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儿童节大小王
昆明城,圣皇行宫。
晨雾初散,昆明城的青石板路上便铺满了新采的红椿花瓣。
圣皇行宫的朱漆大门次第洞开,一百零八位名粉红兵团侍卫手持镶金长戟,将汉白玉台阶夹成笔直的金红色甬道。
晨光照在侍卫们腰间的鎏金螭纹佩上,折射出万千细碎金光,与檐角垂落的百子千孙红绸相映生辉,恍若九重天上的霞光倾泻人间。
内宫女官们早已忙碌了整夜。
绣着十二章纹的明黄帷幕自屋脊垂落,在风中掀起层层金浪。
三十六盏九龙蟠柱烛台摆满前庭,烛泪凝结成珊瑚状的红纹,每一根烛芯都浸过名贵的安息香,尚未点燃便已香气氤氲。
礼乐司的乐师们在丹墀下肃立,编钟、编磬、箜篌等三十六种古乐器蒙着锦缎,静待吉时。
巳时三刻,当鎏金兽首香炉中升起第三缕青烟,三十六声青铜编钟轰然奏响《凤求凰》。
卫小宝身着九章龙袍,玄衣纁裳间金线绣就的龙纹栩栩如生,腰间白玉螭龙佩随着步伐轻响。
他双手各执金丝鸾凤同心结,缓缓牵引着沈玉琴与郭玉贞自后宫走来。
两位新人身披缀满东珠的霞帔,头戴九翚四凤冠,步摇上的翡翠珠玉随着步履轻颤,在晨光中碎成满庭星斗。
“一拜天地——”
赞礼官的声音穿透云霄,卫小宝与两位新人缓缓躬身。
此时,行宫四角的二十八星宿灯同时点亮,二十八名童子齐声诵读《周南?关雎》。
远处滇池水面忽然泛起金光,不知何时,百艘画舫已列队成“囍”字,船头的火盆映得湖水宛如流霞。
“二拜高堂——”
当新人转向供奉天地君亲师的牌位时,编钟转为《文王操》,三十六名舞姬手持莲花灯鱼贯而入。
莲花灯内藏机关,随着舞步翻转,忽而绽出并蒂红莲,忽而化作比翼鸳鸯。
沈玉琴望着牌位上父亲的名字,眼眶微热,郭玉贞悄悄握紧她的手,指上的羊脂玉戒指传来温热。
“夫妻对拜——”
这一拜时,行宫上空忽然飘起细雪般的花瓣雨。
原来女侍卫们早已在飞檐处暗藏机关,将研磨成粉的胭脂花瓣混着香料,随着礼乐喷向天际。
卫小宝伸手接住一片飘落的花瓣,轻轻别在郭玉贞鬓间,又为沈玉琴理了理微乱的霞帔,三人相视一笑,惊起檐下栖息的白鸽。
礼成之后,日头升至中天。
卫小宝携沈玉琴、郭玉贞登上装饰着九彩鸾凤的雕花玉辇,准备巡游昆明城。
这是圣皇的天恩,主打就是与民同乐!
玉辇由八匹毛色如雪的骏马拉动,车辕镶满翡翠明珠,随着马匹的步伐,璎珞相撞发出清脆悦耳的声响。
三十六对宫娥手持孔雀羽扇,在玉辇两侧徐徐开道,扇面上的金线牡丹在阳光下熠熠生辉。
巡游队伍自行宫正门缓缓驶出,街道两侧早已挤满了翘首以盼的百姓。
人们手中挥舞着自制的小彩旗,彩旗上绣着“鸾凤和鸣”“圣皇万岁”等字样。
当玉辇出现的那一刻,山呼海啸般的“圣皇万岁!”声骤然响起,声浪直冲云霄。
孩童们高举着用红纸折成的花朵,奋力抛向玉辇,花瓣与彩纸如红雨般纷纷扬扬落在三人身上。
郭玉贞掀开金丝绣的帘幔,望着街道两旁热情的百姓,眼眶不禁湿润了。
曾几何时,她作为罪臣之女,叛军的皇后,人人避之不及,如今却被万千民众祝福。
沈玉琴也探出身子,向百姓们温婉浅笑,发髻上的明珠流苏随着动作轻轻晃动,引得人群中爆发出阵阵惊叹。
卫小宝一手揽住沈玉琴的腰,一手握住郭玉贞的手,向百姓们频频颔首致意,帝王威仪中又带着亲和。
队伍行至闹市,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颤颤巍巍地捧着一篮鲜花,在侍卫的护送下靠近玉辇。
“陛下,这是老臣自家种的山茶花,愿献给两位娘娘,祝圣皇陛下万岁,娘娘们千岁!”
老者声音哽咽,浑浊的眼中满是激动与崇敬。
卫小宝亲自接过花篮,从中取出一朵最娇艳的茶花,别在郭玉贞发间,又摘下一朵插在沈玉琴鬓边!
这一幕引得百姓们欢呼震天,纷纷称赞圣皇伉俪情深。
随着巡游队伍缓缓前行,街道两侧的商铺纷纷燃放起鞭炮,空气中弥漫着喜庆的硝烟味与花香。
有些百姓甚至将家中珍藏的美酒洒在街道上,酒香四溢,寓意着圣皇的恩泽如美酒般醇厚绵长。
当队伍行至昆明城中心的钟楼时,钟声齐鸣,悠扬的钟声与百姓们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响彻整个昆明城。
巡游结束,回到行宫时,夕阳已将天际染成瑰丽的绯色。
沈玉琴与郭玉贞仍沉浸在方才的震撼中,卫小宝看着两位爱妃绯红的脸颊,笑着说:“这万民的祝福,都是为你们而来。”
两人依偎在他身旁,只觉这一刻的幸福,足以驱散过往所有阴霾。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