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号(他们暂时只能这样称呼他)的苏醒,如同在黑暗的迷宫中点亮了一盏摇曳的油灯,虽然光芒微弱,却照亮了此前完全未知的恐怖领域。系统性的“钥匙”培养、危险的维度“裂缝”、失败即“消失”的残酷实验……“普罗米修斯之火”基金会的真面目,比林瑶最坏的想象还要疯狂与冰冷。
然而,这盏新点亮的灯,其燃料却是另一个人的生命之火。
陈启的状况持续恶化。那次跨越空间的干预似乎彻底耗尽了他所有的底蕴,医疗组用尽手段,也只能眼睁睁看着他的生命指标如同滑入深渊般不可逆转地下降。脏器功能出现衰竭迹象,大脑活动近乎完全停止,仅剩下最基础的脑干反射还在维持着呼吸与心跳。他不再对外界的任何刺激产生反应,无论是林瑶的呼唤,还是各种能量、声波的尝试性接触。那具躺在病床上的躯体,仿佛真的变成了一具空壳,只有冰冷的仪器还在固执地证明着那微乎其微的生理活动。
绝望,如同浓稠的墨汁,在隔离病房内外无声地蔓延。连一直最为坚定的林瑶,看着屏幕上那几乎与死亡无异的直线,也感到了前所未有的无力。她守在他的床边,握着他冰冷的手,一遍遍重复着之前的承诺,声音却越来越低,越来越沙哑,仿佛连她自己都无法再相信。
高岚教授带领的医疗团队已经尝试了所有常规甚至部分非常规的方案,收效甚微。她私下里找到林瑶,语气沉重:“林组长,陈启同志的情况……恐怕……我们现有的医学手段已经无能为力。他的生机并非被疾病消耗,而是仿佛被某种更根本的规则层面的力量……抽走了。除非能找到逆转这种力量的方法,或者……有同源的能量进行补充……”
同源的能量?林瑶猛地想起了七号,想起了他描述中那种与陈启相似的、观察和干涉“死线”的能力。七号是否拥有类似陈启那宝石中的“秩序”之力?或者,基金会是否有相关的技术或能量储备?
这个念头让她看到了一丝极其微弱的希望之光。她立刻调整了策略,一方面继续维持对陈启的最高级别生命支持,另一方面,加快了对七号的引导和信息挖掘。
七号的身体在精心照料下逐渐恢复,但他精神上的创伤却难以愈合。他沉默寡言,对周围的一切充满警惕,只有在林瑶和高岚面前,才会偶尔流露出属于他这个年龄的脆弱和迷茫。他对自己能力的描述依旧零碎,但每一次提及,都让林瑶和高岚对“普罗米修斯之火”的运作方式多一分了解。
他们确认,七号的能力更偏向于“感知”与“定位”,他能清晰地“看”到物质结构上的脆弱点(死线),并能大致判断干涉的后果,但似乎缺乏陈启那种直接“引导”或“斩断”死线的主动干涉力。基金会训练他,似乎就是为了精准定位所谓的“门”或“裂缝”的“锁孔”。
“他们……需要很多把‘钥匙’……”七号在一次情绪稍好的时候,断断续续地告诉林瑶,“……不同的‘锁’……需要不同的‘钥匙’去‘看’……有的看‘位置’……像我……有的看‘时间’……有的看‘因果’……”
看时间?看因果?林瑶感到一阵头皮发麻。基金会所图谋的,远不止打开一扇空间意义上的“门”!
“那他们有没有提到过,如何……修复或者补充像陈启哥哥这样,因为使用能力而耗尽力量的人?”林瑶小心翼翼地问道,尽量不让自己的急切表现出来。
七号歪着头,努力回忆着,最终摇了摇头:“……没有……‘教授’们……只说……要小心使用……不能过度……否则……会‘熄灭’……就像……以前的‘一号’……”
熄灭……像一号一样……
希望再次破灭。基金会显然也没有安全的“充电”方法,他们将“钥匙”视为消耗品。
就在林瑶几乎要被这双重压力压垮时,王刚那边对天文台残留符号和生物样本的分析,终于有了重大突破!
技术团队通过超级计算机的反复模拟和比对,发现那些刻在金属基座上的符号,并非完全无序,其排列方式隐隐符合某种极其古老的星图坐标!而通过对那些生物组织样本的基因溯源,他们锁定了一个极其偏僻、几乎与世隔绝的南太平洋岛屿——海伦娜岛。公开资料显示,该岛被一个名为“潘多拉未来科技”的私人公司长期租赁,用于所谓的“生态研究与清洁能源开发”。
“潘多拉未来科技……”林瑶默念着这个名字,立刻让情报部门进行深度核查。结果令人震惊——这家公司的控股方层层穿透后,最终指向的,正是“普罗米修斯之火”基金会!而海伦娜岛,极有可能就是基金会的一个重要据点,甚至可能是……总部所在地!
与此同时,高岚在反复研究七号后颈那个嵌入式异物与陈启生理数据的关联时,有了一个意外的发现。她注意到,当七号情绪平稳、描述自身能力时,陈启那近乎直线的心电图,偶尔会出现一个极其微小、但规律性很强的波动,仿佛……某种极其微弱的共鸣?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