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比风波渐息,外门重归往日的平静。林风的生活也回到正轨,白日里完成各种杂役,夜晚则潜心修炼与研究。那枚得来的筑基丹已被他通过道种彻底解析,其中的药性成分与炼制手法尽数了然于胸。
然而,解析越深入,林风越是感到困惑。筑基丹的原理是通过强大的药力强行拓宽经脉、凝聚气海,这种方式简单粗暴,与《三千道藏归元经》中强调的“循序渐进、根基稳固”的理念大相径庭。
“以这种方式筑基,虽能快速提升境界,却会损伤修行根基,限制未来发展。”林风喃喃自语,手中的筑基丹仿佛变得烫手起来。
《三千道藏归元经》中记载的筑基之法与众不同,强调同时修炼气海与紫府,齐头并进。这种方式更加艰难,耗时也更长,但根基扎实,前途远大。
问题是,经文中关于紫府筑基的部分语焉不详,似乎有所残缺。林风多次尝试,都难以摸清门径,仿佛隔着一层薄纱,看得见却摸不着。
这一日,林风接取了一个整理藏经阁古籍的任务。这任务耗时耗力且贡献点不多,少有弟子愿意接取,但对林风而言却是难得的机会——可以正大光明地翻阅那些平时难以接触的古籍。
藏经阁内一如既往地安静,只有书页翻动的沙沙声和玄云真人若有若无的鼾声。老人依旧瘫坐在门口的老位置,似乎永远睡不醒。
林风恭敬行礼后,开始工作。他负责整理的是位于角落的一个老旧书架,上面堆满了各种残破的古籍和玉简,大多残缺不全,布满灰尘。
工作枯燥,但林风乐在其中。他仔细清理每一卷古籍,小心地修复破损处,同时快速浏览着其中的内容。这些古籍大多记载着一些冷僻的术法理论或早已失传的修炼法门,对普通弟子毫无价值,但对林风来说却是难得的知识宝库。
在整理到一半时,林风突然发现一卷特别的书简。这卷书简材质奇特,非金非木,触手温润,上面用一种古老的文字记载着某种修炼法门。
林风心中一动,仔细辨认那些文字。得益于道种带来的超凡学习能力,他能勉强读懂这些古文字的内容——这似乎是一种关于“神庭筑基”的古法,强调以神识为核心,开辟上丹田紫府。
“这与《三千道藏归元经》中的紫府筑基有异曲同工之妙!”林风心中激动,如获至宝。
他立即沉浸在这卷书简的研究中,不知不觉已是日落时分。藏经阁内光线渐暗,只剩下他这一隅还亮着微光。
就在林风全神贯注之际,突然听到玄云真人发出一阵模糊的梦呓:“紫府...神庭...上丹田...歧路...大道...”
林风心中一震,抬头望去。老人依旧在熟睡,仿佛只是无意识的呓语。但这些词语与他正在研究的内容高度契合,未免太过巧合。
“前辈?”林风试探着轻声呼唤。
玄云真人没有回应,翻了个身,继续嘟囔着:“筑基...非只气海...紫府...亦可筑之...歧路?...大道三千...”
这些话断断续续,仿佛梦呓,但听在林风耳中却如同惊雷!这分明是在点醒他关于紫府筑基的关键!
林风立即恭敬行礼:“请前辈指点迷津!”
玄云真人依旧鼾声如雷,似乎完全沉浸在梦乡中。但就在林风失望之际,老人又模糊地说道:“万物负阴而抱阳...气海为阴,紫府为阳...孤阴不生,独阳不长...”
林风如醍醐灌顶,瞬间明白了之前的困惑所在!《三千道藏归元经》强调气海与紫府同修,正是暗合阴阳相济之理!而普通筑基丹只修气海,无疑是偏重阴而忽略阳,自然根基不稳!
“多谢前辈指点!”林风再次恭敬行礼,心中激动难以言表。
就在这时,玄云真人又嘟囔了一句:“藏经阁...东北角...最底层...灰尘多...”
这话听起来像是抱怨藏经阁的打扫不净,但林风立即领会了其中的暗示。藏经阁东北角是最偏僻的区域,存放的都是些被认为毫无价值的残卷废简,平时极少有人去。
林风强压下立即前去查看的冲动,继续完成手头的工作,直到天色完全暗下,才向仍在“熟睡”的玄云真人行礼告辞。
回到住处,林风彻夜未眠,反复琢磨着玄云真人的“梦呓”。每一句话都蕴含着深意,需要仔细品味。
“气海为阴,紫府为阳...”林风喃喃自语,尝试同时运转气海与紫府。
这一次,有了明确的方向,修炼变得顺畅许多。他能感觉到气海的灵力与紫府的神识开始产生微妙的共鸣,如同阴阳鱼般相互追逐、相互转化。
虽然距离真正的紫府筑基还有很长的路,但至少找到了正确的方向!
翌日,林风早早来到藏经阁,借口继续整理古籍,直奔东北角。
这里果然如玄云真人所言,堆满了各种残破古籍,灰尘积了厚厚一层,显然多年无人问津。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