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渺一连几日都蔫蔫的,修炼也有些提不起劲。
她坐在玉清峰的一处石台上,抱着膝盖,看着云海翻腾,小脸上没了往日的活泼。
她与红云也只见过几面而已,并非有多么深厚的交情。
但那毕竟是一位曾对她释放过善意、活生生的人啊,结局如此惨烈,让她对洪荒的残酷有了更深切的体悟。
通天见她蔫头耷脑,难得放轻了声音,揉着她微卷的发顶。
“小妙珩,别想太多。
红云……性子太软,福缘又压不住重宝,有此一劫,也是天数使然。”
元始在一旁补充。
“软弱与迟疑,便是取死之道。”
话语带着一贯的锐利,却也是事实。
实力与心性,缺一不可。
老子目光悠远,缓缓道。
“逝者已矣,生者如斯。
坚守本心,砥砺前行即可。”
苏渺知道师父们是在开导她,用力点了点头。
“徒儿明白了。”
她深吸一口气,将那份无力感压下,转化为更坚定的修行动力。
实力!
没有实力,连自己和身边的人都护不住!
老子微微颔首,看着苏渺,目光深邃。
“吾等亦有鸿蒙紫气。”
苏渺心头一跳,抬起头。
老子继续道。
“然,无人敢轻犯昆仑。”
他的语气依旧平淡,却带着一种毋庸置疑的自信与力量。
“此物于吾等,更多是参悟天地规则的媒介,而非成圣之倚仗。
外力可借,不可恃。”
通天咧嘴一笑,拍了拍腰侧的宝剑。
“就是这个理!自身够硬,宝贝才是宝贝。
自身不硬,宝贝就是催命符!
咱昆仑,不惹事,也不怕事!”
元始也道。
“谨守本心,勤修不辍,方是正道。”
三位师长的话语,如同清泉涤荡,驱散了苏渺心头的些许阴霾和不安。
是啊,我家师父们可是硬茬子,谁敢来找茬,怕不是要被混合三打!
她心里默默吐槽了一句,心情莫名轻松了不少。
苏渺用力点了点头。
“徒儿明白了!会努力修炼,绝不步红云师叔后尘!”
她握了握小拳头,将那丝悲凉与无力转化为动力。
三清见她重新振作,神色都缓和下来。
就在昆仑山渐渐从红云事件的阴影中走出,恢复往日修行节奏时。
一只羽翼青翠、神骏非凡的青鸟,衔着一枚萦绕着造化气息的玉简,穿云破雾而来。
白鹤童子接过玉简,送至三清面前,躬身禀告。
“老爷,女娲娘娘遣青鸟送来讯息。”
老子接过玉简,神识一扫,宁和的脸上露出一丝了然。
“女娲道友言,她参悟造化大道有感,触及关键,需借妙珩手中的九天息壤一用,言明关乎自身道途。”
老子将玉简内容道出。
“息壤?”
苏渺小心脏先是猛地一跳,她脑子突然被前世记忆里,那人人皆知的神话故事刷屏。
来了来了!
历史性的一刻!
女娲捏土造人!
我能亲眼看到现场版?!
苏渺小脸因为兴奋而泛红,眼巴巴地看向老子。
“大师父!女娲师叔借息壤是正经事!徒儿……徒儿能去送吗?”
她想去凤栖山!
立刻!马上!
三清略一推演,便知此事于女娲而言确实至关重要,甚至隐隐牵动未来的天道大势。
而苏渺身怀净世本源,与造化之道亦有相通之处,此行对她而言,或许正是一场观摩感悟的绝佳机缘。
老子沉吟片刻,看向元始和通天。
元始微微点头,算是同意,但目光随即落在苏渺身上,开始细细叮嘱。
“既是女娲道友道途关键,自当相助。妙珩,你独自前往凤栖山,需谨记……”
“我知道我知道!”
苏渺迫不及待地接话。
“紧跟女娲师叔,不乱跑,不乱碰东西,不多嘴,送完息壤就回来!”
她像背书一样流畅。
元始被她这急吼吼的样子弄得有些无奈,但该说的话还是要说。
“……还有,遇事冷静,若有不对,即刻催动昆仑印记,或捏碎为师予你的玉符。”
通天在一旁听得心痒难耐,插嘴道。
“大哥二哥,要不我陪渺渺去吧?还能保护她!”
元始一个眼神扫过去。
“女娲道友参悟大道,岂容外人打扰?你去作甚?”
通天悻悻地摸了摸鼻子,小声嘀咕。
“……看看热闹也行啊。”
老子最终拍板。
“妙珩,你便带上息壤,前往凤栖山一趟。谨记你二师父之言。”
“是!徒儿遵命!”
苏渺高兴地应下,转身就想往外冲。
“站住。”
元始清冷的声音响起。
苏渺一个急刹车,转身,乖乖站好。
元始上下打量了她一番,似乎对她身上那件穿了有些时日的道袍,不太满意。
他指尖灵光闪动,一套崭新的浅青色竹叶纹小道袍便出现在手中。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