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特别的婚礼
晨曦微露,将京城老宅的飞檐黛瓦染成一层温润的金粉色。庭院里的百年海棠开得正盛,粉白花瓣带着晨露轻轻颤动,空气里弥漫着清甜的花香与淡淡的檀香,交织成独属于今日的温柔序曲。苏念坐在梳妆台前,看着铜镜里那个眉眼含笑的女子,指尖轻轻抚过嫁衣领口精致的鸾鸟纹,眼底漾起化不开的柔情。
这不是一件寻常的婚纱。象牙白的真丝面料莹润通透,裙摆层层叠叠,如同被月光浸润过的云朵。最动人的是遍布衣身的鸾鸟纹,由苏念亲自参与设计,邀请苏绣非遗传承人耗时三个月绣制而成——一对对鸾鸟展翅相依,羽翼用金线银线细细勾勒,点缀着细碎的珍珠与玉石,在晨光下流转着柔和的光泽,既不失西式婚纱的浪漫,又饱含中式传统的意蕴。“鸾凤和鸣,相守一生。”苏念轻声呢喃,这句话不仅是对爱情的期许,更藏着她与沈亦臻之间独一份的约定。
“念念,准备好了吗?”母亲推门进来,手里捧着一个锦盒,眼眶微红却难掩笑意。锦盒打开,里面是一枚小巧的银锁,锁身刻着“平安喜乐”四个字,边缘缠绕着细密的缠枝莲纹,正是苏家世代相传的物件。“这是你外婆传给我的,今天交给你。”母亲将银锁轻轻戴在苏念颈间,冰凉的银质贴着肌肤,却瞬间传来一股温润的力量,“苏家的女儿,既要守住爱情,也要守住初心。妈知道你和亦臻的约定,往后余生,互相扶持,共护国宝,妈为你们骄傲。”
苏念鼻尖一酸,抱住母亲:“妈,我知道了。”她懂母亲的心意,这枚银锁不仅是祝福,更是一种传承——从祖辈开始,苏家就与文物结下不解之缘,守护国宝早已刻进了血脉里。如今,她要带着这份传承,与沈亦臻并肩前行。
化妆师最后调整了苏念的头纱,薄如蝉翼的头纱垂落肩头,与鸾鸟纹婚纱相得益彰。镜子里的女子,眉眼温婉,眼底有光,既有待嫁新娘的娇羞,又有坚守信念的笃定。苏念深吸一口气,拿起放在梳妆台上的青铜小印——这是她和沈亦臻特意挑选的信物,印面刻着“共护”二字,古朴的篆体透着厚重的历史感,仿佛承载着千百年的使命。
与此同时,老宅的另一处院落里,沈亦臻正对着镜子整理西装。深灰色的定制西装剪裁合体,衬得他身姿挺拔,眉宇间褪去了平日的凌厉,多了几分温柔与郑重。他的领口别着一枚胸针,胸针的设计源自一枚出土的汉代玉璧,简洁而典雅,与苏念的鸾鸟纹婚纱形成巧妙的呼应。
“亦臻,准备好了吗?”沈老爷子拄着拐杖走进来,手里拿着一个红木盒子。盒子打开,里面是一枚同样刻着“共护”二字的青铜印,与苏念手中的那枚正是一对。“这是沈家祖辈传下来的,当年你爷爷就是戴着它,和你奶奶一起投身文物保护事业。”老爷子将青铜印递给沈亦臻,眼神严肃而郑重,“今天,你不仅要娶念念为妻,更要接过这份责任。记住,你们的约定,不止是夫妻相守,更是对国宝的承诺。”
沈亦臻双手接过青铜印,指尖感受到印身的冰凉与粗糙,那是岁月留下的痕迹。他郑重点头:“爷爷,我记住了。我会守护念念,也会守住我们‘共护国宝’的约定,绝不辜负祖辈的期望。”
老爷子满意地点点头,拍了拍他的肩膀:“好小子,念念是个好姑娘,你们俩志同道合,往后一定要互敬互爱,把这份事业传承下去。”
吉时已至,庭院里响起悠扬的古筝声,伴随着清脆的鸟鸣,格外悦耳。沈亦臻穿过海棠花廊,一步步走向新娘所在的房间。推开门的那一刻,他的目光瞬间被苏念吸引,再也移不开。
她站在窗边,晨光透过窗棂洒在她身上,鸾鸟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宛如下凡的仙子。而颈间的银锁与手中的青铜印,又让她多了几分烟火气与使命感。沈亦臻的心跳骤然加快,眼底满是惊艳与深情,他一步步走近,伸出手:“念念,我来了。”
苏念抬头望进他的眼眸,那里面清晰地映着自己的身影,温暖而坚定。她轻轻将手放进他的掌心,他的手掌宽大而温暖,带着让人安心的力量。“亦臻,”她轻声唤道,嘴角扬起甜美的笑容。
两人并肩走出房间,沿着铺满花瓣的小径走向仪式场地。庭院中央,没有奢华的装饰,只有两排苍翠的松柏,象征着坚贞不渝的爱情与生生不息的传承。松柏之间,摆放着一张古朴的案几,案几上铺着暗红色的绒布,上面静静安放着两个锦盒,里面分别是苏家的银锁和沈家的青铜印,还有一对刻着“共护国宝”的玉佩。
前来观礼的都是至亲好友与志同道合的文物保护工作者,没有喧嚣的人声,只有真诚的祝福与期待。大家穿着得体的服装,脸上带着温和的笑容,静静地注视着这对新人。
仪式由德高望重的文物界泰斗主持,老人头发花白,精神矍铄,声音洪亮而庄重:“今日,沈亦臻先生与苏念女士喜结连理。他们的结合,不仅是爱情的圆满,更是文物保护事业的薪火相传。接下来,有请二位新人,在青铜印章与银锁前,许下你们的誓言。”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