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白花的花瓣刚贴上掌心,惊云的狼爪就掐进了门槛木缝里。
它的喉管发出砂纸摩擦般的低鸣,每一根狼毛都竖成了钢针,我顺着它的视线抬头——漫天乌鸦正像黑雨似的砸下来。
风里飘着股腥锈味,是鸦羽擦过空气时带起的血沫子。
它们不是排成队飞的,东一片西一团,像被谁从四面八方赶过来的,翅膀尖扫过屋檐时,几片碎羽落进我领口,凉得我打了个寒颤。
“是承罪印……”我摸着胸口的印记,指甲掐进肉里。
那道裂了缝的黑印子正发烫,热度顺着血脉往指尖窜,烫得掌心里的骨哨直跳。
这骨哨是老皮的尾椎磨的,十年前在疯院后巷,它叼着断尾塞进我手里时,尾巴尖还滴着血。
“夜尽不归者,闻哨而聚。”当时它用鼠须蹭我手背,这暗号是我们在老鼠洞里说的,我以为早随着老皮的尸体埋进墙根了,没想到今天——
骨哨在掌心烫出红印子。
我把它凑到唇边,喉咙还哑着,只能用气息吹。
第一声轻得像叹气,屋檐下的麻雀扑棱棱飞了;第二声稍长,混着共情天赋的震颤,惊云突然竖起耳朵,狼尾甩了两下;第三声我咬着牙拔高,哨音像根细针,“叮”地扎进夜空——
头顶传来破风响。
首当其冲的黑影展开翅膀,阴影把月亮都遮住了。
金喙闪着寒光,直戳我眉心,是啄日。
它没叫,爪子“咔”地拍在地上,青石板裂了道缝。
身后千鸦跟着落,羽翼扑棱声像下暴雨,我脸上溅到几滴温热的东西,是血——它们每根羽毛根根渗血,落下来时抖落的血珠在地上汇成黑红的河。
“老皮?”我蹲下身,墙角的砖缝里窸窸窣窣响。
最先钻出来的是团灰毛,瘦得能看见肋骨,是老皮。
它冲我点头,身后跟着百来只老鼠,最前头那只驮着个灰不溜秋的毛球——是鼠祖啃碑。
它太老了,背都驼成张弓,两颗门牙黄得发亮,却还咬着块碎碑文,那是鼠族传了九代的记忆。
最后来的是猫婆。
她拄着根竹拐杖,身后三百只猫排得整整齐齐,每只脖子上都系着褪色的红绳。
我认得这些红绳,三年前我在垃圾站翻吃的,看见她给流浪猫系绳,说“系了红绳,走丢了也能找着家”。
现在那些红绳在月光下泛着暗褐,像浸过血。
“承罪印……”我摊开手,黑印子正渗血,裂纹从胸口爬到手腕,每道缝里都往外冒热气。
惊云凑过来舔我的手背,它的舌头滚烫,带着股铁锈味——是我刚才咬破的舌尖渗的血。
“诏守司要焚山。”我比划着,指尖戳了戳地面,又指了指野人山方向。
引灵火把的红光已经能看见了,像一串挂在山脚下的红灯笼。
惊云喉咙里发出呜咽,前爪轻轻扒我的裤脚。
我知道它想说“别硬撑”,可山脚下的火把又亮了些,我听见远远的铜锣响——是衔诏翁的卫队到了。
我撕下衣袖,在地上画了三道线。
一线指向鸦群,一线指向鼠军,一线指向猫阵,最后指尖按在自己心口,往上划到山顶。
“最后一战。”我对着空气说,声音哑得像漏风的破钟,可啄日歪了歪头,金喙点了点地面;老皮用鼠须扫过我画的线,啃碑把碑文吐在鼠群中间;猫婆的拐杖顿了顿,三百只猫同时弓起背,红绳在风里晃成一片模糊的红。
啄日突然振翅,金喙“噗”地扎进自己胸口。
三滴黑血落下来,溅在我画的鸦阵线上,它身后的千鸦同时抖翅,每根羽毛“唰”地断裂,血雨漫天。
我伸手接了片带血的鸦羽,羽毛根根立着,像把小匕首——这是“葬天鸦阵”,老皮说过,鸦群自损翎羽,能遮天蔽日,让诏守司的玉诏照不到我们。
啃碑的门牙咬进舌尖,墨绿色的雾气从它嘴里涌出来。
那雾气黏糊糊的,沾在我手背上像涂了层胶水,老皮在雾气里窜来窜去,突然“吱”地叫了声——是“渊脊链”的追踪信号被腐蚀了。
鼠群跟着叫起来,声音尖得扎耳朵,我摸着发烫的承罪印,能“听”到那些信号波“刺啦刺啦”地碎成了渣。
猫婆解下颈间的铜铃,扔进脚边的火盆。
铜铃“当啷”响了一声,火苗“轰”地窜高,映得她浑浊的眼睛发亮。
三百只猫同时闭眼,耳朵向后贴着脑袋,我看见最前头那只橘猫的尾巴尖在抖——是“守灯冥境”,能提前半息预判敌人动作。
猫婆摸了摸橘猫的头,嘴动了动,我“听”到她心里说:“别怕,我守着灯呢。”
骨哨还在我嘴里。
我没用力吹,只是用舌尖抵着它,让它吸我嘴里的热气。
这不是命令,是请求。
十年前在疯院,老皮说“我们陪你等天亮”;三年前在垃圾站,猫婆给我塞过半块馒头,说“活着比什么都强”;去年冬天,惊云叼着野兔撞开我破屋的门,狼毛上结着冰碴子——它们从来没说过“跟你走”,可每次我回头,它们都在。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