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风卷着落叶掠过小镇,苏青的新厂房已经完成基础装修,自动化裁剪机、智能缝纫机等设备的采购清单也已敲定,可看着清单上合计元的设备费用,再加上3000元装修费、1200元厂房租金押金和2400元前期运营资金,总计3万元的启动资金缺口,让她彻夜难眠。
之前通过调整营收分配、提高婚宴装单价积累的开厂资金,加上这几年定制业务的结余,总共只有1.5万元,这是她全部的积蓄。从最初摆摊卖基础款服装,到转型个性定制,每一分钱都浸透着她的汗水——起早贪黑守摊位、熬夜画图改设计、跑县城跑邻县对接客户,这些钱不仅是创业成果,更是她和团队对开厂梦想的期盼。
“1.5万元远远不够,怎么办?”苏青坐在桌前,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账本,上面密密麻麻的数字仿佛都在诉说着难题。她想到过向亲戚朋友借钱,但小镇上的亲戚大多家境普通,能拿出的钱有限;向客户预收款?又怕影响口碑,砸了“苏青定制”的招牌。
就在她愁眉不展时,陆庭州推门进来,手里拿着一个沉甸甸的布包,放在桌上轻轻打开,里面是一沓整齐的现金。“这是我的转业费,8000元,你拿去用。”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坚定。
苏青愣住了,眼眶瞬间湿润。她知道这笔转业费对陆庭州的意义——那是他在部队服役多年的保障,是他计划用来改善家用、给父母养老的钱。“不行,这钱我不能要!”她把布包推回去,“开工厂是我的梦想,不能让你把养老钱都投进来,万一失败了……”
“没有什么万一。”陆庭州按住她的手,眼神温柔却坚定,“你的梦想也是我的梦想。这些年看着你从一个小摊位做到现在,我知道你有多努力、多靠谱。钱没了可以再赚,但梦想错过了就再也没有了。放心去做,就算真的遇到困难,我们一起扛。”
他顿了顿,笑着补充:“而且我相信你的能力,‘苏青定制’口碑这么好,客户这么多,工厂肯定能成功。等以后工厂赚钱了,再把这笔钱赚回来就是了,到时候咱们还能给父母换个宽敞点的房子。”
苏青看着陆庭州真诚的眼神,再也忍不住,眼泪掉了下来。她知道,这不是一笔简单的钱,而是他对她的信任与支持,是两人并肩前行的底气。她吸了吸鼻子,重重地点点头:“好,这钱我收下了。等工厂开工盈利,我第一时间把这笔钱还给你,还要给你算股份,让你成为工厂的股东!”
陆庭州笑着摇摇头:“我不要股份,你的成功就是我最大的骄傲。只要你能实现梦想,比什么都强。”
有了自己的1.5万元积蓄和陆庭州的8000元转业费,现在还差7000元。苏青算了算,设备供应商可以先付80%的预付款,剩余20%到货验收后再付,这样能暂时减少一部分压力,但即便如此,仍需要再筹集5000元左右。
“实在不行,就去银行试试申请小额贷款吧。”刘嫂得知情况后,提议道,“镇上的王老板开杂货铺时,就从银行贷了5000元,听说现在对诚信商户有优惠政策。”
苏青心里没底,她从来没跟银行打过交道,不知道贷款需要什么手续,也不确定自己能不能获批。“银行贷款会不会很麻烦?需要抵押吗?我什么都没有啊。”她担忧地说。
“你有‘诚信商户’的资质啊!”陈小花提醒道,“去年镇上评选诚信商户,你因为口碑好、无投诉,还被评为‘年度诚信商户’,有这个证书,银行肯定会优先考虑的。”
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苏青准备了相关材料:身份证、营业执照、诚信商户证书、定制业务的订单记录、营收账本、开厂计划书等,详细整理了自己的创业经历、客户资源和未来规划,确保材料齐全、真实可信。
第二天一早,苏青和陆庭州一起前往县城的农业银行。接待他们的是一位姓刘的客户经理,听说苏青是想申请小额贷款开服装厂,还带来了诚信商户证书和详细的开厂计划,刘经理很感兴趣,仔细翻看了她的材料。
“苏老板,你的创业经历很励志,‘苏青定制’的口碑我们也有所耳闻,镇上很多单位和居民都是你的客户。”刘经理笑着说,“你的开厂计划很详细,市场定位清晰,风险可控,而且你有稳定的客户资源和诚信商户的资质,符合我们小额创业贷款的申请条件。”
苏青悬着的心终于放下了一半,连忙问道:“刘经理,那我能申请多少贷款?需要什么抵押吗?”
“根据你的经营情况和开厂需求,我们可以给你审批1万元的小额信用贷款,不需要任何抵押。”刘经理解释道,“这笔贷款是针对农村创业妇女和诚信商户的优惠政策,年利率很低,还款期限可以分两年,你可以根据工厂的盈利情况按月还款,压力不会太大。”
1万元!比苏青预期的还要多,正好能补齐所有资金缺口,还能预留一部分作为应急资金。她激动得声音都有些颤抖:“太感谢您了,刘经理!这真是解了我的燃眉之急!”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