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庭州收到苏青那封提手工订单的信时,正坐在营房的书桌前整理训练笔记。信纸被他反复摩挲,苏青那句“百货店的订单很稳定,但总觉得渠道太单一,怕以后出变故”的担忧,像颗小石子落在他心里,泛起层层涟漪。他放下钢笔,手指轻轻敲击桌面——苏青带着姐妹们做手工不容易,若能帮她拓宽销路,不仅能增加收入,更能让她少些后顾之忧。
第二天训练结束后,陆庭州特意去找了部队后勤处的老周。老周在后勤岗位干了十多年,常年负责与地方单位对接物资,在县城人脉很广。两人坐在后勤办公室的长椅上,陆庭州开门见山:“周哥,想跟你打听个事。我家属在村里带姐妹们做手工,像布偶、小方巾这些,县城里有没有单位可能需要采购?”
老周愣了一下,随即笑着拍他肩膀:“你家属这么能干?这事儿巧了,前阵子县医院的护士长还跟我念叨,说住院部需要一批柔软的小布偶给儿科患儿做安抚玩具,还有供销社,每到换季都要进些手工布艺当促销礼品,就是没找到合适的供货方。”
陆庭州眼睛一亮,连忙追问:“那能不能麻烦你帮着牵个线?我家属做的手工质量特别好,布料都是选的纯棉,针脚也细,肯定能符合要求。”他怕老周为难,又补充道,“要是不方便也没事,我就是问问。”
“方便!都是为家属办实事,有啥不方便的?”老周爽快地答应,“我这周末去县城对接物资时,正好去医院和供销社走一趟,跟他们提提你家属的手工品。你把你家属的联系方式和手工品的大致情况跟我说下,我好跟人家介绍。”
陆庭州连忙拿出纸笔,把苏青的名字、村里的地址,还有手工品的种类——比如给孩子做的动物布偶、给大人用的素色方巾、给老人做的防滑布拖鞋,一一写清楚,连苏青坚持用无荧光剂染料、每样成品都要反复检查的细节也特意标注。“我家属做事特别认真,绝不会以次充好,这点您放心。”他语气里满是对苏青的信任。
老周接过纸条,认真叠好放进兜里:“放心吧,我肯定把情况说清楚。等有消息了,我第一时间告诉你。”
接下来的几天,陆庭州心里总惦记着这事,训练时都忍不住走神。直到周五傍晚,老周兴冲冲地找到他:“成了!县医院和供销社都愿意先试订一批!医院要50个小布偶,指定要小熊和小兔子造型,给儿科用;供销社要100条方巾,颜色要素净些,用来当会员礼品。他们还问能不能长期供货,要是质量过关,以后就固定从你家属那拿。”
陆庭州又惊又喜,连声道谢。当天晚上,他就迫不及待地给苏青写信,字迹比平时更急促些,字里行间满是兴奋:“苏青,告诉你个好消息!我托部队后勤的老周帮你联系了县医院和供销社,他们都愿意订咱们的手工品——医院要50个布偶,供销社要100条方巾,还说以后想长期合作!”
他怕苏青担心产能,又在信里宽慰:“你别着急,要是人手不够,就跟姐妹们商量着慢慢来,质量第一。要是需要我帮忙联系布料,或者有其他问题,随时给我写信,我再想办法。”最后,他还特意加了句:“你这么能干,我都替你骄傲。”
苏青收到信时,正在院子里和姐妹们整理刚做好的布偶。她展开信纸,看着陆庭州的字迹,又听着信里说的好消息,忍不住笑出了声。姐妹们围过来问怎么了,苏青把信读给大家听,院子里顿时热闹起来——刘嫂激动地说:“这下咱们的手工品不愁卖了!”陈姐也笑着点头:“以后咱们就能安心做活,不用总担心订单断了。”
苏青立刻按照信里的要求,组织姐妹们分工:擅长做造型的负责布偶,手巧的负责方巾,还特意挑选了最柔软的纯棉布料,染料也只用之前常买的无荧光剂款。她每天都守在院子里,每一个布偶的针脚、每一条方巾的锁边都亲自检查,生怕出一点差错。
半个月后,苏青把做好的布偶和方巾送到县城。县医院的护士长接过布偶,捏了捏布料,又翻来覆去看了看针脚,笑着说:“这手工真细,比之前从批发市场买的好多了,孩子们肯定喜欢。”供销社的采购也满意地说:“方巾的颜色和手感都符合要求,下次我们要多订些,再加点布拖鞋试试。”
第一次供货就顺利通过,苏青心里的石头落了地。她立刻给陆庭州写信,把好消息告诉他:“医院和供销社都很满意,供销社还说下次要加订布拖鞋。这个月算下来,比之前多赚了10多块,姐妹们都特别开心,说要谢谢你帮咱们找了这么好的销路。”
陆庭州收到信时,正在训练场上。他找了个阴凉处,小心翼翼地展开信纸,看着苏青的字迹,脸上忍不住露出笑容。战友们看到他这模样,都打趣道:“庭州,肯定是家属来信了吧?看你这高兴的样子,是不是有啥好消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