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冷,粘稠,失重。
这是凌震恢复意识后的第一感觉。仿佛沉溺在万米深的海底,四周是无声的、压迫性的黑暗,只有体内“黎明之芯”那微弱而坚定的搏动,证明着他依然存在。
他猛地睁开眼,眼前并非预想中的任何景象,而是一片混沌的、不断变幻色彩的虚无。没有上下左右,没有时间流逝感,只有无数细碎的能量流光如同蜉蝣般在周围游弋、碰撞、湮灭。这里就是守碑人所说的“裂隙”?那个空间异常点背后的世界?
他尝试移动身体,却发现如同陷入最沉重的梦魇,每一个动作都缓慢而艰难,需要耗费巨大的精神力和能量。能量感知在这里也受到了极大的压制和干扰,只能勉强捕捉到周围极其有限范围内的能量流动,它们混乱、无序,仿佛宇宙诞生之初的原始汤。
回想起大殿中那最后一刻的恐怖,凌震依旧心有余悸。那个被称为“梦魇”的阴影,其攻击方式完全超出了他的理解范畴,直接针对存在本身进行“抹除”。若非星陨罗盘和“黎明之芯”最后那超越维度的共鸣干扰,他此刻恐怕已经彻底消散。
守碑人……梦魇……归墟之门……一个个沉重的词汇压在他的心头。必须尽快离开这里,阻止他们!石猛他们还在外面,不知情况如何。
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仔细感知自身状态。伤势在“黎明之芯”的自主运转下缓慢恢复,但更严重的是,他感觉到一种无形的“污染”如同附骨之疽,缠绕在他的能量核心和精神层面。冰冷,死寂,带着一种令人作呕的虚无感——这是“梦魇”留下的痕迹!它并未完全抹除他,但那一次接触,似乎将某种“印记”或者说“坐标”烙印在了他身上!
这印记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不仅持续侵蚀着他的意志,更可能让“梦魇”随时定位到他!
必须清除它,或者……反过来利用它!
一个大胆的念头在凌震脑海中升起。能量感知既然能“看”到能量的本质结构,能否也能“看”清这种无形诅咒的构成?能否找到它的弱点,甚至……追溯其源头?
他深吸一口气(尽管在这片虚无中并无空气可言),将全部心神沉入体内,运转“黎明之芯”,同时将新生的能量感知能力催发到极致,聚焦于那缕缠绕不散的冰冷死寂之感。
起初是一片混沌的黑暗,仿佛凝视着深渊。但随着他感知的深入和“黎明之芯”那纯正能量的冲刷,那“印记”的细微结构,开始如同在显影液中般,一点点浮现出来。
那并非能量实体,而是一种极其复杂、不断变幻的……“信息结构”?由无数细小的、代表着“虚无”、“终结”、“遗忘”等负面概念的符文碎片编织而成,它们以一种悖逆常理的方式组合,不断释放着瓦解存在感的波动。
凌震小心翼翼地引导着一丝“黎明之芯”的能量,如同最精密的手术刀,探向其中一个相对稳定的符文节点。
“嗤——”
如同冷水滴入滚油,那符文节点剧烈挣扎起来,释放出更强的冰冷感,试图侵蚀那丝能量。但“黎明之芯”的能量层次显然更高,虽然量少,却坚韧无比,牢牢钉在那个节点上,并开始分析其结构和与周围其他节点的联系。
这是一个极其凶险的过程,如同在悬崖边行走,稍有不慎,就可能引发整个“印记”的反扑,加速自身的消亡。凌震的精神力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消耗着,额头上青筋暴起,但他眼神依旧坚定。
时间在这片裂隙中失去了意义。不知过去了多久,也许是一瞬,也许是永恒。
凌震终于缓缓“睁开”了意识之眼。在他的能量感知视野中,那原本混沌一片的“梦魇印记”,已经显露出了一个极其复杂、但隐约可见规律的立体结构图。它就像一颗由无数黑色冰晶构成的、不断自我崩塌又重组的邪恶雪花。
他找到了几个关键的“枢纽节点”,以及连接这些节点的、更加细微的“信息流”。这些信息流并非单向,而是如同神经网络般,不断地将凌震自身的状态信息(位置、能量波动、意识强度)向外发送,同时也在接收着来自某个遥远源头的、微不可查的“指令”。
源头!那个源头,很可能就是“梦魇”的本体,或者其控制者!
反向追踪!锁定它!
凌震眼中闪过一丝厉色。他不再试图去清除那些坚固的枢纽节点(那需要的力量远超他现在所能及),而是将目标放在了那些负责信息传递的、相对脆弱的“信息流”上。
他调动起恢复不多的“黎明之芯”能量,不再追求浩大磅礴,而是将其压缩、凝练,赋予其极高的“频率”和“渗透性”,模拟出与那“信息流”近乎一致,但又带着“黎明之芯”独特标记的波动。
然后,他小心翼翼地,将这缕伪装后的能量,如同投入河流的浮标,逆向注入了其中一道最活跃的“信息流”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