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的蓝布裙沾着机油,发梢还粘着铜箔碎屑——这是连续工作三十小时的痕迹。
最后一个参数“7”被输入时,整台机器突然发出蜂鸣,无数个光点在欧洲-北美连线的铜箔板上跳动,像一群被唤醒的萤火虫,正沿着康罗伊凭证的轨迹,编织成一张看不见的网。
她摘下护目镜,玻璃片上蒙着薄雾。
窗外,泰晤士河的晨雾已经漫过威斯敏斯特桥,而差分机的齿轮仍在转动,发出细微却坚定的轰鸣——那是第七次迭代前的震颤,像某种古老预言的开场白。
爱丽丝的指甲深深掐进掌心,差分机的蜂鸣声在耳畔回荡。
她盯着铜箔板上跳动的光点,十七个代表欧洲港口的小灯依次熄灭——那是嵌码凭证成功核销的信号。
系统误差率0.028%的数字在玻璃屏上泛着冷白色的光,比她熬红的眼睛更刺眼。
“第七次迭代……”她对着空气轻声重复着,连滑到鼻尖的护目镜都顾不上推。
三十小时前康罗伊递来的咖啡杯还放在桌角,杯底结着褐色的污垢,像一块凝固的时间琥珀。
当指尖悬在确认键上方时,她听见自己的心跳声盖过了机器的嗡嗡声——这是他们用三年时间,在差分机齿轮里培育出的第一株信用幼苗。
按下的瞬间,整台机器突然发出低频共振,金属外壳震颤着抖落铜屑,仿佛一头沉睡的巨兽正在苏醒。
打印口“咔嗒”一声弹出一张薄纸,墨迹未干的“生产性信用网络初步成型,建议启动‘丰收行动’”在台灯下泛着油光。
爱丽丝的手刚触碰到纸张,后颈突然泛起凉意——这是她在实验室守了七百多个夜晚养成的直觉:成功的时刻,往往也是危险最逼近的时刻。
她扯下围裙裹住打印纸,三步并作两步冲到保险柜前。
黄铜转盘转了三圈半,在锁舌弹出的轻响中,她瞥见镜中自己的模样:蓝布裙前襟沾着机油,发辫散成一团乱麻,左眼皮还在不受控制地抽搐。
“詹尼要是看见……”她忽然笑了,将纸张塞进铅盒时特意抚平褶皱,“会说我比在剑桥当助教时更狼狈。”
铅盒扣上的瞬间,实验室的门被敲响。
哈里森的身影在磨砂玻璃后投下厚重的阴影,他总是带着战场的风,连敲门都带着战术节奏——两下短,一下长。
爱丽丝打开门,退役将军的皮靴在地板上碾出极轻的“吱呀”声,他接过铅盒时指节微微发颤,不是因为重量,而是铅盒表面还留着她掌心的温度。
“要走多佛尔海峡吗?”她望着他腰间鼓起的枪套。
“潮汐雷达显示后半夜有浅滩区。”哈里森拇指摩挲着铅盒边缘的暗纹,那是康罗伊专门设计的防拆标记,“如果有人跟踪……”他没说完,只是冲她点了下头。
这个曾在克里米亚扛过炮弹的男人,此刻眼神像在交代遗言。
多佛尔海峡的夜雾比伦敦更浓。
哈里森站在甲板上,大衣下摆被海风掀起,露出绑在小腿的短刀。
船尾十米外,那艘黑色双桅船的轮廓时隐时现——从加莱港出发时它就跟着,现在连船灯都熄了,像一块浮在浪里的礁石。
他摸出怀表,秒针刚跳过“12”,正是浅滩区退潮的临界点。
“左满舵!”他突然冲舵手吼道,声音盖过了浪涛声。
老水手瞪圆眼睛,却在触到他腰间左轮手枪的瞬间闭了嘴。
船身剧烈摇晃,在龙骨擦过暗礁的刺耳声响中,哈里森看见那艘黑船的船首灯骤然亮起——他们中计了。
果然,三分钟后传来木头碎裂的闷响,混着远处的惊呼声。
哈里森转身时,铅盒还牢牢压在腋下,像压着整座康罗伊帝国的命门。
登岸时天刚蒙蒙亮。
哈里森在旅馆壁炉里烧了所有船票和住宿登记,火焰舔过纸张的瞬间,他突然想起康罗伊说过的话:“真正的安全,是让敌人连你消失的痕迹都找不到。”灰烬里只剩半张纸片,他用炭笔在墙上抹出一行小字:“威尔逊先生下周将访问苏格兰场。”这是他们约定的暗语,意味着安保体系从被动防御转向了……狩猎。
伦敦的煤气灯依次亮起时,乔治正对着黑账簿发呆。
羊皮纸页上的旧记录被他撕得粉碎,碎屑落进铜制痰盂,像一场微型的雪。
笔尖蘸了印度墨水,在新页写下“4月29日,第一串铜码穿越三大洲”时,墨水在纸面晕开一个小圈,像极了北大西洋上的漩涡。
“他们还在争论谁该掌秤……”他停下笔,窗外传来报童的吆喝声,“号外!康罗伊凭证登陆北美!”声音被风撕碎,飘进书房时只剩断断续续的尾音。
电报机突然震动,纸带“哗哗”地吐出一行字,油墨未干的“跟随小麦,它将引领你到圣殿”在台灯下泛着诡异的紫色。
乔治的指节抵着桌面,指缝间渗出薄薄的汗水。
“圣殿”二字像一根细针扎进记忆——劳福德·斯塔瑞克总爱说,圣殿骑士团是“神座的守夜人”。
他合上账簿时,月光正好漫过封皮上的烫金家徽,将“康罗伊”三个字镀成银白色,倒像是某种被岁月磨去棱角的古老图腾。
楼下传来詹尼的脚步声,带着红茶的甜香。
乔治伸手按住电报纸,指腹下的墨迹还未完全干透。
窗外,议会大厦的尖顶刺破云层,一轮满月悬在其上,仿佛一枚静静旋转的齿轮——而齿轮的阴影里,泰晤士河正沉默地流淌,河底沉睡着某些即将被唤醒的,关于神座与信用的证词。
喜欢镀金神座:时代的齿轮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镀金神座:时代的齿轮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