乔家一支小队即将北上的消息,随着乔仲远寄往京中故旧的信件,如同投入静湖的石子,在京城几个相关的府邸中,漾开了神色各异的涟漪。
礼部尚书张府,书房内檀香袅袅。
张承瀚放下手中的信笺,看向下首坐着的次子张文瑾,脸上带着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神色,其中竟有几分此前未见的缓和。
“文瑾,”张承瀚开口,声音不似往日严肃,“江南乔家,不日将遣部分子弟入京。乔仲远在翰林院风评甚佳,其家‘玖行’之名,近来在京城女眷中亦有流传。乔家……如今可谓是如日中天啊。”
他顿了顿,目光意味深长地落在儿子身上:“你与那乔家大小姐的三年之约,如今看来,倒不失为一桩良缘。为父与你母亲商议过了,若你心意未改,这门亲事,家中不再反对。”
张文瑾猛地抬头,眼中爆发出难以置信的惊喜,他几乎以为自己听错了。
自从他表明非乔兰心不娶后,父亲虽未再强硬逼迫,态度却始终冷淡。
坐在一旁的长子张文渊见状,不由得轻笑出声,打趣道:“二弟,看来你这‘非卿不娶’的劲头,倒是误打误撞,押对宝了?如今乔家势起,父亲自然是乐见其成。”
他语气带着兄长特有的调侃,却并无恶意。
张承瀚捋了捋胡须,眼中也难得地带了一丝戏谑:“为父是那般势利之人吗?此前阻拦,是恐你年少冲动,不知门第差异之苦。如今观乔家行事,家风清正,子弟有为,乔仲远更是简在帝心,前途无量。如此人家,确是可交之善邻,可结之良亲。”
他话锋一转,看向张文瑾,眼中带着考验,“不过,为父虽不反对,但乔家如今亦是今非昔比。你想娶人家精心培养的长女,总得拿出些本事来。若能凭你自己,说服你那未来的老丈人和大舅哥,让他们心甘情愿应下这门亲事,为父便亲自为你操持,如何?”
张文瑾心中激荡,立刻起身,深深一揖,语气坚定无比:“儿子明白!多谢父亲成全!儿子定不负所望!”
他知道,这是父亲给他的考验,也是机会。
乔家崛起,他若仍只是倚仗家世的纨绔,又如何配得上那般蕙质兰心的乔兰心?
他必须更加努力,做出成绩,才能堂堂正正地迎娶她。
与此同时,已回京任职、暂居在皇帝赐宅中的陆文渊府上,却是另一番光景。
陆文渊拿着乔仲远派人送来的拜帖,脸上露出真切的笑容,对夫人周氏道:“夫人,乔家几位姑娘并一位少爷不日将抵京,仲远兄信中言明,此番是为提前在京中布置些许产业。”
周氏闻言,亦是满面喜色:“太好了!我正惦念着兰菁那丫头的药膳,还有蕊儿那孩子!这一路舟车劳顿,可得好好接风洗尘。”
她对这个天真烂漫的未来小儿媳,是打心眼里喜爱。
在一旁竖着耳朵听的陆明远,更是按捺不住激动,险些从椅子上跳起来,被兄长陆明轩一个眼神按住,只得强作镇定,但眼中的光彩却掩藏不住。
“父亲,母亲,”陆明轩沉稳开口,“乔家初来京城,人地两生。于情于理,我们都该尽地主之谊。不如届时,我们一同去码头迎接?”
“正该如此!”陆文渊点头,“我与仲远兄同朝为官,两家又有婚约,理当亲厚。此事便这么定了。”
而就在江南乔家老宅,北上队伍即将出发的前夕,情况又有了细微变化。
乔兰心细心地核算着北上的用度以及可能需要在京城打点的开销,越算眉头蹙得越紧。
她找到正在最后检查行装的乔兰菁,忧心道:“菁儿,我仔细核计了数次。京城居,大不易,物价远非江南可比。我们此行虽带足了银钱,但若要快速打开局面,铺设产业,所需投入远超预期。仅靠你一人统筹内外,管理账目,我怕你分身乏术,太过辛劳。”
乔兰菁闻言,沉吟起来。
大姐所言确是实情。
京城关系错综复杂,应酬花销如流水,账目管理必须清晰精准,否则极易出纰漏。
乔山慧虽沉稳,但于账目一道并不精通。
姊妹二人对视片刻,心中都有了决断。
乔兰菁当机立断:“大姐说得对。京城账目关乎根本,不能有失。看来,还需劳烦大姐与我们一同北上。江南这边的总账,暂且交给兰芷姐和几位得力的老账房共同负责,定期向祖父和大伯汇报即可。”
乔兰心松了口气,点头应下:“好。我这就去与兰芷交接,收拾行装。”
她深知此行责任重大,却也愿意为妹妹分担,为家族尽力。
于是,北上的名单上,又添了乔兰心的名字。
这支汇聚了乔家年轻一代中善于谋划、精于计算、沉稳内秀、灵动机变以及工匠巧思的队伍,变得更加完善,如同一支精悍的先锋军,带着乔家的期望与野心,即将叩响京华的大门。
京城各方,已闻风而动。
张家的默许与考验,陆家的热情与期待,都预示着乔家众人此番北上,注定不会平静。
而乔家姐妹兄弟,也已做好准备,去迎接那即将到来的、充满机遇与挑战的京城岁月。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