巨大的“海洋之心”号母船切开墨蓝色的海面,犁开一道泛着细碎月光的银色航迹。后甲板灯火通明,深潜舱“深蓝探索者”已被稳稳回收,那三个承载着惊世秘密的惰性气体保护箱,安静地躺在恒温恒湿的保险库内,由无形的电子哨兵严密守卫。空气中似乎还残留着深海淤泥的冷冽与金属锈蚀的古老气息。
驾驶舱门滑开,何雨柱率先走出来,脸上带着卸下重负后的松弛,却也掩不住那份深入骨髓的疲惫。他伸展了一下因长时间保持专注而有些僵硬的肩背,看向身后跟着的家人。
“爹,”何雨柱的声音带着一种劫后余生的沙哑,却洋溢着明亮的暖意,“那铁疙瘩箱子里的宝石冰冰冷,沉船里的宝贝埋在泥里几百年……咱爷俩今晚不吃罐头,不吃合成餐!咱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他抬手用力拍了拍老爹何大清宽厚的肩膀,语气斩钉截铁,“下网捞!搞一顿扎扎实实、透骨新鲜的海鲜大餐!您老掌勺!”
何大清闻言,那双被海风吹得略显浑浊却锐利依旧的眼睛立刻亮了起来,像两颗被擦亮的黑曜石。所有的紧张、激动和刚才面对钻石时感觉到的“心脏怦怦跳”瞬间被抛诸脑后,只剩下一个老饕对极致鲜味的纯粹渴望。他舔了舔有些干裂的嘴唇,大手一挥,带着点重新找回主场的气势:“柱子,你小子这话算说到老子心坎儿里去了!好!捞!管它什么金刚钻、宝石箱,今晚这顿饭的头功,必须是你爹我的手艺!想吃啥?鲍鱼?大龙虾?石斑?你说,爹给你捞上来!”
“爹!爹!”小雨水像只轻盈的海鸟,从谭雅丽身边挣脱出来,扑到何大清腿边,小手紧紧抓住他沾着些许海盐粒子的裤管,仰起小脸,大眼睛在灯光下亮晶晶地盛满了期待和馋涎,“我要吃——大——鱼——鱼!尾巴会扑棱扑棱甩水的那种!比刚才机器人大胳膊抓的剑还要大!”
旁边的娄晓娥也按捺不住,小手拽着何雨柱的衣角,声音清脆得像银铃撞响:“何伯伯!我也要!我要吃大虾!红色的!这么大的!”她努力踮起脚尖,双臂张开比划出一个夸张到几乎要把自己摔倒的弧度。
谭雅丽看着孩子们鲜活的笑脸,又看看两个摩拳擦掌准备大干一场的男人,连日紧绷的心弦终于彻底松弛下来,笑意从眼底蔓延至唇角:“瞧瞧这两个小馋猫!柱子,何大哥,你们爷俩负责下海龙王那儿讨食材,这主食和配菜就交给我和孩子们搭把手了。”她看向何雨柱,语气温和却不容置疑,“光吃大鱼大虾可不行,总得有点米面打底。”
何雨柱点头,目光扫过后甲板一侧通往船尾作业区的舱门:“放心,谭姨。船上的智能厨房储存舱是全的,米、面、油盐酱醋,一应俱全。您带着雨水和晓娥过去就行。”他抬手指了指腕间那块集成了通讯和控制系统的手表模样的装置,“‘波塞冬’,接入厨房系统,为谭雅丽女士提供物资位置引导和基础操作辅助。”
“指令接收,何先生。”温和而清晰的合成音在几人耳边同时响起,“厨房主储存舱位于甲板生活区,路径已规划并通过走廊指示灯标示。物资清单与定位信息已同步至谭雅丽女士的个人终端。基础厨具操作指引随时待命。祝您烹饪愉快。”
“哎哟,瞧瞧这贴心的。”谭雅丽笑着对两个孩子招招手,“走吧,两位小帮手,跟我去准备填饱肚子的‘地基’!”
“好!”雨水和晓娥脆生生地应着,一左一右牵住谭雅丽的手,蹦蹦跳跳地朝着船船舱内明亮的通道走去。
此时,月亮爬得更高了些,清辉洒满宽阔的后甲板。何雨柱与何大清大步流星地走向船尾。那里有一座坚固的液压操控平台,平台下方悬着一个巨大的银灰色金属绞盘,粗壮的缆绳连接着沉在船后方海水中的拖网。
“柱子,这高科技玩意儿,看你的了!”何大清搓着手,看着那些闪烁着幽光的控制面板和复杂的数据屏,眼神里既有期待也有一丝本能的敬畏。他习惯了凭风、看浪、听鱼汛的老把式,面对这种现代化装备,自觉地退后半步,把“驾驶舱”让给儿子。
何雨柱熟练地站到主操控台前,双手在触控屏上飞快滑动。深蓝色的全息投影瞬间在两人面前展开,清晰地勾勒出船体后方的三维立体海域图。不同深度、不同位置的海洋生物,只要体积达到一定标准,都被系统以不同颜色的光点标记出来。
“声呐扫描阵列启动,覆盖深度范围设定:表层至水下50米……网具参数加载:大型中层拖网,网口尺寸优化……”何雨柱一边操作一边低语,指令精准,“目标区域锁定:前方3点钟方向,距离800米,深度25-40米温跃层上方……密度反馈强烈,复合鱼群可能性85%以上。”
何大清瞪大了眼睛,看着全息图里那片像银河星云般密集涌动的光点群,忍不住啧啧称奇:“我的老天爷……隔着这么老远,水里有多少鱼虾都看得一清二楚?这可比俺当年趴在船帮上瞅瞎眼都强百倍!”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