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婉清离去后,青玉轩内那份短暂的欢愉气氛也随之消散。九公主玉明珑见林薇儿神色恹恹,眉宇间忧色深重,知道她心中牵挂兄长,又受了苏婉清那番话的影响,便体贴地没有多留,宽慰了几句后,也带着宫女起身告辞。
园中重归寂静。
林薇儿独自坐在石凳上,夕阳的余晖将她的影子拉得细长。苏婉清那句“谷外爆发过冲突,有修士伤亡”如同魔咒般,在她脑海中反复回响。尽管她不断告诉自己,那可能只是谣传,哥哥实力不凡,又有同伴相助,定然无事。但关心则乱,那份蚀骨的担忧如同冰冷的藤蔓,缠绕着她的心脏,越收越紧。
她下意识地握紧了怀中那枚林枫留下的传讯玉符,指节因用力而微微发白。几次想要激发,询问哥哥的安危,却又生生忍住。她怕打扰到哥哥,怕他正在应对危险,自己的传讯反而会让他分心。更怕……怕传讯过去,得不到回应。
那种可能性,她连想都不敢想。
晚风吹过,带着庭院中花草的清香,却吹不散她心头的阴霾。那株她最喜爱的月光兰,在渐沉的暮色中散发着清冷的光晕,仿佛也感受到了主人的忧思,显得有些寂寥。
“小姐,起风了,回屋吧。”侍女小芸拿着一件披风走来,轻声劝道。她看着林薇儿单薄的身影和苍白的侧脸,心中也满是怜惜。
林薇儿恍若未闻,依旧怔怔地望着西方天际,那里最后一抹霞光也即将被夜幕吞噬。
“小姐……”小芸又唤了一声,将披风轻轻披在她肩上。
林薇儿这才回过神来,感受到肩上的暖意,转头对小芸勉强笑了笑:“我没事,再坐一会儿就好。”
小芸知道劝不动,只好默默守在一旁。
就在这时,院门外再次传来通报声,竟是九公主玉明珑去而复返。只是这次,她并非独自一人,身边还伴着另一位女子。
那女子身着素雅的月白宫装,身形纤细,气质清冷如雪,容貌与玉明珑有几分相似,却更显成熟与静谧。她眉宇间似乎总是笼着一层淡淡的轻愁,脸色是一种常年不见日光的苍白,行走间步履轻盈,仿佛不带一丝烟火气。
“薇儿姐姐,你看我把谁带来了!”玉明珑的声音打破了院中的沉寂,她拉着那白衣女子的手,快步走了过来,“这是我三皇姐,玉明瑶。皇姐听说你身子不适,特意来看你呢!”
三公主玉明瑶?林薇儿心中微惊,连忙起身行礼:“民女林薇儿,参见三公主殿下。”这位三公主她在宫中宴会上远远见过几次,印象中是一位深居简出、性子清冷的贵人,据说自幼体弱多病,极少在人前露面。
“林姑娘不必多礼。”玉明瑶的声音如同她的气质一般,清冽而柔和,她虚扶了一下,目光落在林薇儿脸上,那清澈如寒潭的眼眸中,竟闪过一丝同病相怜的微光。“听闻姑娘身染寒疾,我亦自幼被寒症所困,感同身受。九妹回宫后与我言及姑娘,便冒昧前来叨扰,望姑娘莫怪。”
她的语气真诚,带着一种天然的疏离感,却又奇异地让人感到安心。
林薇儿抬起头,对上玉明瑶那双仿佛能看透人心的眸子。两位同样被寒症折磨的少女,在这一刻,仿佛找到了某种共鸣。林薇儿能从对方身上感受到一种与自己相似的、源自骨子里的寒意,只是玉明瑶的寒意似乎更加内敛和深重,被一种皇家的雍容气度所掩盖,却依旧逃不过同病相怜者的感知。
“殿下言重了,您能前来,薇儿感激不尽。”林薇儿轻声说道,引着两位公主重新入座。
小芸连忙重新奉上热茶。
玉明珑看着自家皇姐和林薇儿,眨了眨眼,笑道:“看吧,薇儿姐姐,我就说你不是一个人。我三皇姐也是从小就怕冷,宫里那些御医都束手无策呢!你们正好可以交流交流病情,说不定能找到什么好法子?”
玉明瑶微微蹙眉,嗔怪地看了妹妹一眼:“明珑,不可胡言。”随即转向林薇儿,歉然道:“林姑娘,九妹年幼,口无遮拦,还请勿怪。”
林薇儿摇了摇头:“九公主殿下天真烂漫,薇儿很喜欢。”她看向玉明瑶,犹豫了一下,还是轻声问道:“敢问殿下,您的寒症……是何种情形?”
或许是同病相怜,或许是玉明瑶身上那股清冷又真诚的气质让她放下了些许防备,林薇儿罕见地主动问起了病情。
玉明瑶闻言,沉默了片刻,纤长如玉的手指轻轻摩挲着温热的茶杯,才缓缓开口,声音带着一丝飘渺:“我之寒症,乃胎中带来。母妃怀我时,曾于寒冬落入宫中冰湖,受了极重的寒气……我出生后,便畏寒怕冷,四季皆需暖玉傍身,体内仿佛有一块永不融化的寒冰,时时汲取生机。太医院用了无数方子,也只能勉强压制,无法根治。”
她的描述,与林薇儿的“寒玉绝脉”虽有不同,但那被寒意侵蚀、汲取生机的痛苦,却是相通的。
林薇儿听得心中恻然,不由想起了自己发病时的痛苦,那种冰冷彻骨、仿佛连灵魂都要冻结的感觉,若非有哥哥拼死寻来的九天暖阳玉,她恐怕早已……她低声道:“殿下的苦楚,薇儿明白。薇儿之疾,名为‘寒玉绝脉’,亦是先天所致,寒气郁结于体内隐脉,寻常药物难医,若非哥哥求得九天暖阳玉,怕是……”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