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月的风裹着温软的潮气掠过城市东南角的牡丹园,朱红色的园门被晨露浸得发亮,顾星晚站在石阶下抬头时,恰好看见娜迪莎举着相机对着门楣上“国色园”三个字猛按快门。黑人姑娘蓬松的卷发用一根银灰色发簪松松挽着,发梢还沾着两片不知从哪飘来的柳丝,她身上那件靛蓝色蜡染衬衫被风掀起一角,露出里面印着腰果花的内搭——那是上个月工作室集体去云南采风时,她在大理古城淘来的宝贝。
“星晚!快来看这个!”娜迪莎的声音裹着雀跃穿过人群,顾星晚拎着帆布包快步走过去,包里装着速写本、彩色铅笔和刚从便利店买的冰镇豆浆。还没走到近前,一股浓得化不开的花香就先撞进鼻腔,不是那种甜腻得发齁的香,是带着木质调的醇厚,像陈年的花蜜混着雨后泥土的气息。
转过几丛修剪整齐的冬青,眼前豁然开朗。大片大片的牡丹开得正盛,像是上帝打翻了调色盘,把最饱和的色彩都泼洒在了这片土地上。正红色的“朱砂垒”开得热烈奔放,花瓣层层叠叠,像是燃烧的火焰;粉色的“赵粉”则显得温柔婉约,花瓣边缘泛着淡淡的珠光,像是少女羞红的脸颊;白色的“夜光白”在阳光下显得格外圣洁,花瓣薄如蝉翼,仿佛轻轻一碰就会碎裂;还有紫色的“魏紫”,花瓣深处泛着幽暗的光泽,像是藏着无数秘密。
“天呐,这也太漂亮了吧!”工作室的设计师林晓雅忍不住发出惊叹,她穿着一条白色的连衣裙,蹲在一丛“赵粉”前,小心翼翼地伸出手,想要触摸那些柔软的花瓣,又怕惊扰了这美好的景致。
顾星晚拿出速写本,翻开崭新的一页,握着铅笔的手轻轻悬在纸上。她没有急于下笔,而是闭上眼睛,深呼吸,让那浓郁的花香充满整个胸腔。她能感觉到风从耳边吹过,带着花瓣的轻颤;能听到蜜蜂在花丛中嗡嗡地采蜜,翅膀振动的声音像是一首轻快的乐曲;还能闻到阳光晒在花瓣上的味道,温暖而明亮。
“星晚,你在干什么呀?”娜迪莎凑过来,好奇地看着她。
顾星晚睁开眼睛,嘴角带着浅浅的笑意:“我在感受它们。每一朵牡丹都有自己的性格,有的张扬,有的内敛,有的热情,有的清冷。我想把它们的性格画出来,而不仅仅是它们的样子。”
娜迪莎似懂非懂地点点头,又把相机对准了不远处的一丛“魏紫”。她喜欢用镜头捕捉细节,花瓣上的纹路、露珠折射的光线、花蕊的形态,在她的镜头里都变成了独特的风景。她一边拍照,一边嘴里还念念有词:“这个紫色太特别了,要是能把它用到服装设计里肯定很棒。或许可以做一件晚礼服,用这种深紫色的真丝,再在裙摆上绣上银色的花纹,像星星落在花瓣上一样。”
工作室的首席设计师老周走到顾星晚身边,他穿着一件灰色的中山装,手里拿着一把折扇,看起来颇有几分儒雅的气质。“星晚,你看那丛‘姚黄’,”他指着不远处一片金黄色的牡丹,“它的花色很正,花瓣的层次也很丰富。你有没有想过,把这种层次感运用到旗袍的剪裁上?比如在领口和袖口的地方,用不同深浅的黄色面料叠加,做出类似花瓣的效果。”
顾星晚顺着老周指的方向看去,那丛“姚黄”果然与众不同。金黄色的花瓣从外到内逐渐变浅,最外层的花瓣边缘还有淡淡的红晕,像是被阳光亲吻过一样。她眼前一亮,赶紧在速写本上画了一个简单的旗袍轮廓,在领口和袖口的位置用铅笔轻轻勾勒出叠加的线条。“周老师,您这个想法太好了!我觉得还可以在裙摆的地方做一些褶皱,模拟花瓣自然垂落的形态,这样看起来会更灵动。”
老周点点头,脸上露出欣慰的笑容:“不错,有想法。设计就是要这样,从自然中汲取灵感,再把这些灵感转化为具体的作品。牡丹是中国的国花,它代表着富贵、吉祥、典雅,我们可以把这些文化元素融入到设计中,让我们的作品既有东方韵味,又不失现代时尚感。”
林晓雅也凑了过来,手里拿着手机,上面是她刚刚拍的“夜光白”的照片。“你们看,这白色的牡丹多干净啊!我想做一件白色的衬衫,用轻薄的棉麻面料,领口和袖口用蕾丝花边装饰,再在胸前绣上一朵小小的白色牡丹,简单又大方,适合日常穿着。”
“我觉得可以在蕾丝花边的颜色上做一些文章,”顾星晚看着照片说,“不一定用纯白色的蕾丝,或许可以用米白色或者乳白色,这样和棉麻面料的颜色更协调,也不会显得太单调。而且,绣牡丹的时候,可以用不同粗细的线,让花瓣看起来更有立体感。”
娜迪莎听到她们的讨论,也插了进来:“我之前在非洲的时候,看到过很多用蜡染工艺制作的布料,颜色特别鲜艳,图案也很有民族特色。我想,我们是不是可以把蜡染工艺和牡丹图案结合起来?比如用蓝色的蜡染布料做一件连衣裙,上面印上牡丹的图案,再搭配一些银色的配饰,既有非洲的热情,又有中国的典雅。”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