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刻,云鹤老人端坐如松,眼神深邃似秋夜湖面,平静无波。面对金凡的焦虑与挫败,他眼中没有丝毫的不耐烦或苛责,反而满是理解与包容,仿佛能看透金凡内心的慌乱。他没有急于求成地催促,而是如安抚受惊的幼兽般,温和地放缓节奏。语调平稳如山间潺潺溪流,他轻声说道:“初识门径,静心为先。这第一步的困难,实属正常。”这话如春风化雨,成功地为金凡卸下了心理负担,让他避免了在初次挫败时就陷入自我否定的泥潭。
云鹤老人深谙“大道至简”之理,面对初学者的金凡,他没有一股脑地将深奥复杂的口诀、技法倾泻而出,而是极有耐心地将修炼的第一步——精神力的凝聚——拆解成金凡能够触及的层次。
“来,先从最基础的‘静坐守气’开始。”云鹤老人一边说着,一边耐心地示范坐姿,双腿盘起,腰背挺直,如同扎根于大地的大树。他缓缓调整呼吸,让气息均匀而深沉,仿佛在和天地进行一场无声的对话。接着,他走到金凡身边,轻轻纠正金凡的坐姿,手指轻轻按压金凡的肩膀,让他放松肌肉。“呼吸要像微风一样轻柔,缓缓地吸入,再缓缓地呼出。”他一边说着,一边引导金凡调整呼吸方式。每一个细微的肌肉紧张或气息阻塞,都逃不过他的眼睛,他会立刻给予精确的指点,就像一位技艺高超的工匠在雕琢一件珍贵的艺术品。
待金凡的坐姿和呼吸逐渐稳定,云鹤老人引入了简单直观的心法意象。“想象你的念头如风中尘埃,”他用沉稳而富有磁性的声音引导着,“现在,让气息如微风轻拂,将这些尘埃慢慢沉降……”金凡闭上眼睛,努力地想象着,仿佛真的看到了那些飘散的念头在微风中渐渐落下。
“还可以专注感受眼前烛火一点,”云鹤老人继续说道,“看着那跳动的火焰,让你的心也随着它一起平静下来。”金凡的目光落在眼前的烛火上,那温暖的火光让他感到一丝宁静。
“或者细细倾听林梢叶梢摩挲,”云鹤老人的声音仿佛带着林间的清新气息,“听那沙沙的声音,就像大自然在和你诉说着秘密。”金凡侧耳倾听,仿佛真的置身于一片静谧的森林之中。这些引导将难以捉摸的“精神力集中”转化为金凡能够感知和模拟的具体感受,让他逐渐找到了精神力凝聚的方向。
当金凡感觉稍有入门,脸上露出一丝欣喜时,云鹤老人及时肯定了他的微小进步,哪怕只是片刻的思绪清空。“不错,你已经有了一些感觉。”他微笑着说道,接着引入更贴切的意象:“将精神想象成一缕溪水,由百川汇入掌心,让它在你的掌心缓缓流淌,感受那股清凉和力量。”
“或者如汇聚月光,凝于一叶之上,让那柔和的月光照亮你的心灵。”云鹤老人的话语如诗如画,让金凡沉浸其中。他允许金凡反复练习、体会,在每个环节都给予充足的时间,绝不因金凡的理解速度慢而跳过任何阶段,就像一位耐心的园丁,精心呵护着每一株幼苗的成长,确保了金凡的基础打得坚实稳固。
当初步涉及“时光流转”这一核心原理时,云鹤老人教学过程中的专业性更是璀璨夺目。理解“时光流转”涉及极其玄妙深奥的大道法则,本非初学者轻易可触及。但云鹤老人并未使用艰涩晦涩的术语堆砌,而是将这抽象复杂的法则,转化为金凡生活中可感可知的景象。
“光阴似水,奔流不息。”云鹤老人缓缓说道,他的声音仿佛带着时光的韵律,“它并非如磐石一成不变,更像沙漏中细腻流动的沙,或秋叶于枝头悄然转变的过程。你看那沙漏中的沙子,一粒一粒地落下,时间就在这一瞬间悄然流逝;那秋叶,从嫩绿到金黄,再到飘落,也是时间的作用。”他将时间的连续性与微妙的流动性清晰呈现,让金凡对时光流转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为了说明精神如何感知和作用于这流转,云鹤老人用了一个精妙的比喻:“你的精神力若想触及流光,非蛮力捕捉顽石可比。需如初学垂钓,非急拽,乃引线沉浮,随水势张弛,方能感知鱼汛流光轨迹。就像你在钓鱼时,不能用力过猛,否则会把鱼吓跑,要顺着水流的方向,感受鱼的动静,才能钓到鱼。”这个类比将抽象的精神运用之道具体化为金凡熟悉的经验垂钓中的顺势而为,让他一下子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云鹤老人的讲解总能剥离纷繁表象,直接触及核心要义。他不会仅仅要求“感受时间”,而是清晰地阐明目标:“要通过精神力的细腻延伸与‘觉察变化’,去‘贴近’‘融入’乃至尝试温和地‘引导’那存在于万物深处、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的微小脉动。”这种讲解极其简洁、深刻,毫无赘述,就像一把锋利的剑,直指问题的本质。
当金凡显露疑惑,或因某个步骤卡住时,云鹤老人就像拥有一双洞察一切的眼睛,即时观察到并予以回应解答。他的解释往往一语中的,切中要点,仿佛能洞悉金凡理解屏障的关键所在。“你看,这里的问题在于你没有把握好精神力的力度,就像握笔一样,太紧了会僵硬,太松了会写不好字。”他一边说着,一边亲自示范,让金凡一下子明白了自己的问题所在。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