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会之后,空气似乎变得粘稠而带电。
那些在旋转灯光下交换的眼神,掌心相贴的温度,腰间残留的力道,以及耳畔低沉的嗓音……如同无形的丝线,缠绕在两人之间,织成一张细密而敏感的网。每一次在公司走廊的擦肩,每一次会议中的视线偶然交汇,都会让这张网轻轻颤动,牵扯出无声的涟漪。
陆沉舟试图维持表象的平静,甚至比之前更加专注于工作,仿佛想用无尽的事务淹没那晚在舞池中央不合时宜滋生的悸动。但他发现,这变得异常困难。
他的大脑,那台向来以精准和效率着称的超级计算机,似乎被植入了一段无法删除的病毒代码。代码的名称为“顾然”。它会在他审阅文件时,擅自回放顾然在舞池中微仰着头、眼神清亮的样子;会在他在谈判桌上步步为营时,穿插进顾然与客户交谈时那自信从容的侧影;甚至在他深夜独处时,反复模拟那只手握在掌心的触感,以及揽住那截柔韧腰身时,心底掠过的、陌生的战栗。
这感觉陌生而危险,像在冰面上行走,脚下却传来细微的、持续的碎裂声。他引以为傲的理性,正在被一种他无法完全定义、更无法掌控的情感,悄无声息地侵蚀。
【目标状态监测:认知资源被大量非工作相关影像及感官记忆占用。出现注意力分散、工作效率隐性降低等迹象。其试图通过加大工作负荷进行压制,效果不佳。】
【行为解读:目标正经历显着的情感扰动期,其理性防御系统与潜意识情感需求冲突加剧。】(????)
而顾然,则像一位最耐心的数据学家,冷静地观察、记录着这一切。他清晰地感知到陆沉舟那看似平静的表面下,日益加剧的内心风暴。他没有靠近,也没有远离,只是维持着那种稳定可靠的“同盟”姿态,如同一个恒定的坐标,映照着对方的动荡不安。
他知道,风暴眼的中心,往往最是平静。他在等待陆沉舟自己,被那风暴席卷而至。
这天下午,顾然被陆沉舟叫到办公室,讨论一份即将提交董事会的季度战略简报。工作讨论一如既往的高效、严谨。但当顾然将一份需要陆沉舟签字的文件递过去时,意外发生了。
陆沉舟伸手去接,指尖却未能准确触碰到文件边缘,反而轻轻擦过了顾然握着文件的手指。
那触碰极其短暂,如同羽毛拂过。
但两人都像是被微弱的电流击中,动作同时顿住。
陆沉舟的手指僵在半空,瞳孔微不可察地收缩了一下。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瞬间接触传来的、属于顾然的微凉体温和光滑的皮肤触感。一股热流仿佛顺着指尖,瞬间窜遍全身,让他喉头发紧。
顾然也感觉到了那触电般的瞬间,以及陆沉舟骤然变化的呼吸节奏。他抬起眼,正好对上陆沉舟看过来的目光。
那目光不再仅仅是上司的审视,也不再是舞会上的专注,而是混杂着惊愕、困惑,以及一种……被强行压抑的、深沉的渴望。像冰封的湖面下,汹涌的暗流终于撞开了一道裂缝。
时间仿佛凝固了。
办公室内安静得能听到彼此的心跳声——或者说,是顾然能听到自己骤然加快的心跳,以及陆沉舟那明显变得粗重了的呼吸。
几秒钟后,陆沉舟像是猛地惊醒,飞快地抽回了手,一把抓过了那份文件,力道大得几乎将纸张捏皱。他垂下头,目光死死地盯着文件上的文字,下颌线绷得像一块坚硬的岩石。
“……这里的数据,再核对一遍。”他声音沙哑,带着明显的慌乱,指向文件上一处无关紧要的细节,试图用工作掩盖刚才的失态。
“好的。”顾然平静地应道,仿佛刚才那电光火石间的触碰与对视从未发生。但他能感觉到,自己指尖被擦过的地方,还残留着一丝奇异的麻痒。
【关键事件记录:非计划内指尖接触。目标反应剧烈:生理唤醒(呼吸加重、心跳加速)、行为失调(动作僵硬、转移话题)、情绪识别(渴望/慌乱)。】
【结论:物理接触的“催化剂”效应极其显着。目标的理性抑制力在特定情境下已接近阈值。】(★ω ★)
顾然拿着文件回到自己办公室,他没有立刻开始核对,而是坐在椅子上,看着自己的指尖,若有所思。
陆沉舟的反应,比他预想的还要强烈。那个看似坚不可摧的理性外壳,在细微的、不经意的触碰面前,竟如此脆弱。
这让他更加确信,“皮肤饥渴症”是理解陆沉舟内心世界的关键钥匙。他对触碰的渴望是真实的,而他对这种渴望的恐惧与压抑,同样真实。这种矛盾,正将他推向崩溃的边缘。
顾然打开电脑,调出了他私密加密的数据库。里面存储着关于陆沉舟的一切——从公开信息到他的私人观察,从行为模式到心理侧写。他输入了几个关键词:“皮肤饥渴症”、“情感隔离”、“触碰敏感”、“理性崩溃临界点”。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