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清宫侧殿,新成立的内阁办公署内,地龙烧得正旺,温暖如春。
这里早已不见了往日三省六部衙门里那种繁文缛节与推诿扯皮,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高效到近乎冷酷的运转节奏。
年轻的属吏们捧着各地加急送来的奏报,在各个房间内穿梭不停,笔尖划过纸张的“沙沙”声与算盘珠子清脆的撞击声此起彼伏,充满了勃勃的生机。
最里间的核心议事厅内,一场关系到国运未来的紧急会议,正在进行。
李景一身玄色常服,安静地坐于主位。
他的身侧,以沈归为首的一众新朝核心重臣,尽皆在座。
只是此刻,这些天幕认证的、足以名垂青史的国之栋梁们,脸上却无一例外地布满了前所未有的凝重。
“陛下,这是太医院与户部联合呈报的,关于京畿地区近一月来新生婴孩的体征总录。”
华青囊的声音,清冷依旧,却带着一丝压抑不住的颤抖。
他将一份厚厚的卷宗呈上,那双曾解救过无数生命的妙手,此刻竟也有些不稳。
关于新生孩童的状况,如同一道九天神雷,狠狠劈在了殿内每一个人的心头!
徐元那总是运筹帷幄的眉头紧紧锁成了川字,百里朔手中的拐杖被他捏得咯咯作响。
就连一向只关心军务与情报的陆炳,那张坚毅的脸庞上,都浮现出了一丝难以掩饰的骇然!
这是比妖魔降世、外敌入侵更为可怕的危机!
那是一种从根源上,对一个民族,一个文明的……慢性扼杀!
李景缓缓闭上了双眼,面沉如水。
他当然知道。
他为了拯救万民,亲手斩断了龙脉。
却未曾想,这个看似伟大的抉择,竟在为整个民族的未来,埋下了一个……亡国灭种的隐患?!
他的声音不大,却带着一种斩钉截铁的决断,“朕,绝不认命!此事,必有破解之法!皇家科学院那边,左明宗与贾易可有进展?”
“回陛下,”徐元躬身道。
“左院长与贾大学士正率领所有匠人与农官,夜以继日地进行研究。他们提出一个大胆的设想——既然天地之‘精气’不足,那便以五谷之‘精气’补之!他们正尝试改良农具,培育高产作物,并研究全新的膳食搭配之法,试图从后天层面,弥补先天的不足。只是……”
只是,这终究是治标不治本。
就在整个议事厅内都陷入一片沉寂,众人苦思冥想却不得其解的压抑氛围中。
异变,陡生!
窗外,那原本飘着细碎雪花的天空,瞬间被一道璀璨到极致的金色神芒,从中间悍然撕裂!
金色天幕,在沉寂了数日之后,再一次,降临人间!
“天幕!”
殿内的君臣皆是一惊,连忙走出殿外,抬头仰望。
这一次的天幕,金光柔和,带着一种抚慰人心的力量。
那煌煌金光,如同春日暖阳,洒遍了京城的每一个角落,让那些正在废墟中劳作的百姓,瞬间感到一股暖流淌过四肢百骸,驱散了冬日的严寒与连日的疲惫。
“是天幕显灵了!”
“陛下得天之佑,我大舜必将万世永昌!”
无数百姓停下了手中的活计,朝着天空虔诚地叩拜。
内阁办公署前,李景与一众内阁大学士亦是神情肃穆。
他们知道,每一次天幕的出现,都意味着一个全新的变局,一次全新的启示。
只见天幕之上,云雾翻涌,那熟悉的【盘点舜中祖麾下开国文臣】的篆字,缓缓浮现。
“是文臣的盘点!”徐元眼中精光一闪,“不知这一次,又是哪位经天纬地的大才,将为陛下所用?”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法度之魂-宋慈】
宋慈?
这个名字一出,众人皆是面露疑惑。
无论是当朝还是前朝,似乎都未曾有过姓宋的着名法家大才。
唯有狄梁,在听到这个名字的瞬间,那双洞察世事的眼眸中,闪过了一丝极其复杂的光芒。
天幕中,UP主小南那清脆悦耳的声音,带着一种前所未有的敬佩与庄重,缓缓响起。
【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呀!欢迎回到我们的盘点系列!今天我们要介绍的这位,或许没有徐元公那般运筹帷幄的奇谋,没有沈归公那般点石成金的商才,但他对舜中祖开创的‘曜宇盛世’所做出的贡献,却足以与任何人比肩!】
【因为,他为这个重获新生的帝国,重新铸就了……脊梁!】
【他,就是被后世无数律法学子尊为‘法圣’,《大舜律》的唯一编纂者,宋慈!】
话音落下,天幕画面骤然一变。
画面中出现的,是原历史时空之中,刚刚平定天下,登基为帝的舜中祖李景。
【彼时,天下初定,百废待兴。但长达十余年的战乱,早已让前朝的法度荡然无存。地方之上,贪官污吏横行,草菅人命;乡野之间,豪强劣绅兼并土地,无法无天。整个帝国,看似统一,实则如同一盘散沙,随时都有可能因内部的腐朽而再次崩塌。】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