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金链危机的阴影笼罩着诚信商贸,但整个公司并未陷入混乱,反而在陈美玲和赵志强的高效指挥下,如同一台精密仪器般快速运转起来。
接下来的几天,公司里最常见的景象就是赵志强要么在工位上对着电脑和电话忙碌不停,要么就是行色匆匆地外出拜访客户。他几乎把自己钉在了岗位上,除了必要的休息和去医院看望母亲,所有时间和精力都投入到了催款和促销中。眼睛里的血丝多了几分,但眼神却越发锐利和专注。
而总经理办公室的门也时常紧闭,里面不时传出陈美玲清晰而坚定的讲电话声音。她动用了所有能动用的人脉关系,除了不断与佳洁日化的王总周旋,还在积极联系其他备用供应商,寻求更灵活的付款方式,或者寻找短期拆借的可能,多管齐下,只为争取更多的时间和空间。
两人虽然各司其职,一个主内稳固大后方并开辟新路径,一个主外冲锋陷阵回收资金,但之间的沟通协调却异常频繁和默契。
“陈总,万家福的第二笔十五万货款已经到账了。科创大厦那边流程走到财务了,最晚明天下午能到。”赵志强通过内线电话简洁地汇报进展,声音略带沙哑却充满力量。
“收到。佳洁那边我谈下来了,第一期支付金额降到六十万,时间宽限了三天。”陈美玲的回复同样干脆利落,偶尔会补充一句,“你声音有点哑,让前台给你送盒润喉糖。”
“谢谢陈总,没事。另外,南区那个快捷酒店的促销单子刚签了,对方要求一周内送货,预付款三十万明天能打过来。”
“好,我让仓储部和物流部提前准备。这笔款到位,压力又能减轻不少。”
这样的对话每天要发生好几次。有时是在电话里,有时是赵志强拿着文件快速进出陈美玲的办公室进行简短当面沟通。他们交流的内容纯粹是工作,效率极高,没有任何多余的寒暄和废话,但一种难以言喻的信任和默契却在一次次高效协同中悄然滋生。
赵志强发现,无论他提出需要哪方面的支持,陈美玲总能第一时间协调资源,绝无拖沓。她的决策果断而准确,并且敢于放权,对他带领的催款小组给予了完全的信任和支持。
而陈美玲也惊讶于赵志强的韧性和能力。他不仅提出了可行的方案,更能身先士卒地执行到底。他面对难缠的客户时既有策略又有耐心,懂得据理力争也懂得适当让步,总能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将款项顺利收回。销售部在他的带动下,士气高昂,每个人都像上了发条一样,为了快速回款各显神通。
在一次临时的晚间进度汇总会上,几个销售骨干都在抱怨某个客户如何难缠,如何找借口拖延付款。赵志强仔细听着,然后点出关键:“他们不是没钱,是觉得我们的催款力度不够紧,想拖到最后。李经理,你明天直接去找他们老总,就说我们这边资金链紧张,如果这笔款三天内不到,后续的所有订单优先级都要下调,甚至可能暂停供货。态度要坚决,但不是吵架,把利害关系摆明白。”
他话音刚落,陈美玲就接口道:“没错。同时可以把我们刚刚和创科集团签的年度战略合作框架协议(意向)‘不经意’地透露给他们知道。让他们自己掂量一下,为了拖延几天货款,得罪一个正在上升期、拥有大客户资源的合作伙伴是否划算。”
两人一唱一和,一个从执行层面施压,一个从战略层面暗示,配合得天衣无缝。提问题的李经理眼睛一亮,立刻有了底气:“明白了,陈总,赵主管!我知道明天该怎么谈了!”
会议结束后,众人散去。办公室里只剩下陈美玲和赵志强还在最后核对几个数字。
“这几天,辛苦了。”陈美玲揉了揉太阳穴,声音里带着一丝疲惫,但更多的是欣慰,“比预想的要好很多。”
“大家都很拼。”赵志强看着报表上的数字,眉头稍稍舒展,“照这个进度,到下周,不仅佳洁的第一期款项没问题,我们甚至能有一些额外的流动资金来应对其他突发状况了。”
“嗯。”陈美玲点点头,目光落在赵志强明显消瘦了一些的脸颊上,想说点什么,比如让他注意休息,但话到嘴边,又觉得过于私人化,不符合现在上下级共同奋战的状态,最终只是公事公办地说,“最后几天,不能松懈,确保所有预期款项到位。”
“明白。”赵志强合上文件夹,站起身,“陈总,没什么事的话,我先走了。今晚约了一个小客户吃饭,再敲定一笔现金单子。”
“去吧。”陈美玲看着他匆匆离去的背影,那句“别太累”终究还是没能说出口。她轻轻叹了口气,将注意力重新放回眼前的报表上。只是心底某个角落,因为这份并肩作战的默契,而感到一种莫名的踏实和安稳。
一周的时间在高度紧张和忙碌中飞逝而过。
周五下午,财务总监老钱拿着最新的资金报表,几乎是喜笑颜开地冲进了陈美玲的办公室。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