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执行者凯因的注意力如同探照灯般移开,ω-073世界暂时隐没于管理局观测名单的阴影角落时,陆棋并未有丝毫松懈。短暂的喘息之机,正是执行他宏大计划中关键步骤的宝贵窗口。外部威胁暂时退潮,内部建设的浪潮便汹涌而起。而这一切的起点,便是韦用生命换来的那个名字——**星陨湖**。
韦的遗言如同一个沉重的坐标,刻在陆棋的意识核心。他调动起初步成型的“生物量子计算阵列”,将韦临终前传递过来的关于“星陨湖”的所有模糊感知碎片——一种冰冷的星辰气息、一种巨大的环形洼地意象、一种水波荡漾却死寂无声的感觉——进行深度分析和交叉验证。
同时,他再次主动连接那深藏地心的古老信号源。这一次,他不再是被动接收,而是带着明确的目的性,尝试发送一个简短的询问脉冲,内容直接关联“星陨湖”和“初始之火”。
地心信号沉寂了片刻,仿佛那个古老的存在在审视他的资格。随后,一股比以往更清晰、但依旧不带任何感情的意念流回应而来,没有直接回答,而是传递了一组复杂的**能量共振频率图谱**和一段关于**地磁偏角周期性变化**的数据。这更像是一把验证“钥匙”的**密码锁**的说明书,而非直接给出答案。
陆棋立刻明白了。他需要亲自找到那个地方,并在正确的时机,以正确的“钥匙”身份,去开启它。
他将地心提供的频率图谱与自身通过树网和菌丝网络从ω-073世界各处收集到的环境能量数据进行比对。这是一个极其浩大的工程,如同在无尽的星海中寻找一颗特定频谱的脉冲星。阵列全速运转,年轮层如同超密磁盘般记录着海量数据,钙离子流承载着汹涌的算力。
时间在无声的计算中流逝。银绒祖猿幼崽额头的金斑似乎随着陆棋专注的灵能波动而微微发热,它时常安静地坐在树下,仿佛也能感受到那种追寻宏大目标的紧张氛围。狐灵绯派出了族中最敏捷的成员,以陆棋所在为中心,向四面八方进行地毯式搜索,寻找任何符合“巨大环形洼地”和“冰冷星辰气息”特征的地貌。
终于,在经历了无数次失败的匹配后,计算阵列锁定了一个区域——位于大陆极北之地,一片被永久冰原和暴风雪笼罩的荒芜盆地。那里的能量签名与地心提供的频率图谱高度吻合,而且地质扫描(通过某些耐寒植物的根系传递回来)显示,盆地形状呈完美的圆形,边缘有剧烈冲击的痕迹,符合陨石撞击的特征。
“找到了。”陆棋的意念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波动。他将目标坐标和必要的环境信息(极寒、风暴)通过灵能网络传递给联盟核心。
“极北苦寒之地……”狐灵绯的意念带着凝重,“那里的风雪能撕裂羽毛,寒气能冻结灵光。寻常道友难以抵达。”
“地脉……亦被冰封……难以借力……”石灵墨磐的回应也充满了担忧。
“需要……特殊的引导。”溪灵涓思索着,“或许,可以尝试利用地下暗河?即使冰封,水流仍在深处涌动。”
经过商议,一支精干的探索队被组建起来。成员包括:
* **领队:风灵迅影**(新加入的盟友,一位能驾驭极地狂风的精怪,形态如一道旋转的冰晶雾气)。
* **导航与防护:石灵墨磐(分身)**(墨磐分离出一部分意识附着于一块蕴含地热的核心岩石上,由迅影携带,提供有限的保暖和方向指引)。
* **深入探查:冰藻之灵寒珀**(一种生于万年冰层下的特殊藻类精怪,能适应极端环境,形态如一抹幽蓝的流光)。
* **联络与支援:陆棋(远程)**(通过风灵迅影与大气能量的连接,以及石灵分身的中转,保持极低频率的意念联系)。
探索队出发了。过程充满艰险。猛烈的风暴几乎将迅影撕碎,绝对零度的严寒让石灵分身的光芒都变得黯淡。但它们在陆棋远程计算的优化路径指引下,一步步接近目标。
当它们最终抵达那片环形盆地时,看到的景象令人震撼。盆地辽阔无比,底部并非泥土,而是光滑如镜的**黑色琉璃质**,那是陨石撞击瞬间高温熔融岩石形成的。盆地中央,果然有一片湖泊,湖水幽暗,却诡异地**没有结冰**,湖面平静得没有一丝涟漪,仿佛一块巨大的黑曜石镶嵌在冰原之上。空气中弥漫着韦描述过的——那种冰冷的、非属这个世界的星辰气息。
“星陨湖……”所有探索队员心中都浮现出这个名字。
根据陆棋传来的指示,需要在特定的地磁偏角时刻(即将到来),由“钥匙”引发共鸣。陆棋远在万里之外,如何充当“钥匙”?
就在这时,陆棋做出了一个大胆的决定。他集中全部意识,引导自身灵能核心深处那一丝与地心信号同源的特质(或许正是“钥匙”的本质),将其编码成一道极其凝聚的**灵能脉冲**,沿着与石灵分身那微弱的连接,跨越千山万水,射向星陨湖!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