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坊刺杀事件,如同在百宝阁这潭深水中投入了一块巨石,激起了层层涟漪。三名黑衣杀手的尸体被秘密处理,现场也被迅速清理干净,但空气中弥漫的那股紧张与猜疑,却久久不散。
苏婉清在次日清晨亲自来到了听竹轩。她依旧是一身素雅长裙,容颜清丽,但眉宇间却笼罩着一层寒霜。她并未过多询问昨夜细节,只是仔细查看了林枫三人是否受伤,然后给出了明确的表态:
“林先生受惊了。此事是我苏家防护不周,婉清在此致歉。我已下令彻查内院所有人员,必定揪出内鬼,给先生一个交代。此外,听竹轩的护卫增加一倍,先生若需外出,可随时调派护卫随行。”
她的语气诚恳,措施也看似得力。但林枫心中清楚,这种彻查恐怕难有结果。那些死士来去无踪,使用的武器、毒药都难以追查来源,内鬼既然能安排这次刺杀,必然也做好了断尾求生的准备。苏婉清的承诺,更多是一种姿态,是为了安抚他这位“客卿”。
果然,几天过去,调查毫无进展,只揪出了两个无关紧要、玩忽职守的外围护卫顶罪。百宝阁内部看似恢复了平静,但那种无形的监视感,却似乎更重了。
林枫明白,经过工坊一事,自己已经成了某些人的眼中钉、肉中刺。继续留在百宝阁,固然安全有一定保障,但也如同困兽,不仅行动受限,更会不断被暗箭骚扰。而且,薇儿的寒疾虽然暂时被苏家提供的普通暖玉压制,但并非长久之计。他需要更高级的灵玉,需要寻找根治之法,更需要尽快提升自己的实力。
是时候离开了。
他将这个想法委婉地告知了苏婉清。
出乎意料,苏婉清并未强留。她似乎早已料到林枫会有此决定,只是沉吟片刻,便道:“林先生志不在此,婉清理解。青林郡虽好,终非久留之地。王都玉京,才是鉴玉师和玉修汇聚之地,机会更多,或许也能找到医治令妹寒疾的良方。”
她取出一枚雕刻着繁复云纹的银色令牌,递给林枫:“这是我暗影商会的‘云纹令’,持此令可在各大郡城的暗影商会分部获得一定的帮助,也能以优惠价格购买情报和物资。算是我个人对先生的一点资助。”
接着,她又拿出一张地图和一份路引:“这是通往王都的路线图,以及加盖了商会印信的路引,可保先生一路通关顺畅。另外,我已备好一辆马车和一些盘缠,聊表心意。”
苏婉清的爽快和大方,反而让林枫更加警惕。这份“资助”不可谓不厚重,但也意味着,她将一份“投资”延伸到了更广阔的地域。自己即便离开青林郡,恐怕也难完全脱离暗影商会的视线。
但眼下,他没有更好的选择。接过令牌、地图和路引,林枫郑重道谢:“大小姐厚赠,林枫铭记于心。他日若有所成,必当回报。”
苏婉清微微一笑,笑容依旧完美无瑕:“林先生言重了。一路保重,婉清在王都亦有产业,期待与先生再次相逢。”
离开的日子定在两天后。这两天,林枫低调地准备着行装,主要是将苏婉清赠送的盘缠换成更方便携带的金叶子和小额银票,又购置了一些干粮、药材和必备的野外用品。铁山则负责检查马车,挑选马匹,他出身部落,对马匹颇为在行,选了一匹耐力十足的青骢马。
临行前夜,林枫再次潜入百宝阁的丙字库房,利用混沌灵瞳,悄悄从那块灰白皮原石上,小心翼翼地敲下了一小角蕴含着那内敛白光的玉芯,贴身藏好。他直觉这块石头非同小可,但带着整块原石上路目标太大,容易招灾惹祸,取走最精华的一小部分,既便于隐藏,也可能在关键时刻派上用场。至于剩下的原石,他原封不动地放回,并未带走,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出发当日,天色微明。一辆半新不旧的青篷马车驶出了百宝阁的后门。林枫亲自驾车,铁山坐在一旁,薇儿则坐在车厢内。除了简单的行李,车上还载着苏婉清赠送的一些路上用得到的物资。
没有盛大的送行,只有赵管事代表苏婉清在门口拱手作别。马车辘辘,驶出青林郡城高大的城门,将那座繁华与危机并存的城池抛在身后。
按照地图指示,从青林郡前往王都玉京,有官道和水路两条主要途径。水路较为舒适快捷,但需要经过几个大势力的地盘,盘查严格,且易于被追踪。林枫选择了较为曲折艰难的陆路官道,虽然路途遥远,但沿途多经山林野地,便于隐藏行踪,也更容易摆脱可能的跟踪。
初秋的天气,早晚已带凉意。马车行驶在还算平坦的官道上,两旁是连绵的丘陵和已经开始泛黄的田野。铁山负责警戒,一双虎目不时扫视着道路前后左右。林枫则一边驾车,一边默默运转体内那微薄得可怜的玉气——这是石老传授的基础引气法诀,虽然进展缓慢,但持之以恒,总能强身健体,并缓慢滋养着那双时灵时不灵的混沌灵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