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仿佛凝固成了实体,沉重地压在两人之间。
沈墨言的问题——“你,到底是谁?”——在空旷的房间里回荡,带着冰冷的审视和一丝不易察觉的动摇。他那双总是隐藏在镜片后,如同精密仪器般冷静的眼眸,此刻正锐利地锁定着苏晚,试图从她最细微的表情里找出破绽。
苏晚的心脏在胸腔里稳健地跳动,频率甚至没有因为刚才那场小小的“意外”和他此刻的逼问而加快分毫。作为侧写师,她深知在面对质疑时,一丝一毫的慌乱都是致命的。
她轻轻拂了拂身上并不存在的灰尘,抬起眼,迎上他那探究的目光,嘴角那抹淡然的弧度依旧还在。
“我是林晚。”她的声音清晰而平稳,“或者说,是终于不再自欺欺人,愿意正视自己和你之间问题的林晚。”
她巧妙地避开了“我是谁”的身份哲学问题,而是将焦点拉回到了“医生与病人”的关系本质上。
沈墨言显然不接受这种模糊的答案,他向前又逼近一步,两人之间的距离近得能让他清晰地看到她眼中自己的倒影。那里面没有恐惧,只有一片冷静的深潭。
“那个杯子。”他声音低沉,带着不容置疑的压迫感,“你怎么做到的?我全程都看着你。”
这是他认知被打破的关键,他必须弄清楚这个“意外”是如何在他绝对控制的领域内发生的。
苏晚没有直接回答,而是微微侧头,目光扫过地上碎裂的玻璃,又回到他脸上,眼神里带着一种近乎授课般的从容。
“沈医生,你太依赖你的眼睛了。”她缓缓说道,语气平和得像是在讨论一个学术问题,“你认为盯住目标,就能掌控一切。但很多时候,真正的关键,存在于视线之外,存在于你因为过度关注某一点而忽略的……整体环境和非语言信息。”
她顿了顿,观察着他微微蹙起的眉头,知道他听进去了。
“我的目标从来不是杯子本身,而是你,沈医生。”
“我假装要抢你的笔,动作幅度很大,吸引了你的全部注意力。你的潜意识会判断这是最具威胁性的动作,所以你的视觉焦点和身体反应都集中在了防御我的右手,以及保护你的笔上。”
“而我的左手,”她轻轻抬起自己的左手,“在你视线盲区的腰侧,只是做了一个极其细微的弹指动作。力道很轻,目标也不是杯子。”
沈墨言的瞳孔微微收缩,他迅速在脑中回放刚才的画面。是了,她的左手似乎一直垂在身侧,他确实没有过多关注。
“你弹了什么?”他追问,语气中的冷意稍减,探究欲占了上风。
“空气。”苏晚给出了一个出乎意料的答案,“或者说,是一股微弱的气流。我计算过角度和距离,那股气流不足以推动杯子,但它成功地让你放在杯子旁边,用作书签的那张硬质便签纸移动了大约两毫米。”
便签纸?沈墨言猛地回想起来,他之前看书时,确实随手将一张便签夹在了书里,而那本书,就放在杯子旁边!
“便签纸微小的移动,改变了他与杯子底座之间原本稳定的支撑点。这个变化极其细微,肉眼难以察觉,但足以让杯子处于一个临界状态。然后,我假装被你‘推开’失去平衡,脚后跟刻意绊在地毯的褶皱上——那处褶皱,是我在过去三天里,反复在同一个位置用脚后跟刻意压出来的。”
她连这个都计算到了?沈墨言感到一阵寒意顺着脊椎爬升。她不仅在观察他,更在利用这个房间里一切看似固定的元素。
“我摔倒的动静,以及你扶住我时,身体动作带来的极其微弱的震动,通过地板和床头柜传导过去。对于一个本就处于不稳定临界点的杯子来说,这点震动,就是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苏晚说完,房间里陷入了一片死寂。
她利用了他的注意力分配盲区,利用了环境中的微小细节,利用了物理定律,甚至利用了他本人下意识的反应,共同制造了这场“意外”。这不是魔术,这是一场精密的心理与行为策划。
【叮!目标人物信任值+10!当前信任值-10/100!宿主牛逼!】系统748的欢呼声在苏晚脑中响起,带着难以置信的激动。
沈墨言沉默了。他低头看着地上的碎片,又抬头看着眼前这个神色自若的女孩。一直以来,他信奉的都是绝对的掌控和秩序,认为一切都可以通过规划和约束来避免意外。可今天,林晚用事实告诉他,真正的“意外”,源于对系统和规则更深层次的理解与利用。
她不是打破了规则,她是利用了规则的缝隙。
这种认知上的挫败感,远比他被抢走一支笔要强烈得多。但同时,一种前所未有的、遇到“同类”甚至是“挑战者”的奇异感觉,在他心底悄然滋生。
他缓缓直起身,整理了一下一丝不苟的白大褂袖口,这个动作像是在重新构筑自己的心理防线。当他再次看向苏晚时,眼神已经恢复了大部分的冷静,只是那深处,多了一丝审慎和探究。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