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天后,戎州省城国际机场,一位穿着普通商务西装,戴着金丝眼镜,拖着标准登机箱,看起来像是某个外企中级管理人员的亚裔男子,随着人流平静地走出闸口。他举止自然,眼神温和,甚至还对机场的地勤人员礼貌地微笑了一下,完全融入了背景板,没有任何人对他多看一眼。
此人,正是“夜莺”。
他没有选择任何五星级酒店,而是在“通天阁”所在街区斜对面的一栋老旧居民楼里,通过加密的短租平台,租下了一个视野良好的房间。房间窗户正对着“通天阁”的大门和后院的一部分区域。
接下来的整整一周,“夜莺”化身成为了最专业的“社会观察家”和“时间管理大师”。
白天,他可能是附近咖啡馆里抱着笔记本电脑一坐就是半天的自由职业者,耳朵里戴着耳机仿佛在听音乐,实则是在记录“通天阁”门口的人流量、车辆进出规律。
可能是拿着相机到处拍照的游客,镜头却总是“不经意”地扫过“通天阁”的围墙、窗户、以及周边街道的监控探头位置。
甚至他还伪装成病人家属,混进过“通天阁”一次,用隐藏在纽扣里的微型摄像头,大致摸清了内部的布局、安保人员的巡逻路线和换班时间。
晚上,他则如同幽灵般,在朱北从“通天阁”返回住所的必经之路上反复徘徊。他用步数精确测量每段路的距离,记录下哪个路段路灯最暗,哪个拐角视野最好,哪个时间点行人最少。他甚至通过观察垃圾清运车的时间和路线,判断出了这片区域的夜间治安巡逻规律。
阿强作为北渊盟的安保负责人,这几天总觉得有点不得劲,但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他挠着头对林晓雅嘀咕:“晓雅姐,我咋总觉得好像有双眼睛在暗处盯着咱们?后背凉飕飕的。”
林晓雅正在核对药材清单,头也不抬:“你是不是又熬夜看恐怖片了?疑神疑鬼。盟主说了,最近是非常时期,让你打起精神,不是让你精神过敏。”
阿强撇撇嘴:“我这不是担心嘛!北哥现在可是国际名人,身价不一样了,保不齐就有什么妖魔鬼怪惦记上。”
他们并不知道,真正的“妖魔”,已经悄无声息地潜到了身边,并且完成了绝大部分的侦查工作。
“夜莺”看着平板电脑上汇总的侦查报告,嘴角露出一丝冰冷的笑意。
目标朱北:生活规律,每晚约10点离开“通天阁”,步行返回约15分钟路程外的住所(一处相对僻静的独栋小院)。途中会经过一段长约200米、路灯昏暗、夜间行人稀少的老巷。
安保力量:明面上有4-6名穿着统一服装的安保人员(北渊盟武堂弟子)在“通天阁”及住所外围巡逻,装备有常规橡胶棍和对讲机,警惕性一般,未发现持有热兵器。目标本人,未观察到有随身保镖。
最佳动手时机:雨夜。雨声能掩盖脚步声和某些轻微动静,潮湿的空气也能影响一些探测设备的灵敏度。天气预报显示,三天后有雨。
计划,在他脑中清晰成型:在老巷实施突袭。先用加装消音器的手枪远程射击,制造混乱和杀伤;随即投掷微型烟雾弹遮蔽视线,迅速近身,使用特制的神经毒素注射器进行补刀。整个过程必须在60秒内结束,然后利用事先规划好的路线迅速撤离。
专业,冷静,高效。这就是“夜莺”。
雨夜杀机!
三天后的夜晚,戎州省城果然下起了淅淅沥沥的小雨,到了晚上九点多,雨势逐渐加大,天空如同被墨汁浸透,街道上行人寥寥。
“通天阁”内,朱北刚刚为最后一位病人做完针灸,送走对方后,他站在门口,看了看外面连绵的雨幕。
“盟主,雨下大了,要不今晚就别回去了,在阁里歇下吧?”林晓雅递过一把伞,关切地说。
朱北接过伞,笑了笑:“没事,这点雨不算什么。正好走走,清醒一下头脑。” 他如今金丹期的修为,寒暑不侵,风雨无碍,散步回去更像是一种放松。
阿强本来想跟着,也被朱北拒绝了:“你留下帮晓雅整理一下今天的病例,顺便检查一下库房药材的防潮。我自己回去就行。”
“得令!北哥你放心,保证完成任务!”阿强拍着胸脯,目送朱北撑着伞,身影缓缓没入巷口的黑暗中。
他不知道,此刻在斜对面居民楼的那个窗口后面,一双冰冷的眼睛,正如同捕猎前的毒蛇,死死锁定了朱北的背影。
“夜莺”迅速而无声地检查着自己的装备:小腿枪套里的定制版P226手枪,加装了超长消音器;腰间的战术腰带上,别着两枚纽扣大小的磁性烟雾弹和一枚高爆微型炸弹(用于必要时制造更大混乱);袖口里,藏着一支装满合成神经毒素“黑曼巴之吻”的微型注射笔,这种毒素能在3秒内导致目标神经麻痹、呼吸衰竭。
他穿上了一件深灰色的防水冲锋衣,拉上兜帽,整个人仿佛融入了窗外的夜色和雨幕之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