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暗金蛊尊子体的信息结构则更为诡异,是一种不断分裂、重组、扩散的暗金色复杂节点群。
核心规则凸显着“信息复制”、“能量传导”与“意识统合”,充满了侵略性和扩张性。
两种规则体系迥异,甚至在某些层面看似相互冲突。
如长生蛊的“稳定”与暗金蛊的“扩张”。
但其中又隐隐存在着某种更深层次的、可以互补的潜在联系。
比如生命能量是否可以成为虫群扩张的最佳燃料?
虫群的庞大网络是否能为生命能量的循环提供更高效的载体?
这些问题不断在陈星脑海中反复。
“果然,直接解析本源,看到的景象截然不同。”陈星心中振奋,“融合的关键,不在于强行糅合它们的外在形态,而在于找到这两种规则体系能够共存、甚至相互增强的‘平衡点’与‘接口’。”
他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像一位最耐心的科学家。
开始逐一分析两种规则结构的每一个细节,推演它们相互接触时可能产生的亿万种变化。
这是一个极其浩大且精密的工程。
每一种能量回路的对接方式,每一条规则信息的交互反应,都可能引发连锁效应,导致截然不同的结果。
可能是完美的共生融合,也可能是剧烈的冲突崩解,亦或是产生某种难以预料的异变。
然而,陈星拥有旁人无法企及的两大优势。
除了无限试错的“无风险”环境外,另一个关键优势便是对时间的绝对掌控!
“现实世界的琐事可以暂放,眼下这个课题才是重中之重。”陈星心念微动,直接调整了这片宇宙核心空间内的时间流速。
外界现实或许只过去一瞬,但在这片专注于研究的空间里,时间的长河已被他悄然加速至一个惊人的比例。
哪怕他在这里沉浸研究上万年,对于外界而言,或许也不过是十分钟的光景。
他拥有了近乎无限的、可以肆意挥霍的研究时间。
于是,在这片寂静的宇宙核心,一场旷日持久、挑战生命创造禁忌的伟大实验开始了。
生命融合的道路,远比想象中更为崎岖和复杂。
这并非简单的物质拼接,而是规则层面的碰撞与重构。
最初的尝试,陈星试图粗暴地将两种规则网络强行交织在一起。
结果往往是瞬间引发剧烈的能量冲突。
长生蛊的稳定生命结构被暗金蛊的侵略性节点冲得支离破碎,或是暗金蛊的复制特性在生命能量的滋养下失控暴走。
化作一团毫无意识的能量乱流,最终“噗”的一声轻响。
实验样本彻底湮灭,回归为最基本的宇宙粒子。
“失败。规则排斥性过强,强行融合不可行。”陈星冷静地记录下第一次失败的数据。
他并未气馁,转而尝试寻找“缓冲层”或“中介物质”。
他模拟了无数种可能起到调和作用的能量或物质结构,甚至尝试引入其他蛊虫的特性片段,但效果甚微。
不是无法承受两种顶级特性的挤压而崩溃,就是反而引入了更多的不稳定因素。
“失败。中介物质稳定性不足。”
“失败。引入第三方特性导致体系复杂化,冲突加剧。”
“失败。能量配比失衡,长生特性被吞噬。”
“失败。结构节点不匹配,引发连锁崩溃……”
一次又一次的尝试,一次又一次的失败。
在这时间被极度拉长的实验室里,陈星经历了成千上万次形态各异的崩解。
有时是悄无声息的能量逸散,有时是绚烂而危险的规则爆炸,有时则诞生出一些畸形的、无法维持稳定存在的短暂生命体,旋即消亡。
宇宙核心空间内,仿佛过去了千年、万年……陈星早已忘记了时间的流逝。
他的全部心神都沉浸在那亿万种可能性的推演与验证中。
每一次失败,他都会将崩溃的瞬间、规则的冲突点、能量的流向等所有数据详细地记录下来,进行分析、反思、改进。
他的意识如同一台永不疲倦的超级计算机,处理着海量的失败信息,从中提炼出宝贵的经验教训。
他的方法也在不断进化。
从最初的蛮力尝试,到后来开始构建复杂的数学模型进行模拟预演;
从关注宏观的能量对撞,到深入微观的规则接口设计;
他开始尝试“剥离”两种规则中冲突最激烈的部分,保留核心特性,再寻找更温和的融合路径;
他甚至开始借鉴武者星辰对气血平衡、阴阳调和的感悟。
以及科技星对能量传导、信息编码的理解,将其融入对生命规则的构建之中。
不知经历了多少次的推倒重来,不知见证了多少次的创造与湮灭。
陈星的意志如同经过千锤百炼的神兵,愈发坚韧和专注。
终于,在又一次精心调整了规则接口的亲和度、重新设定了能量循环的初始相位、并引入了一个基于灵玉竹纯净灵气特性改良的稳定框架后……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