同手指般灵活地开始清理平台表面的沉积物。灰色的淤泥和细沙被轻柔地拂开。突然,一抹不同于岩石和沉积物的金属光泽在灯光下极其微弱地闪现了一下!
何雨柱眼神一凝,动作更加轻柔精细。机械臂如同最精密的考古刷子,一点点剥离覆盖物。渐渐地,一个约莫成年男子巴掌大小、形状颇为规整的物体显露出来!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