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秋的夜晚,月色皎洁,透过窗棂洒在苏青和陆庭州的卧室里,映得地板一片清辉。孩子们早已进入甜美的梦乡,小院里静悄悄的,只有偶尔传来的几声虫鸣,为这宁静的夜晚增添了几分祥和。苏青和陆庭州并肩坐在床头,没有开灯,借着朦胧的月光,聊着这场历时多月的风波,沉淀着其中的经验与教训。
这场突如其来的诬陷,像一场暴风雨,席卷了他们平静的生活。从最初的震惊与慌乱,到后来的沉着应对,再到最终的真相大白,每一步都走得异常艰难,却也让他们收获了成长与蜕变。如今风波散尽,生活重回正轨,静下心来复盘这一切,那些刻骨铭心的经历,都化作了宝贵的人生财富。
“青燕,这段时间,我一直在想这次的事。”陆庭州率先开口,声音在寂静的夜里显得格外清晰,带着一丝感慨与沉思,“如果不是你,我真不知道现在会是什么样子。一开始被举报的时候,我脑子里一片空白,又委屈又愤怒,甚至有些手足无措,完全不知道该怎么证明自己的清白。”
苏青轻轻握住他的手,指尖传来他掌心的温度,轻声回应:“我知道,换做是谁,遇到这种事都会慌。我一开始接到建军带来的消息,也差点崩溃,手里的水杯都掉在了地上。但冷静下来想想,慌解决不了任何问题,越是危急时刻,越要沉着冷静,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这正是他们从这场事件中总结出的第一个重要教训——遇到问题不能慌,冷静是解决一切的前提。陆庭州想起自己刚被调查时的状态,整天心神不宁,甚至有些自怨自艾,浪费了不少时间。而苏青赶来后,没有沉浸在情绪里,而是第一时间想着如何寻找证据,这种冷静与理智,正是他当时所欠缺的。
“你说得对,冷静太重要了。”陆庭州深有感触地说,“当时我被愤怒和委屈冲昏了头脑,根本没想到要去仔细分析举报信里的漏洞,只是一味地跟调查组解释,却拿不出有力的证据。而你不一样,你一来就要求查看那份伪造的单据,还能从签名的潦草程度、日期与我出差时间的冲突这些细节里找到破绽,这都是因为你足够冷静,才能观察得这么细致。”
苏青笑了笑,语气里带着一丝释然:“其实我也不是一开始就这么冷静,只是心里想着不能让你受委屈,不能让这个家散了,就逼着自己冷静下来。我知道,只有冷静下来,才能理清思路,找到问题的关键。如果我当时也跟着慌了,到处哭闹,不仅帮不了你,反而会让事情变得更糟。”
除了冷静,寻找证据是洗清冤屈的核心。这是他们总结出的第二个教训。陆庭州感慨道:“以前我总觉得,身正不怕影子斜,只要自己没做过,组织总会查清楚的。可通过这次的事我才明白,光靠嘴说没用,没有实实在在的证据,就算你再清白,也很难自证。如果不是你找到王浩战友作证,拿到供应商的书面证明,查出李干事财务上的异常,还有那些签名、日期上的破绽,就算组织再公正,也很难这么快查明真相。”
“是啊,证据是最好的辩护。”苏青点点头,回忆起寻找证据的那些日子,“当时我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要找到能证明你清白的证据。不管是跑部队财务室查记录,还是坐车去县城找供应商,哪怕再累再难,我都没有放弃。因为我知道,每一份证据,都是帮你洗清冤屈的筹码。现在想想,那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比如你出差的日期、王浩代签的事实,都是最有力的证据。以后不管遇到什么事,都要注重收集证据,用事实说话。”
说到这里,苏青顿了顿,继续说道:“还有一点很重要,就是要学会借助他人的帮助。这次的事,光靠我们两个人是远远不够的。如果没有王科长的通融,我们就看不到那份伪造的单据;如果没有王浩战友的仗义执言,我们就无法证明代签的事实;如果没有赵老板的正直,我们就拿不到李干事贿赂供应商的证据;还有部队领导的公正裁决、镇政府的帮忙宣传,这些都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陆庭州深表赞同:“你说得对,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遇到困难的时候,不能单打独斗,要学会向身边的人求助,借助他人的力量。以前我总觉得,作为男人,要自己扛下所有事,不想麻烦别人。可这次的事让我明白,适当的求助不是软弱,而是一种智慧。那些真正关心你、信任你的人,都会愿意伸出援手。就像建军,为了我的事,特意从部队赶回来报信;还有厂里的刘嫂,在我们不在家的时候,把工厂打理得井井有条,让我们没有后顾之忧。这些帮助,都让我们在困境中看到了希望。”
这场事件,也让陆庭州对自己的工作有了新的认识和反思。他语气沉重地说:“这次的事,也给我敲响了警钟。以后工作中,我会更加谨慎,保护好自己,也不让家人担心。以前我在部队负责采购工作,虽然一直坚守原则,但有些细节上还是不够注意。比如,没有及时将所有的采购单据备份,没有对那些心怀不轨的人提高警惕,才给了李干事可乘之机。”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