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维度原始植物备份应急体系刚稳定运行四月,希望号的空间监测仪就突然亮起深紫色警报 —— 屏幕上代表 “三重备份空间” 的能量图谱中,A、B、C 三个废弃维度空间的能量场出现 “剧烈串扰”,原本独立的空间能量相互渗透,形成 “能量涡流”,储存的原始植物样本基因开始出现 “跨空间混杂”,部分样本的纯净基因被串扰能量破坏,“样本基因完整度” 从 100% 骤降至 55%,光屏上弹出尖锐警告:“备份空间能量串扰引发植物基因危机,二十八位一体守护体系的生态备份根基濒临瓦解!”
“怎么会出现能量串扰?” 凌云盯着监测仪上相互缠绕的能量轨迹,调出空间能量日志,日志显示串扰根源是 “三重备份空间的‘维度坐标共振’”—— 当初选择废弃维度空间时,未察觉三个空间的维度坐标存在隐性共振关系,随着时间推移,空间能量逐渐同步,最终引发串扰,“首领!更严重的是,串扰形成的能量涡流会产生‘基因剪切波’,这种波能直接破坏植物样本的 DNA 链!A 空间已有 40% 的样本基因出现断裂,B 空间的样本开始表现出‘跨物种变异’特征,叶片上长出不属于共生植物的能量尖刺,若不及时阻止,72 小时内所有样本的纯净基因会彻底混杂,生态备份将变成‘基因垃圾场’!”
星核长矛上,七位核心成员的意识碎片陷入前所未有的混乱,种禾的种植传承意识光粒甚至出现 “基因紊乱波动”,仿佛在同步承受样本基因被破坏的痛苦。凌云将星核长矛接入空间应急端口,矛身传来的能量反馈让他脊背发凉 —— 能量串扰的扩散速度是预期的 3 倍,C 空间的能量涡流已突破空间壁,开始冲击全维度的生态节点,界星共生植物的叶片已出现 “尖刺雏形”,星茧种植园的土壤能量也因串扰渗透变得紊乱,“三重备份空间是生态备份的‘三道防线’!现在防线相互干扰,不仅保护不了样本,反而会让基因危机扩散到全维度,之前建立的生态守护体系会被彻底污染!”
跨星系通讯频道中,能量串扰引发的恐慌已蔓延至每一个生态守护者。A 空间备份站旁,阿衡带领队员用维度印记徽章构建 “临时能量屏障”,却在串扰能量的冲击下不断后退,徽章表面的能量纹路开始模糊:“串扰能量的冲击力是之前维度冲击波的 2 倍!我们的屏障只能阻挡 50% 的能量渗透,A 空间的样本基因断裂速度越来越快,苍澜大人当年发现的原始植物群落样本,现在只剩下 30% 的完整基因,再这样下去,我们会彻底失去最珍贵的基因资源!”
B 空间的危机更为诡异,禾芽捧着出现跨物种变异的样本,手指被叶片上的能量尖刺划伤,渗出的血液能量竟被样本吸收:“变异样本已开始‘主动掠夺能量’!它们的根系穿透储存容器,疯狂吸收 B 空间的能量,甚至试图通过能量串扰通道入侵 A、C 空间!种植园的共生植物已出现相同的变异迹象,之前恢复活力的幼苗,现在叶片上也长出尖刺,开始攻击周边植物,生态平衡彻底被打破!”
人体宇宙的生态危机再次升级,木槿的生命能量探入血管星系的共生植物后,传来带着颤抖的声音:“串扰能量顺着生态节点渗入人体!血管星系的共生植物根系开始分泌‘基因干扰液’,这种液体已导致 15% 的血细胞基因出现变异,免疫细胞失去识别病原体的能力,心脏星系的能量供给因植物变异出现‘间歇性阻断’,大脑星系的神经细胞基因也开始出现微弱波动,意识记忆有被篡改的风险!”
星核长矛上,原始记忆守护者的意识与七位核心成员的意识艰难融合,石锤上的原始记忆纹路投射出一段尘封的影像 —— 原始维度人应对空间串扰的方法:“能量串扰…… 需构建‘跨维度能量隔离层’…… 用‘星核空间锚’固定每个备份空间的能量场,再以‘纯净基因能量’为核心,制作‘空间隔离膜’,阻断能量串扰通道…… 但空间隔离膜需要大量未被污染的样本基因能量,现在样本基因已受损,隔离膜的强度可能不足,若隔离膜破裂,会引发更大规模的能量爆炸!”
“可现在能提取纯净基因能量的样本不足 50%,怎么制作足够强度的隔离膜?” 小宇的声音带着绝望,他尝试用强化仪修复受损基因,却发现串扰能量持续干扰修复过程,修复后的基因会在 10 分钟内再次断裂,“而且星核空间锚的制作需要消耗星核长矛 30% 的原始能量,之前为构建临时生态屏障已消耗 50%,剩余能量仅够维持基础防御,若再动用,星核长矛会进入‘能量休眠’状态!”
就在这时,跨星系通讯频道中传来充满韧性的声音 —— 界星的探险队在维度迷宫深处,重新发现一处 “未被污染的原始植物遗迹”:“这里的植物因处于维度迷宫核心区域,未受任何串扰影响!我们已采集 20 份完整样本,正通过应急空间通道运送,预计 12 小时内抵达希望号!” 星茧的种植团队用之前保留的 “种子基因库”,成功培育出 3 株纯净共生植物幼苗:“我们在能量串扰前,将纯净种子储存在了‘真空基因罐’中!这些幼苗的基因完整,能提取足够的隔离膜能量!” 人体宇宙的细胞们开启 “基因保护模式”,将血管星系未变异植物的基因片段汇聚成 “基因光团”:“我们筛选出 10% 未受干扰的植物基因,虽然量少,但能为隔离膜提供核心支撑!”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