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点头:“此事由你与公台共同负责。选用本地尚有清名的士人,或我军中通晓政务者,尽快搭建起临时衙署。首要之事,便是安民!”
命令一道道传出,这支刚刚经历过血腥厮杀的军队,又开始转变为恢复秩序的力量。一队队士卒被派去维持治安,搬运粮食,协助清理废墟。粥棚很快在几处空旷之地搭建起来,冒着热气的稀粥让绝望的百姓眼中重新燃起了一丝希望。
吕布继续在城中巡视。他来到一处较大的官仓前,仓门已经被打开,里面堆积如山的粮食散发出陈腐的气味,但也代表着生存的希望。枣祗已经闻讯赶来,正在指挥人手清点登记。
“枣祗先生,”吕布唤道,“淮南之地,民生凋敝至此,恢复生产,迫在眉睫。你有何良策?”
枣祗放下手中的账册,躬身道:“主公,当务之急,是稳定人心,分发种子、农具,鼓励流民返乡复耕。可效仿并州、兖州旧制,大力推行军屯、民屯,兴修水利。只是……此地历经战乱,人力匮乏,且需大量耕牛、种子……”
“需要什么,只管列出清单。”吕布果断道,“我会尽力筹措。你即日起,便兼任淮南屯田都尉,总揽此事!我要你在最短时间内,让这片土地重新长出庄稼!”
“祗,必竭尽全力!”枣祗感受到吕布的决心,郑重领命。
夕阳西下,将寿春城染上一层凄艳的红色。一天的忙碌暂时告一段落,城中的混乱和哭喊声渐渐平息,取而代之的是粥棚前有序的队伍和士卒们清理废墟的号子声。
吕布站在一处残破的城墙上,望着下方渐渐恢复一丝生机的城池,心中百感交集。胜利的喜悦早已被眼前沉重的现实冲淡。消灭一个袁术容易,但要治愈这片满目疮痍的土地,却需要付出十倍百倍的努力。
任红昌轻轻走到他身后,递上一杯清水。“将军,忙碌一日,喝口水吧。”
吕布接过水杯,一饮而尽。清凉的液体暂时缓解了喉咙的干渴。他回头看了任红昌一眼,看到她眼中那份一如既往的沉静,仿佛乱世中的一泓清泉。
“红昌,你看这淮南之地,何时才能恢复元气?”
任红昌望向城郭外荒芜的田野,轻声道:“疮痍虽深,然生机未绝。只要将军施以仁政,予民休养,假以时日,必能重现生机。只是……需要时间,和足够的耐心。”
时间,耐心。吕布默然。他知道,自己最缺的,或许就是时间。北方的袁绍,绝不会给他太多时间从容经营淮南。
但无论如何,第一步已经迈出。他转过身,看着夕阳最后一点余晖没入地平线,夜色如同巨大的幕布,缓缓笼罩下来。寿春城内外,点点灯火次第亮起,那是粥棚的火光,是巡逻士卒的火把,也是劫后余生的人们心中,那一点点微弱的、名为希望的火种。
他知道,属于他吕奉先的治理之路,才刚刚开始。而这条路上的荆棘,绝不会比征战之路更少。
喜欢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请大家收藏:(www.shuhaige.net)三国:吕布在此,诸侯谁敢称雄书海阁小说网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