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清朝,乾隆二十五年,圆明园,长春仙馆。
腊月的圆明园寒风凛冽,长春仙馆内却温暖如春,炭盆里的银丝炭燃烧着,散发着均匀的热量。乾隆皇帝穿着明黄色的龙袍,坐在紫檀木书桌后,刚处理完江南漕运的奏折,揉了揉发胀的太阳穴,对身边的太监总管李德全说:“李德全,备浴桶,朕要净身。”
“是,陛下。” 李德全连忙躬身退下,吩咐小太监去准备 —— 皇家的卫浴虽比民间奢华,却也只是精致的楠木浴桶,内置木凳,冬天使用前需用热水烫一遍,但木凳依旧冰凉,每次坐下都让乾隆忍不住皱眉。
片刻后,小太监回报浴桶已备好,乾隆起身走向内室。内室的浴桶用楠木打造,桶壁雕刻着缠枝莲纹,里面盛满了温热的水,旁边的木架上摆放着干净的绸缎毛巾和皂角。但当乾隆看向浴桶内的木凳时,还是忍不住皱了皱眉 —— 虽用热水烫过,木凳表面依旧带着一丝冰凉,冬日里坐下,还是会让人打个寒颤。
“每次用这浴桶,都要先忍这冰凉的木凳。” 乾隆叹了口气,坐在木凳上,心里满是无奈 —— 他身为天子,享尽天下奢华,却在这种日常小事上,始终无法摆脱冬日的不便。
就在这时,天空突然亮起一道耀眼的金光,紧接着,一片巨大的光幕缓缓展开,覆盖了整个内室。小太监们吓得纷纷跪倒在地,以为是妖术降临,李德全也紧张地护在乾隆身前,只有乾隆保持着镇定 —— 他曾听先帝说过,天幕降临乃仙人显灵,会传授世间未有之奇物。
“都退下,朕看仙人要传何物。” 乾隆挥手示意众人起身,目光紧紧盯着天幕,心里满是期待。
光幕里渐渐浮现出画面 —— 一个明亮的房间(卫生间)里,摆放着一个白色的陶瓷 “坐具”,一个穿着短衣的年轻人(许辰)走到坐具前,按下侧面的按钮,然后坐下。没过多久,年轻人起身,坐具底部自动流出水来,将内部冲洗干净,随后坐具盖自动闭合。
“那白色坐具是何物?竟能自动出水冲洗?” 李德全指着天幕里的智能马桶,惊讶地问道,“陛下,您看那坐具,年轻人坐下前还按了个按钮,莫非有什么玄机?”
乾隆也瞪大了眼睛,仔细观察着天幕里的细节 —— 白色坐具的座圈看起来光滑温润,年轻人坐下时没有丝毫犹豫,显然不觉得冰凉;起身时自动出水冲洗,无需人工清理,比他的楠木浴桶方便太多。尤其是年轻人按下按钮后,座圈似乎有温度变化,这让乾隆瞬间想到了冬日里冰凉的木凳,心里满是好奇。
天幕里的许辰,正对着镜头解说:“这是现代的智能马桶,座圈能自动加热,冬天使用不会冰凉;用完后会自动冲水,清洁卫生;还有温水清洗、烘干等功能,能大大提升生活舒适度。虽然清朝没有电力,但可以用炭火加热铜制座圈,用杠杆机关实现自动冲水,同样能达到类似效果。”
“炭火加热... 杠杆冲水...” 乾隆喃喃自语,眼睛渐渐亮了起来,“李德全!你听到了吗?仙人这是在教朕改良卫浴!用铜做座圈,下面装炭炉加热,再也不用忍冰凉的木凳;用杠杆触发冲水,不用人工清理,既方便又卫生!”
李德全也激动地说道:“陛下英明!造办处的工匠手艺精湛,铜器锻造、机关设计都不在话下,肯定能做出这样的‘恒温马桶’!”
天幕里的许辰,继续展示智能马桶的细节:“铜制座圈要做得厚实些,确保热量均匀;炭炉要设计成可拆卸的,方便添加炭火和清理灰烬;杠杆机关可以装在座圈下方,人坐下时杠杆下压,起身时杠杆弹起,带动水箱阀门打开,实现自动冲水。这些都是清朝工匠能做到的,材料也都是常见的铜、木材、陶瓷。”
“常见材料... 工匠能做...” 乾隆越听越兴奋,立刻对李德全说:“快!传朕旨意,让造办处总管立刻带着最好的铜匠、木匠、陶瓷匠来长春仙馆,朕要亲自吩咐他们仿制这‘恒温马桶’!”
“是!陛下!” 李德全连忙躬身退下,快步去传旨。
内室的小太监们也兴奋地讨论起来:
“要是陛下有了恒温马桶,冬天就不用遭罪了!”
“造办处的工匠肯定能做好,到时候咱们也能沾光见识下仙物!”
“听说铜制座圈加热后暖暖的,比木凳舒服多了!”
乾隆看着天幕里许辰体验智能马桶的舒适模样,心里满是期待 —— 他仿佛已经看到自己坐在恒温的铜座圈上,不用再忍冰凉,用完后自动冲水,干净又方便,这种生活,比现在的楠木浴桶不知好多少倍。
很快,造办处总管海望就带着工匠们来了 —— 为首的是铜匠张师傅(擅长铜器锻造)、木匠王师傅(擅长机关设计)、陶瓷匠李师傅(擅长陶瓷烧制),三人手里还提着工具箱,恭敬地跪在乾隆面前:“臣等参见陛下,不知陛下传唤臣等,有何吩咐?”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