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当天,盛长梧陪着母亲林噙霜,带着墨兰和周雪娘,一同前往邻近的范忠家串门拜年。
一进范家小院,便感受到一股喜气洋洋的年节气氛,范文和范棋两兄弟今日也穿得格外精神,见到林噙霜进来,立刻规规矩矩地上前行礼,声音响亮地问好:“林姨新年好!给您拜年了!”
林噙霜见到这两个活泼的男孩,脸上也堆满了笑容,连声道:“好好好!都是好孩子!新年好!”
说着,便让周雪娘拿出早已准备好的两个红包,还有两套上好的笔墨纸砚作为新年礼物,分别送给范文和范棋“一点小心意,愿你们新年学业进步,更上一层楼。”
范文、范棋高兴地接过礼物和红包,大声道谢:“谢谢林姨!”
盛长梧也上前,向范忠和吴佳慧郑重行礼:“学生长梧,给老师、师母拜年,新年安康,万事顺遂。”
吴佳慧笑着应了,连忙招呼他们进屋坐下喝茶吃果子。
林噙霜抱在怀里的小墨兰,看着大人们都在说新年好,也眨着大眼睛,奶声奶气地学着说了一句:“新…年…好!”
虽然口齿不清,但那小模样格外可爱,顿时把大家都逗笑了,屋内的气氛更加融洽热闹。
吴佳慧特别喜欢墨兰,拿出准备好的甜软点心逗她玩,林噙霜和吴佳慧说着闲话,交流着过年准备的点心和汴京的年俗,盛长梧则和范文、范棋聊了聊最近的课业。
午间,两家人一起用了顿丰盛又家常的午饭,饭后,范忠将盛长梧叫到书房说话。
范忠看着眼前这个愈发沉稳的学生,神色欣慰又带着几分凝重,他开口道:“怀瑾,宫中赐字之事,为师已听说了,怀瑾握瑜,陛下对你期许甚高啊,这是莫大的荣耀,亦是沉甸甸的责任。
你需时刻谨记,修身立德在前,文章功名在后,将来无论身处何地,位居何职,都要持身以正,心系百姓,万不可被繁华迷眼,去沾染那些歪门邪道,辜负圣恩。”
盛长梧神色一肃,恭敬回答:“老师教诲,学生铭记于心,定当时刻以怀瑾二字自省,恪守本心,不负陛下厚望,亦不负老师多年教导之恩。”
范忠满意地点点头,沉吟片刻,又道:“还有一事,为师的任职下来了,吏部公文已至。”
他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感慨,“是往江西路九江府下辖的湖口县任县令。”
盛长梧闻言,微微一怔,县令虽是一地主官,但从京城调往地方,尤其是九江距离汴京颇有距离,这并非通常意义上的美差。
但他立刻收敛神色,拱手道:“恭喜老师得授实职,县令虽职卑而责重,正可施展老师胸中抱负,为民请命。”
范忠笑了笑,似乎对学生的反应很满意:“是啊,一地父母官,正好做些实事,大约再过两月,等吏部手续完备,我们一家便要动身南下了。”
这个消息来得有些突然,盛长梧心中顿时涌起浓浓的不舍,范忠是他科举之路的启蒙老师,对他有知遇之恩,来到汴京后更是亦师亦父,多方照拂。
范家与盛家比邻而居,母亲与师娘也成了好友,互相陪伴……这一别,不知何时才能再相见。
但他知道这是老师仕途的重要一步,只能压下离愁,真诚地说道:“学生预祝老师一路顺风,在任上政通人和,大展宏图。只是……日后不能再时常聆听老师教诲,学生心中实在不舍。”
范忠拍了拍他的肩膀,安慰道:“雏鹰终须展翅高飞,你如今已入秘阁,又有圣眷在身,前路已然铺就。往后遇事,需更加谨慎,多思多想,若有疑难,亦可书信往来。”
书房外,吴佳慧大概也将这个消息告诉了林噙霜,传来了林噙霜惊讶和不舍的低语声。
自从得知范忠一家即将离京赴任的消息后,两家人便更珍惜这最后的相聚时光,这日范忠和盛长梧最后一天休沐,于是两家人便相约一同前往汴京城中最负盛名的寺庙——大相国寺进香祈福,顺便也让孩子们好好游玩一番。
还未走近大相国寺,远远便听到鼎沸的人声,及至到了山门前,只见人山人海,摩肩接踵,香客、游客。
高大的殿宇在冬日晴空下显得格外庄严,缭绕的香烟几乎要遮蔽了部分天空,空气中弥漫着浓郁的香火气息。
“嚯!真是好生热闹!” 林噙霜忍不住惊叹道,她紧紧抱着墨兰,生怕被人群挤到。吴佳慧也紧跟在旁边,两人互相照应着。
范文和范棋在后面,盛长梧也跟着在母亲和师娘身边,同时留意着两个师兄师弟,免得他们走散。
小墨兰被这前所未有的热闹场面惊呆了,小脑袋转来转去,大眼睛瞪得圆溜溜的,嘴里发出“哇”、“呀”的惊叹声,小手紧紧抓着母亲的衣襟,既害怕又好奇。
“跟紧了,千万别走散了!” 范忠高声提醒着,一边在前开路,周雪娘和盛家的仆役也赶紧围拢过来,将几位女眷和小孩子护在中间。
他们随着人流缓慢移动,先是在天王殿、大雄宝殿等主要殿宇进香礼拜。
林噙霜和吴佳慧都跪在蒲团上,虔诚地叩拜,为家人祈福,祈求范忠此行一路平安、仕途顺利,祈求孩子们健康长大、学业有成,盛长梧和范忠也郑重地上香行礼。
拜完佛,便是自由游玩的时间,大相国寺周边以及寺内的空地上,形成了巨大的集市,称为“万姓交易”。这里有卖各种佛教用品的,有卖书画古籍的,有卖文具的,有卖衣物首饰的...。
林噙霜和吴佳慧也饶有兴致地逛着一些卖绸缎和首饰的摊位,虽然未必买,但看着也开心。
盛长梧和范忠走在稍后,看着眼前这盛世繁华、百姓安居乐业的景象,范忠不禁感慨道:“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将来你若为官,也当时常体察民情,知民间之乐,亦知民间之苦。”
盛长梧点头受教:“学生明白,这般热闹景象,皆是太平盛世所赐。”
他们在寺内逛了将近半日,直到人人腿脚酸软,才尽兴而归,虽然拥挤疲惫,但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笑容。
喜欢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女穿男之墨兰科举路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