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火岛上,“白猿赠功”与“谢逊传道”两起事件,如同两块投入平静水面的巨石,其激起的涟漪远远超出了岛屿本身,深刻地影响着外界,尤其是对一直保持密切观察与有限参与的官方势力——NSID,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冲击。
在NSID内部,对于沈清言及其所代表的“文明遗迹”现象,一直存在着不同的声音。以张守诚大校为代表的务实派、安全派,更倾向于将这些超自然现象视为潜在的、需要严格管控的“非常规战略资源”或“高风险不稳定因素”。他们关注的焦点,往往在于遗迹可能产出的“直接战斗力”——例如《七伤拳》这等威力巨大的杀伤性武学,或是遗迹本身可能具备的战略价值。对于沈清言一直强调的“仁心”、“道德”等看似虚无缥缈的概念,他们内心深处是抱有疑虑的,认为这或许只是某种筛选机制或故弄玄虚的包装。
然而,当秦虎、李博士、赵研究员等参与冰火岛探索并成功通过“仁心”试炼的成员,搭乘舰艇返回大陆,并进入NSID设立的秘密观察基地进行为期数日的全面身体检查与心理评估后,一系列详尽而客观的数据报告,彻底扭转了许多人,尤其是那些更注重实际效果的军方背景人员的看法。
报告被第一时间呈送到了周明远的办公桌,同时也抄送给了张守诚等核心高层。
基地的医疗中心内,各种尖端仪器对秦虎等人进行了从基因层面到宏观生理指标的彻查。结果令人震惊。
身体素质方面:
· 秦虎,这位常年奔波于一线救援、身上累积了多处陈旧性损伤的硬汉,其腰肌劳损、膝关节磨损等指标显着改善,肌肉纤维密度与骨骼强度数据提升了约8%,体能耐力测试结果比登岛前提高了15%。更重要的是,他体内一些因旧伤导致的微循环障碍区域,竟然出现了再通的迹象。
· 李博士和赵研究员等文职人员,虽然基础体能不如秦虎,但他们的身体机能年龄评估普遍比实际年龄年轻了3-5岁,免疫力指标、神经反应速度、大脑供氧能力均有明显优化。长期伏案工作导致的颈椎、腰椎问题带来的不适感大幅减轻。
· 所有参与救助白猿、安抚谢逊的人员,体内都检测到了一种微弱但持续存在的、温和而充满生机的特殊能量场,这股能量场似乎在潜移默化地滋养着他们的身体,驱除着暗疾和疲惫。
团队协作与精神层面:
心理评估与行为观察报告同样亮点纷呈。
· 秦虎所带领的救援小队,成员之间的默契度、信任感以及在模拟高压救援场景下的决策效率和准确性,都有了质的飞跃。他们似乎形成了一种难以言喻的“心意相通”,一个眼神、一个手势就能准确传达意图。
· 李博士和赵研究员则表现出超乎寻常的精神专注力与情绪稳定性。在长达数小时的复杂数据分析和逻辑推演测试中,他们能始终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且抗干扰能力极强。面对突发性的压力测试,他们的心率变异率等生理指标显示,其心理承受能力和自我调节能力远超常人。
· 所有通过试炼者,都表现出一种共同的精神特质:一种由内而外的沉静、坚定与包容。他们对力量的认知更加理性,对团队协作的价值更为看重,对“仁心”所代表的利他、理解、包容等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同和实践意愿。
这些提升,并非源于某种外来的、强制性的力量灌输,而更像是一种由内而外的、生命本质层面的优化与升华。其综合效果,远超目前任何已知的尖端体能训练、心理素质培养乃至生物药剂强化的极限!而且,没有任何观测到的不良副作用!
张守诚大校拿着这份厚厚的报告,反复翻阅着那些冰冷但极具说服力的数据,久久沉默。他脑海中不禁对比起自己麾下那些最精锐的特种战士,他们通过地狱般的训练所能达到的极限,似乎在这些“非专业”的、仅仅经历了两场“仁心”试炼的文职和救援人员面前,在某些方面竟显得有些……“粗糙”和“不可持续”。
他指着报告中关于秦虎团队协作效率提升的数据,对身边的参谋感叹道:“看看这个!这种默契和信任,不是靠口令和纪律能完全训出来的。这要是放在一线作战单位,在复杂电磁环境下,或者小队失联时,能发挥多大的作用?还有这种精神专注力和抗压能力,对于指挥员、技术兵种意味着什么,不言而喻!”
他之前执着于《七伤拳》这类直接杀伤力,但现在,他看到了另一种可能——一种全面提升单兵与团队综合素养,尤其是软实力和可持续战斗力的全新路径!
指挥中心内,周明远正与苏晚进行着一次关键谈话。他面前的屏幕上,正显示着那份综合评估报告的摘要。
“苏晚,你怎么看这些数据?”周明远语气平和地问道。
苏晚整理了一下思绪,清晰地回答:“所长,数据表明,冰火岛的‘仁心’试炼,其核心价值并非在于产出某种特定的‘武器’或‘技能’,而是在于一种……对人的根本素质的‘优化’和‘赋能’。它提升的是个体的生命力、协作力、意志力以及认知层次。这是一种更加基础、也更加宝贵的提升。”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