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氏想到宋明堂伤了的腿,下意识的唤出声,“堂儿……”
她声音很大,却被巷口突然传来的鞭炮声和唢呐声盖住了。
“来了,来了,状元来了!”
众人都看向巷口。
前三甲以宋世隐为首,他一身绯红罗袍,头戴幞头展角,帽插金花,腰系玉带,在仪仗队的簇拥下,朝永宁侯府走来。
“宋二公子,这模样真是俊朗!”
“这身状元袍穿在宋二公子身上,太合适了,好像他注定就是状元郎!”
邻居们的夸赞不绝于耳。
前不久,坊间传闻永宁侯府大少爷宋明堂奸污薛府婢女,惹怒了圣上,圣上斥他品行不端,废黜了他的世子封号。
永宁侯府也因此失了颜面。
可如今宋世隐被圣上钦点为状元,这荣耀,完全将永宁侯府的面子挣了回来。
许多京城世家听闻消息,都派人前来恭贺。
那些恭贺声,传入囚车中宋明堂的耳里,心里早已天翻地覆。
宋世隐……状元……
他一个永宁侯府庶出二房的儿子,出身低贱,怎么配做状元?
他觉得自己听错了。
可那些恭贺声里,每一句都有“宋世隐”三个字,这三个字如利刃割扯着他的心,心中不甘又嫉妒。
宋世隐成了状元,而他……
腿上传来早已习惯了的疼痛,宋明堂心里的不甘越发强烈,血红的眼也几欲疯魔。
不该是这样的!
这些人不该如此赞誉宋世隐,不过是一个状元,改变不了他低贱的血脉。
而他宋明堂是侯府嫡子,永远都是!
宋明堂想喝止那些恭贺,可嘴里塞了布条,只能发出呜呜呜的声音,又被唢呐声与鞭炮声压下。
仪仗队和囚车擦身而过,到了侯府门口停下。
宋世隐下马。
在众人簇拥下,一一敬拜长辈。
宋老侯爷站在最前面,满面荣光。
“祖父。”宋世隐首先朝他一拜。
宋老侯爷立即扶他,不吝肯定,“世隐,你不错,没有辜负祖父这么多年的教导,你很为祖父争光!”
他昂首挺胸,俨然忘了他曾在江晟和宋世隐之间摇摆。
又仿佛他真的对宋世隐悉心教导。
他借这话告诉旁人,宋世隐能如此有出息,他功不可没。
宋清宁心中冷笑。
宋世隐也早习惯祖父的虚伪。
不屑理会,也懒得应和。
目光转向一旁,看到父亲母亲与妹妹,宋世隐心情激动。
特意整理了衣裳,重重一拜,“父亲,母亲,宁儿!”
陆氏身旁是柳氏,永宁侯身旁是宋长生。
他这一拜,在外人看来拜的是柳氏和宋长生,可永宁侯,陆氏,以及清宁和他却知,他拜的是他们。
他口中的父亲与母亲,也是唤的他们。
陆氏激动的悄悄抹泪。
一旁的柳氏,却连笑容也维持不住。
柳氏依旧直直的看着已经行至巷口的囚车。
越发觉得,囚车上那人是堂儿。
眼看囚车越来越远,柳氏想要追上去,可她刚走出一步,宋清宁唤住她,“母亲,你去哪儿?”
柳氏脚步微顿。
在场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凝在她身上。
一旁邻居笑着道,“柳二夫人一定是太激动了,儿子中了状元,可不应该激动吗?”
“柳二夫人,这是要好好看看中状元的儿子吗?”
宋世隐正巧站在柳氏面前。
柳氏看向他,二人目光相撞。
宋世隐脸上笑意不减,意气风发的样子,更加刺痛了柳氏的眼。
柳氏痛恨这张脸,也痛恨他脸上的笑。
他这身状元袍服,太耀眼,柳氏恨不得将这身衣服从宋世隐身上扒下来。
“母亲,哥哥得了状元,你不开心吗?”宋清宁的声音从身后传来。
柳氏攥紧了拳头。
周围人都看着她,神色逐渐疑惑。
似乎从一开始,就没有看到柳氏笑过,不仅不笑,脸色还很难看,好像并不高兴,这很不正常。
柳氏感受到那一道道视线,终于强撑出一抹笑。
“我怎会不开心呢?世隐是我的儿子,他中状元,我很开心。”柳氏说。
话虽如此,宋清宁却知她说出的每一个字,都心如刀绞。
柳氏说完,再抬眼看向巷口,发现囚车早已不在。
宋世隐拜了父母,继续游街。
柳氏想追出巷子,去看看那囚车上到底是不是宋明堂,却被亲戚们围住,簇拥进了侯府花厅。
她们恭贺她,每一句话都很好听,每一句都似刀子划在她的心上。
不知过了多久,柳氏终于忍不住,“不小心”打翻了茶盏,茶水浸湿了衣裳,借故离开。
柳氏一心想着那囚车里的人,回到院子,想和宋清嫣说说她的怀疑,却发现宋清嫣不在房中。
“大小姐去哪儿了?”柳氏问院中的丫鬟。
“奴婢不知,这几天大小姐每天都出门,奴婢不敢问她的去处。”
这段时间嫣儿每日出门,柳氏是知道的。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