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的秋风格外凛冽,卷起黄沙,打在凉州府衙的门窗上,噼啪作响。
议事厅内,气氛凝重。
凉州知府乔仲远端坐上首,其下坐着凉州辖下各县县令,以及协理西北军需、闻讯赶来的乔兰菁。
乔山毅、乔山静、乔海阔、乔林樱、乔兰芷、乔海汐、乔林桃等乔家子弟亦分坐两侧,或负责记录,或凝神倾听。
乔仲远面色肃然,目光扫过在场众人,开门见山:“诸位,边境局势,想必都已清楚。北狄游骑近来频频异动,大战恐不可避免。今日召集各位,非为议战,而为保民!”
他声音沉稳,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战事若起,首要便是保全我大晟子民性命,稳定后方,方能让我前线将士无后顾之忧!”
众县令神色一凛,纷纷挺直了背脊。
“请府尊大人示下!” 年纪最长的安平县县令率先拱手。
乔仲远微微颔首,条理清晰地部署:“第一,严控粮价。即刻起,凉州境内所有粮行、米铺,严禁囤积居奇,更不准擅自涨价!违令者,抄没家产,重责不贷!由府衙派出专人,协同各县衙役,每日巡查,确保粮价平稳。”
他看向身旁负责文书记录的乔山静,“山静,此项由你协同府衙户房主事督办,列出细则,明日便发往各县。”
“是,二叔。”乔山静沉稳应下,笔下飞快记录。
“第二,”乔仲远继续道,“动员百姓,囤积物资。张贴安民告示,晓谕百姓,非为制造恐慌,而是未雨绸缪。令各家各户,至少储备足两月之粮、盐、药品及必要生活用品。此事,需在一周内通知到每一村、每一户!”
他目光转向几个年轻的县令,“尤其偏远村落,务必派人亲自抵达,不得有误!”
“下官明白!”几位县令齐声应道。
乔兰菁此时开口,声音清越,补充道:“父亲,各位大人。除了粮食,还需提醒百姓多备洁净饮水,以及易于储存的干菜、肉干。另外,可组织各村略通医理之人,集中学习处理简单外伤、防治时疫之法,以备不时之需。我这边可提供一些简易的培训手册。”
她说着,看向乔兰芷和乔林桃,“二姐,林桃,此事你们协助我来做。”
乔兰芷和乔林桃立刻点头:“四妹/四姐放心。”
乔仲远赞许地看了女儿一眼,接着抛出更具体的指令:“第三,加固门户。令百姓利用现有材料,重新修缮自家大门、院墙,务必牢固。限期两周,必须完成!各县需组织工匠巡回指导,确保实效。”他顿了顿,语气更为沉重,“最后,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挖地窖!”
“地窖?”有县令疑惑。
“不错!”乔仲远斩钉截铁,“不是寻常储存菜蔬的小窖。要挖能躲人的大地窖!选址需隐蔽,或在屋内,或在院中最不显眼之处。内部需加固,预留通气孔。一旦城破或有乱兵流窜,这便是百姓最后的藏身之所!此事与修缮门户同期完成,两周为限!”
此言一出,厅内响起一片抽气声。
这已是最坏的打算,但也体现了知府保护百姓的决心。
永安县县令面露难色:“府尊大人,两周之内,要通知到户,还要完成修缮和挖掘地窖……时间是否太过紧迫?且有些贫苦之家,恐无力承担……”
乔兰菁再次接口,思路清晰:“王县令所虑极是。时间紧迫,更需高效。可令各村以保甲为单位,互助完成。富户出材料,壮丁出力气,集中帮助困难家庭。至于地窖,不必追求华美,坚固隐蔽即可。我乔家在凉州的几个作坊,可抽调部分工匠,并提供一批铁锹、镐头等工具,支援各地。”
乔山毅也沉声道:“父亲,西北大营那边,靖王世子安排了一部分退伍老兵。我可协调一部分退役老兵,他们经验丰富,可协助指导百姓挖掘和加固地窖。”
乔仲远看着儿女们纷纷献策,心中欣慰,面上依旧严肃:“就按兰菁和山毅说的办。诸位,非常时期,行非常之法。此举并非劳民伤财,而是保命之策!告诉百姓,这是官府的命令,也是为了他们自家性命着想!若有消极怠工、阳奉阴违者,按律惩处!”
他目光锐利地扫过全场:“诸位,我等身为父母官,守土安民,责无旁贷!此番布置,务必落实到位!一周后,本府会派人至各县抽查进度。两周后,要见到成效!都听明白了吗?”
“下官明白!定不负府尊所托!” 众县令起身,齐声应诺,脸上充满了使命感与紧迫感。
会议结束,各县令匆匆离去,连夜返回部署。
乔仲远看着瞬间空荡下来的议事厅,揉了揉眉心,难掩疲惫。
乔兰菁走上前,递上一杯温茶:“父亲,喝口茶润润喉。措施已定,下面便是执行了。我们会盯紧的。”
乔仲远接过茶杯,看着眼前沉稳干练的女儿,叹了口气:“但愿……这些准备,最终都用不上。”
乔兰菁目光坚定:“有备方能无患。父亲,我们尽力而为。”
窗外,风沙依旧,但凉州城内外,一场关乎数十万百姓生命的未雨绸缪行动,已迅速展开。
喜欢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穿到农家后我靠全家人脉躺赢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