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面升起的信号烟,像一根灰色的手指,无声地指向远方的废墟,搅动了曙光基地刚刚因学堂建立而略显平静的空气。林凡站在围墙上,举着望远镜凝视了许久。烟雾的形态很规整,不像是自然火灾,但也并非标准的求救信号,透着一股刻意和诡异。
“持续了大概十分钟,然后就慢慢散了。”负责了望的哨兵报告道,“方向太远,我们的人过不去,也看不清具体情况。”
王浩在一旁摩拳擦掌:“凡哥,要不要我带几个人摸过去看看?万一是幸存者求救呢?”
林凡放下望远镜,摇了摇头,眼神锐利:“太冒险了。距离太远,中途变数太多。而且,这烟起得突兀,消失得也快,不像是单纯的求救,更像是一种……试探,或者标记。”
他心中联想到那把隐藏着微缩密码的钥匙,以及王浩带回来的关于第三伙神秘人的传闻。这信号烟,会不会是冲着他来的?是对方在确认基地的位置?还是在传递某种信息?
“加强东面的警戒,增设一个暗哨。”林凡下令,“以后但凡发现类似异常情况,立即报告,但不要轻易派人远距离侦察。”在敌友不明的情况下,稳守基地才是上策。
信号烟的事件给基地蒙上了一层淡淡的阴影,但也更加坚定了林凡要加速提升基地实力的决心。外部环境波诡云谲,仅仅依靠现有的防御和简陋的技术,根本无法应对未来的挑战。他需要更多的人才,尤其是能够破解技术瓶颈、将系统蓝图中那些超前科技转化为现实战斗力的人才。
而眼下,就有一个绝佳的机会。张大牛之前提到的那位在附近农场避难的机械工程师——老李,该去会一会了。
第二天一早,林凡带着张大牛和王浩,开着一辆经过改装、焊着钢板的越野车,前往张大牛所说的那个农场。农场位于基地西北方向约十几公里处,相对偏僻,据说老李和几个幸存的农场工人依靠着灾变前储存的粮食和一口深水井,勉强维持着一个小型聚落。
路上,张大牛向林凡详细介绍着老李的情况:“老李大名李振国,灾变前是市里机械厂的高级工程师,快退休的人了,技术没得说,就是脾气有点倔,认死理。灾变时他正好在乡下探亲,躲过了一劫,后来就带着几个老乡守在这个农场里。我上次过来换汽油的时候,见过他修一台老掉牙的柴油发电机,那手艺,真是绝了!”
王浩一边开车一边嘀咕:“技术好是好,可脾气倔的老头,能愿意跟我们走吗?咱们基地条件虽然比野外强,但说到底也是苦哈哈的,没啥享受。”
林凡看着窗外荒芜的田野,淡淡道:“末世里,真正的技术人才追求的不是享受,而是一个能发挥所长、保障安全、并且能看到希望的平台。我们要展示的,就是曙光基地是这样的平台。”
车辆颠簸着驶入农场范围。所谓的农场,如今也只剩下几间破败的砖房和一片杂草丛生的田地,唯一的防御工事是一些简陋的篱笆和陷坑。看到有车辆接近,农房里立刻紧张起来,几个拿着农具和土枪的汉子警惕地探出头。
张大牛率先下车,高声喊道:“老李头!是我!张大牛!带我们首领来看看你!”
过了一会儿,一个穿着沾满油污工装、头发花白但身材依旧硬朗的老者从最大的那间砖房里走了出来。他脸上皱纹深刻,眼神却异常明亮锐利,手里还拿着一个扳手,显然刚才正在忙活。他就是李振国。
“张小子,你又来干嘛?汽油可没多少能换给你们了。”老李的声音洪亮,带着一丝不易接近的冷淡。他的目光扫过林凡和王浩,尤其是在他们携带的武器上停留了片刻,带着审视。
林凡上前一步,态度诚恳:“李工,你好。我是林凡,曙光基地的负责人。久仰您的大名,这次冒昧来访,是想邀请您加入我们基地。”
老李哼了一声,用扳手敲了敲旁边一台锈迹斑斑的拖拉机履带:“邀请我?我一个快入土的老头子,有什么好邀请的?在这儿有口饭吃,能修修这些老伙计,等死就行了。”
林凡没有因为老李的冷淡而退缩,他微微一笑,指着那台拖拉机说道:“李工,这台东方红,缸体有裂纹,燃油系统堵塞严重,传动轴也有问题,对吧?靠手工修补和淘换旧零件,恐怕很难再让它动起来了。”
老李眼中闪过一丝惊讶,没想到林凡一眼就能看出这么多问题。“你看得懂机械?”
“略知皮毛。”林凡谦逊地说,但接下来的话却让老李收起了轻视之心,“不过,我知道怎么让它焕发新生。我们基地有完整的机床设备(系统蓝图兑换的小型车床、铣床等,虽然简陋但够用),有各种规格的钢材和配件(通过搜寻和系统少量兑换),最重要的是,我们有需要它重新轰鸣起来的土地。”
老李的目光闪烁了一下,但依旧嘴硬:“有设备又怎么样?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现在上哪儿找合适的缸体配件去?”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