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不容易到了新年,经过一个多月的精心疗养,乾隆的伤腿终于好的差不多了,虽说太医反复叮嘱百日之内仍需静养,不可剧烈活动,但至少已经排除了瘸腿的风险,从伤号到太医,医患双方都松了口气。
雍正孝期的这段时间,一开始曦滢就把规矩整理得服服帖帖,倒也还风平浪静的过完了。
眼看孝期即将结束,宫里的女人们像是提前嗅到了春天的气息,心思不由得活络起来。
压抑了许久的爱美之心再也按捺不住,一个个都开始盘算着如何在解禁后重新焕发光彩。
往日被小心翼翼收在妆匣最深处的鲜亮珠宝首饰被一一取出,擦拭得流光溢彩;压在箱底的绫罗绸缎也都拿出来定制新衣。
绣房和造办处更是忙得热火朝天,绣娘们为了赶在解禁前给各宫主子绣好新衣裳,指尖的绣花针抡得几乎要冒烟,丝线在绷子上翻飞,织就出一幅幅锦绣纹样。
这回和通泊的战事未起,自然没有没完没了的抚恤金要赔。
雍正死在了最有钱,摊子还没烂的时候,兜里有钱,曦滢自然不会要求大家苦巴巴的节衣缩食,况且后宫就这么几个人,节衣缩食也省不了几个,分例之内她们自便,反正就那么多,超过了她也不会补,娘家有钱就抛费些(其实正常的乾隆不许嫔妃用娘家的,但如懿传嘛怎么都正常),娘家不补贴的有多少自己看着办,各宫盈亏自负,相安无事。
等终于出了孝期,乾隆满意的看向恢复成了花团锦簇姿态的后宫,终于满意起来。
曦滢的册封礼被乾隆筹备得无比隆重,他早在数月前便吩咐礼部翻阅会典,力求典礼的每一个细节都符合规制且豪华盛大,要让全天下都知晓他对皇后的重视。
结束了先帝的禫祭,乾隆昭告天下,恢复礼制。
这还是为先帝守孝的二十七个月以来,乾隆第一次在坤宁宫过夜。
许久不曾同曦滢温存,乾隆显得无比期待。
殿内烛火摇曳,映得帐幔上绣着的云纹愈发柔和。
曦滢卸了钗环,乌发如瀑般散落在素色寝衣上,指尖还带着卸妆时残留的微凉脂粉气。
乾隆疾走了几步上前,伸手轻轻握住她微凉的手腕,掌心的热度几乎要烫到她的肌肤。
“琅嬅,”他声音低沉沙哑,带着压抑许久的炽热,另一只手抚上她的脸颊,指腹摩挲着她细腻的肌肤,“我们已经许久没有……”
百日脱孝之后,其他人或多或少都有承宠,唯独对曦滢,他给予了最高的尊重。
曦滢不想在孝期让他留宿,他即使几乎是每天,或者隔天来一趟坤宁宫,也从没被获准留下来过。
坤宁宫的床,乾隆至今一次都没睡过,这般想着,乾隆心里居然有些委屈。
曦滢只是抬眸望他——她的眼神素来清冷如寒潭,此刻却漾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涟漪,像被春风拂过的湖面。
乾隆被她这一眼看得心头发热,俯身便吻上她的唇。
他的吻带着急切的索求欲,却又在触碰到她微凉唇瓣时下意识放轻了力道,像是怕惊扰了这来之不易的温存。
曦滢唇齿间满是他身上龙涎香与墨香交织的气息,指尖轻轻揪住了他的衣襟,清冷的眉眼间染上几分柔和的温度。
烛火噼啪作响,映得两人交叠的身影在帐幔上晃动。
“弘历。”她轻声叫了乾隆的名字,声音难得的温软。
和初次见面时候相比,她的态度已经柔软多了。
乾隆想,曦滢总是这样,冷一阵暖一阵的,偏生叫他心向往之。
“琅嬅……”他在她耳边低语,气息滚烫,“这一天我已经等了太久了……”
曦滢懒得回应他的“一往情深”,他甚至都没有空等,曦滢不乐意在素服期睡他,能给他暖床的多得是。
但不得不说,乾隆的确有这种超绝的专注力和自信心,哪怕身体是公用的,但他还是能相信自己是个一往情深的情圣。
帐幔落下,遮住了满室旖旎。
窗外月光皎洁,透过窗棂洒进殿内,落在散落的衣袍上,与烛火的暖光交织成一片。
乾隆二年,乾隆以册立皇后,遣官告祭天、地、太庙、社稷。
乾隆亲诣奉先殿,行告祭礼。
十二月初四,正式行皇后册立礼,礼乐隆重,颁诏天下恩款,普天同庆。
高曦月作为初封就是贵妃的妃嫔,曦滢特许她可以与有荣焉的同自己一起接受命妇朝贺。
一想到能和心心念念的皇后并肩而立,接受满朝命妇的跪拜行礼,高曦月心里便美得冒泡,只觉得这般风光是此生难得的荣耀。
自从回门日不欢而散之后,李荣保福晋就没被允许进宫面见曦滢了,但皇后册立的这种大日子,若是不准亲妈进宫朝贺,传出去难免落个“皇后不孝”的名声,于情于理都说不过去,曦滢自然不会在这种事上授人以柄。
时隔五六年再见女儿,李荣保福晋也算是知道了,自己这个女儿是真的狠得下心来的,这么多年,说不准见,富察家没一个同意她入宫的。
如今她也是收敛不少,哪怕是习惯性的想说些让她提防嫔妃和庶子的“教导”,在曦滢骤然变冷的眸光扫过来时,也会下意识地闭上嘴,将话咽回肚子里。
对此,曦滢表示很满意,开口给了一颗甜枣:“四嫂,回头可让四哥常把明瑞捎进宫来。等过两年他到了开蒙年纪,便让他和永琏一道在尚书房读书,也好有个伴。”
明瑞作为李荣保福晋的嫡亲长孙,曦滢此言一出,李荣保福晋顿时眉开眼笑,脸上的褶子都深了不少,毕竟傅恒在乾隆的眼皮子底下当儿子养大,如今成了宫里的傅六爷,未来在姐夫的偏心关照之下,定然是前途无量,若明瑞也能放他跟前养,那岂不是……
这么一想,李荣保福晋简直要笑出声。
等曦滢的册封礼结束,乾隆随即又以皇后礼成为由,给皇太后加了徽号,虽然他在前朝后宫疯狂制衡太后,按住了她试图扩张势力的触手,但面子工程一向是做得滴水不漏面面俱到,得了什么好吃的好玩的,稀奇的贵重的,都没忘了第一时间往宁寿宫里送。
不管太后私下里如何盘算,至少在外人看来,乾隆对太后孝顺有加,朝野上下无一人不称道他是个“大孝子”,满人号称以孝治天下,乾隆的人设屹立不倒。
他们两口子,对待自己的妈,也算是摸索出技巧了。
喜欢综影视:从甄嬛传开始打破命数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综影视:从甄嬛传开始打破命数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