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李世英手里提着笼子,里面装了两只小兔子,叶娟很是惊喜,李世英拉着叶娟的手进了屋,从书包里掏出一本书:“这是介绍家禽家畜养殖技术的,可以参考学习。”
叶娟更开心了,先前她被酒厂清退、就想过在自家小院子搞些养殖,她自己都快要把这件事忘记了,但李世英却还记得清清楚楚。
她捧着书翻看了两页,小心翼翼地摆放在书架上,便欢快地问:“晚饭想吃什么?”
李世英将书包放下:“我来做饭吧。”他们两口子的厨艺半斤八两,叶娟将他按下:“你歇一会儿,我来!”
于是李世英烧火,陪着叶娟在厨房说话,讲他和孙祥会一路上的小见闻,正说着话呢,孙祥会和卢林俩人卸了货,也提着东西来了。
李世英介绍了一下,卢林笑呵呵地不住点头:“弟妹同志你好!”他觉得李世英眼光相当不错,也为这个好朋友感到高兴。
“路上碰到杨文华,说老程昨天回来了!”
来了朋友和客人,李世英就被叶娟赶出厨房陪两个人说话,孙祥会便说道。
“老程这是回去三个月了吧,把他老婆跟父母接来了么?”
孙祥会摇摇头:“我没多问。”
院子外有人喊,李世英出门一看,顿时笑了,对着也跟出来的孙祥会说:“你看,说曹操曹操就到了!”
杨文华两口子和程尝今以及一个扎着麻花辫的姑娘,提着东西,正站在院门外,杨文华把院门打开,严素珍便提着一块猪肉:“我去厨房帮忙。”
这个扎麻花辫的姑娘,正是江少安老婆的表妹,有个很好听的名字,叫周宛童,和几人见过面,便也主动去厨房帮忙。
孙祥会拍着手:“你这老婆家里也是学中医的啊?宛童,寓木也!一般人想不出这么好的名字!”
程尝今咧着嘴笑了起来:“不是一码事!我老婆是在南阳出生的,上面有三个哥哥,一个姐姐。南阳不是简称‘宛’么,本来给她用的是‘桐树’那个‘桐’,她村里有个上了年纪的读书人,是她家一个老大爷,就给改了的。”
他笑着解释了一番,又看向了李世英,感叹地说:“你这动作也够快的,昨天我就带老婆来你家认门,看到有个女人出来,把我吓一跳!”
“现在就看小郭和小杨俩人喽!”卢林在一旁躺在躺椅上晃着脑袋:“这俩再一结婚,你们一大队村东头就没有光棍汉了!”
李世英和程尝今顿时看向了孙祥会,孙祥会也住在村东头,果然看到两个朋友投来的询问目光,孙祥会乐呵呵地说:“张书记家里那位嫂子,说要给我介绍一个对象。”
“这么近都没听你说起!”李世英觉得孙祥会没把他当朋友,这种事情居然是 卢林先知晓的。
孙祥会连忙摆手:“那不是你刚结婚么?前些天我跟着刘嫂子去二大队,路上碰到老卢了,提了这么一嘴,才去相看了,就见过一面,这不是还没定下来么?定下来了,肯定告诉你们。”
结婚这种事,有时候就是这样扎堆,一大队目前就是如此,从去年到今年,落户的新人们结婚就没有停止过的。
厨房里传来叶娟她们的说笑声,几个男人短暂地停下了聊天,脸上都带着一股满足的笑容。
热热闹闹的晚饭结束后,众人便各自散去,卢林邀了人去孙祥会家里打牌,李世英没有去,他坐在书架旁,看叶娟逗弄两只兔子,也跟着乐了起来。
天色渐渐暗淡,叶娟坐在床边,居然拿出了两根毛线针,在那里织起了毛线,就是动作不怎么熟练,笨拙得可爱。
听见李世英的笑声,叶娟抬起头来:“严嫂子可会织毛衣呢,我向她学习,给你织一条围巾。”
“过两天我去县里,给你买一台缝纫机,好吗?”
“家里又没有凭票,买缝纫机需要缝纫机票,又不好弄的。”叶娟摇摇头:“我正在跟婆婆和严嫂子她们学习纳鞋底、裁布料,都好学的很。”
“我认识个场部的职工,他有缝纫机票,我可以买过来的,等我跟老孙把进的货卖了,我就去县里走一趟。”
李世英说着,就放下了手中的书,凑到了叶娟身边,把她手里的线针和冒险团都收了,在她额头亲了一口:“睡觉,睡觉!”
叶娟轻轻捶了他一下,眼神中有些害羞,又有些期望。
第二天,李世英和孙祥会便开始忙碌了起来,说是忙碌也不准确,两个人都是交游甚广的,朋友多,先口口相传了一下,只在一大队,半天时间就卖了三十多双胶鞋出去。
在一大队,孙祥会再也不担心被人举报了,因为张全义给了他一个供销点售货员的身份,他自搬到一大队后,跟邻里关系相处也和睦,社员们很快发现,这人跟李世英一样,也是个极好相处的,于是他家的供销点就成了一大队社员们闲时聚在一起玩耍的又一个去处。
而且孙祥会先前毕竟跟县里、乡里供销社系统关系还算不错,虽说他那个供销点日常销售额不高,但社员们有什么额外需求,找到他时,孙祥会总能给弄来。
一大队停电很频繁,所以孙祥会的供销点里常备着煤油和蜡烛,尤其是煤油,四大队的供销点还时常断货,但一大队从来不缺过。
大队的拖拉机是烧柴油的,由于1973年中东战争的影响,柴油供应相当紧张,尤其是边疆,由于地域广阔、运输成本过高,所以更是紧缺。
但孙祥会总能搞到些柴油来,故而张全义对孙祥会是愈发满意,有他撑腰,孙祥会又有一帮朋友,于是也就没人想着要举报他倒买倒卖。
不过七八天,李世英和孙祥会从市里进的这一批胶鞋,就卖了多半,连去巴扎上摆摊都用不上了。
俩人还没来得及商量接下来再去市里进些什么商品回来发卖,沉寂了一个夏天的砖厂又开始忙碌了起来。
毕竟马上进入九月,边疆短暂的秋天就要来了,而漫长的冬季也要随之而来,民间对红砖的需求又开始了。
喜欢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重生1973之天山往事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