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色渐浓,孙佳明送走了借酒消愁却越喝越清醒的赵志强,独自站在略显冷清的街口,眉头紧锁。晚风吹散了些许酒意,却吹不散他心头的沉重和愤慨。
强子是他多年的兄弟,他太了解这个人了。或许有些固执,或许因为出身有些自卑,但骨子里的正直和坚韧,以及对情义的看重,是刻在骨子里的。说他为了点钱就去出卖信任他、帮助他的陈美玲,去干那种卖主求荣的勾当?孙佳明打死都不信。
看着好友那副被冤屈压垮、却又强撑着不在母亲面前露馅的憔悴模样,孙佳明心里像是堵了一团火。他不能就这么眼睁睁看着兄弟被人往死里坑,而那个真正的幕后黑手,说不定正躲在暗处得意地狞笑。
这事,他管定了!
回到自己那间不大的法律咨询所,虽然已是深夜,孙佳明却毫无睡意。他打开电脑,调亮了台灯,暖黄的光线驱散了一小片黑暗,映照着他此刻格外严肃认真的脸庞。
他决定利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这些年积累下的人脉关系,帮赵志强把这件事查个水落石出。这不仅是为了兄弟情义,也是他作为一个法律工作者的本能——追寻真相,扞卫公正。
他首先从最核心的“证据”入手——那份所谓的《荣华百货与诚信商贸股权收购及人员安排意向备忘录》。
伪造合同,听起来复杂,但对于有心人来说,并非难事。他仔细回想赵志强描述的合同细节,尤其是那个“荣华百货并购部电子章”。
他拿出手机,翻找通讯录,找到了一个在司法鉴定中心工作的大学师兄的电话。虽然时间已晚,但他还是拨了过去。电话响了好几声才被接起。
“喂?老孙?这么晚了,什么事?”师兄的声音带着刚被吵醒的沙哑。
“师兄,抱歉这么晚打扰你,有个急事想咨询一下。”孙佳明语气诚恳,“如果,我是说如果,有人伪造了一家大公司的部门电子印章,用在了一份所谓的‘内部备忘录’上,这种伪造,从技术角度看,容易做到吗?有没有什么常见的破绽?”
师兄在电话那头沉吟了一下,回答道:“电子印章的伪造,现在技术门槛不算太高,尤其是如果只是用于欺骗外行,做个七八分像并不难。但真要细究,破绽还是有的。比如印章的清晰度、边缘的锯齿感、颜色饱和度、还有最重要的——印章的编码序列和备案信息是否对得上。不过这些都需要拿到原件或者非常高清晰度的图片,进行专业比对才能确定。”
“明白了,谢谢师兄。”孙佳明记下了关键点。也就是说,仅从印章本身,如果对方做得足够逼真,仅凭陈美玲肉眼判断,确实可能被骗过。但这也留下了一个突破口——如果能拿到更高清晰度的文件或者原件,进行技术鉴定,就有可能揭穿。
挂断电话,孙佳明又开始分析周伟强的动机。这一点几乎毋庸置疑。周伟强对诚信商贸的觊觎不是一天两天了,吞并之心昭然若揭。赵志强能力突出,深得陈美玲信任,无疑是周伟强计划里的绊脚石。用这种伪造合同的方式搞掉赵志强,既能拔掉钉子,又能制造诚信商贸内部混乱,还能挑拨陈美玲和得力干将的关系,简直是一石三鸟的毒计!
动机明确,手段下作,符合周伟强一贯的行事风格。
那么,下一个关键点就是——这份伪造的合同,是如何神不知鬼不觉地出现在赵志强办公室,并被“偶然”发现的?
孙佳明用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周伟强是荣华的人,他的手伸不了那么长,直接进入诚信商贸放置文件。那么,公司内部一定有他的眼线,或者被他临时收买的人!
这个人会是谁?必须要有机会接近赵志强的办公区域,并且行为不会引起太多怀疑……
孙佳明的思路逐渐清晰。他拿起手机,再次拨通了赵志强的号码。电话响了很久才被接起,传来赵志强带着浓重疲惫和睡意的声音,显然刚才短暂的交心和小酌并未让他真正安眠。
“佳明?怎么了?”赵志强的声音沙哑。
“强子,没吵到你吧?我刚仔细想了想你这件事。”孙佳明的声音沉稳而清晰,带着一种让人安心的力量,“我觉得,我们得主动出击,不能干等着背黑锅。”
电话那头的赵志强沉默了一下,苦笑道:“出击?怎么出击?我现在连公司大门都进不去,陈总她……根本不信我。”
“她信不信是后话,关键是我们要找到能证明你清白的证据!”孙佳明语气坚定,“我现在基本可以断定,这就是周伟强搞的鬼,目的就是搞垮你,搅乱诚信商贸。”
他顿了顿,继续分析道:“伪造合同,找人放到你办公室,再‘恰好’被发现,这一套流程下来,内部肯定有配合他的人。强子,你仔细回想一下,在你被停职前一天,或者当天上午,有谁异常地接近过你的办公桌?或者,公司里有没有哪个同事,最近行为有点古怪,或者经济上突然宽裕了?”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