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末的阳光透过小作坊的玻璃窗,洒在整齐排列的缝纫机上,折射出温暖的光斑。苏青坐在临时拼凑的长桌前,手里捧着一本厚厚的笔记本,上面密密麻麻地记录着近一年的创业历程——从最初单一的定制业务,到推出亲子装套餐,从拓展县城客户到应对模仿竞争,每一笔订单、每一次调整、每一个困难都清晰可见。今天,是镇上妇女互助小组的月度分享会,苏青作为小组里创业最成功的代表,要把自己的转型经验分享给姐妹们,鼓励大家在创业路上勇敢前行。
互助小组的十几位妇女陆续来到小作坊,她们有的做手工编织,有的卖自家种的蔬菜,有的开着小小的杂货铺,每个人脸上都带着对创业的憧憬,也藏着几分迷茫和困惑。刘嫂给大家倒上热水,陈小花搬来多余的凳子,小作坊里一下子热闹起来。
“姐妹们,今天请大家来,是想把我这大半年的创业转型经验分享给大家。”苏青合上笔记本,真诚地说,“我从一个只会做针线活的普通妇女,到现在能带着十几人的团队,把定制生意做到小镇、县城甚至邻县,中间走了很多弯路,也总结了一些经验,希望能给大家带来一点启发。”
她顿了顿,思绪回到了创业初期。那时,她的定制摊位只有几件简单的样品,客户寥寥无几,每天守在摊位前,心里满是焦虑。“刚开始做定制,我只想着把衣服做得合身、好看就行,却忽略了市场需求。后来发现,镇上的年轻父母都想要亲子装,我就推出了亲子装定制套餐,一下子就打开了市场。这让我明白,做生意要紧跟市场,不能闭门造车,要多观察、多倾听客户的需求,根据市场变化及时调整方向。”
苏青拿出亲子装套餐的宣传册,给大家看:“大家看,这个亲子装套餐,成人+儿童只要45元,比单独定制便宜10元,还送亲子刺绣。我就是发现很多客户觉得单独定制太贵,才推出了这个套餐,既满足了客户的需求,也让我的生意火了起来。姐妹们做生意也是一样,比如做手工编织的张姐,你可以多观察现在年轻人喜欢什么款式,编织一些亲子款、情侣款的围巾、帽子,肯定比单一的款式好卖;卖蔬菜的李姐,你可以根据季节变化,搭配蔬菜礼盒,满足客户送礼的需求。”
张姐点点头,若有所思:“苏青,你说得有道理。我之前一直编织传统的围巾款式,买的人越来越少,下次我试试编织一些卡通图案的儿童围巾,看看效果怎么样。”
苏青笑着继续说:“除了紧跟市场,遇到竞争不能退缩,要勇敢面对。前段时间,镇上有个摊位模仿我的定制款式,价格还比我便宜,当时我也很着急,怕客户被抢走。但我没有选择降价竞争,而是推出了‘专属设计服务’,根据客户的职业、性格、场合推荐专属款式,让我的服务和别人不一样。最后,模仿我的摊位因为没有核心竞争力,慢慢就做不下去了。”
她给大家讲述了应对模仿竞争的过程,从最初的焦虑到后来的冷静思考,再到推出专属设计服务的决心。“姐妹们,做生意遇到竞争是难免的,关键是不能慌,不能跟风降价,那样只会两败俱伤。要冷静分析自己的优势,找到别人模仿不了的地方。比如做杂货铺的王姐,你可以增加送货上门服务,或者根据客户的需求进货,让客户觉得在你这儿买东西更方便、更贴心,这就是你的优势。”
王姐深有感触:“是啊,我隔壁也开了一家杂货铺,最近生意有点受影响。我以后可以给老客户送货上门,再进一些镇上其他杂货铺没有的特色商品,肯定能吸引更多客户。”
“最重要的一点,是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并把它做到极致。”苏青加重了语气,“我的核心优势就是‘版型准、设计巧、服务好’。为了保证版型准,我们团队测量尺寸时会反复核对,裁剪时精准把控;为了设计巧,我会结合客户的需求提供专属设计;为了服务好,我们从咨询沟通到验收取货,每个环节都细致周到。这三点是客户口口相传的口碑,也是别人模仿不来的核心竞争力。”
她举例说:“县城医院的张医生,肩宽背厚,以前买的白大褂都显得臃肿,在我这儿定制的白大褂,通过调整肩线和腰部收省,不仅合身舒适,还显得干练利落,她的同事们也纷纷跟风定制。这就是把核心优势做到极致的效果。姐妹们,你们也要找到自己的核心优势,做手工编织的张姐,你的优势是手艺好、用料实在;卖蔬菜的李姐,你的优势是蔬菜新鲜、价格实惠;只要把这些优势发挥出来,就能赢得客户的信任。”
苏青还分享了规范流程、培养骨干工人的经验:“随着生意越做越大,我发现一个人精力有限,就培养了三个骨干工人,教她们简单的设计和质检,让她们能独立处理小订单,我才有更多时间去拓展业务。姐妹们做生意也是一样,不要什么事都自己扛,能找人帮忙的就找人帮忙,能优化流程的就优化流程,这样才能做大做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