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民拿着信刚走,阮秀芹拿着报纸和信上来了,说有钱教授给向河渠的信。钱教授与他诗词来往是常事,过去有缪丽常从通城往回带,缪丽顶替后改为邮寄了。
开始阮志清还象猎奇似的凑过来看看,几回一看,除了诗还是诗,没什么看头,也就懒得看了。几天前从向河渠窗前过,听钱向二人在说话,其中钱教授在说这次来得匆忙,没带诗稿来。今天寄信来,大概老头闲得没事写诗寄来了。
阮志清猜得没错,钱老是寄了十几首诗,不过不全是诗,还有信。信的内容主要是同情向河渠的处境,表示愿在可能的范围内排难解纷。信还不止一封,好象是写好了,去寄时想想,拿回来又写了一封。
钱教授对他的关照,向河渠是很感激的。听秦经理说钱教授给乡党委唐书记打电话,专谈“老九不能走”“秀才不在,生化厂就不是生化厂了”,对党委改变主意难说没起作用;但在谈话中还有信中,钱教授都没有提及打电话之事。向河渠不能也装聋作哑,当然在与钱教授叙谈中表示过感谢。
钱教授在一封信中写的是:“奉读《蝶恋花》二阕及《寄生草》一章,怅然久之。‘重到沙场心有悸,壮志豪情毕竟能存几’;‘扑面浪花犹未醒,船漏桅斜、不忍还闲盹’;‘七情在,排难解纷谁还敢’数语道出,令人沉思。忆生化厂初建,草屋零星,何少朝气。而今大楼璀璨,忽成昙花一现,诸事蹉跎,岂是天命,实亦人事也。夜不成寐,卧枕得七律两首,请正。”
另一封信写的是:“二十日大札奉读,所见极有道理。然佐王之才得遇不世之祖,否则牛皮袋锥脱不出也,千古如此。仆每每思之,一木逢巧匠镌为菩萨,则香花拜供,终身受用。如遇桶匠制成粪桶,则终日与臭相与,岂木之不幸哉!言者谆谆,听者渺渺,古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乎!”
向河渠奉读老教授的信和诗,对教授的关顾非常感动,除信中所说外,诗中最让他深有感触的有:
一、兴来方喜作春歌,君意苍梧情若何?但愿天人无愧作,何论意见有婆娑。
纸上烟云幽燕气,笔底吟声白雪多。惭我老钝何足道,也将书札寄烟萝。
二、千古腐儒同一酸,足下风雅独殊观。吟成香泽有余态,话到风波意亦欢。
应设藩蓠防虎豹,却笑灯烛来飞蛾。萧萧春雨寻常事,命不惊奇数奈何。
三、对酒当歌且勿歌,云中环佩见湘娥。江上一去烟波淼,故国归来浪迹多。
厂社空存人才美,渔樵几处活悲欢。明月桥头翔寥廓,羡伊能飞脱网罗。
老教授的同情、理解,老教授的表示的“愿助珠玑采”他都深受感动。当然诗中所说的“时危须仗济世才”他是不敢自诩什么济世才的,“身在江湖忧未已,相逢笑口几时开”却很是
赞同,对于“纷纷交争事业苦,十年抱负有谁知”只有喟然长叹。
洋洋洒洒,七十老翁竟写来六张纸的信,这么多年来算是最多的一次。老教授来信和诗,总起上都是写给向河渠的,但其中也不乏哀叹自己的,比如:“身贱那能酬水镜,年衰无从报琼华”“纵思作赋谁相识,五鼓登楼唯自嗟。”“暗雨吹风打窗时,孤寒独坐夜卧迟。”等等。
至于“空具才华何由用,夜烛空吟忆旧诗”恐怕不仅指向河渠,也包括他自己。阮志清对钱教授的倚重远不如前,除了他已与上海有关人员接上关系并日渐亲密外,与老教授的弟弟已退休,不再是总工了,侄女调到别的科室,虽没有降级,但已不管激素的检测也有一定关系。“趋炎附势”说的是有势之时,现在势已没了,淡下来也属正常。假如自己推测得不错的话,随着形势发展,激素前景说不定将会暗淡,到那时钱教授将会更觉孤寂。
唔——,纯从孤寂这一点上说,向河渠又何尝不知自己也是难辞其疚的。不是他,缪丽说不准还是老头的“小秘书”呢。嘿——,一件事的功与过、利与弊、喜与悲、好与恶、是与非,真是难以说得清啊。各人所站的角度能相同吗?
读着钱老的信和诗,各种各样的念头纷至沓来,向河渠久久地坐在哪儿,一动不动。
说到钱教授与向河渠的诗词互酬,应算是他一生中值得回忆的盛事,只怕在古今忘年交中也不多见。自七九年钱教授从向河渠放在桌上的《习作录》里见到怀念王梨花的诗,就提笔以诗评论起,两人就开始了不同寻常的诗词互酬。现从中摘抄部分以飨诸君:
钱教授知道了厂内倾轧的事,于八一年元月二十日来信宽慰,并赋诗云:
一、沿江弱草绿依依,永安桥头月色绮。劝君莫写阳关曲,春来多发好花枝。
二、闻讯相谈事可为,得失无须记心头。团结友爱寻常事,关心自有故人随。
向河渠见诗揣测钱老有援手之意,就和诗说:
一、窗外雪飞思添衣,顷接良训若有倚。莫非有意送春来,着意助花发弱枝?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