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立仁最后那句“历史比你想象的更浑浊”,像一颗裹着糖衣的毒药,在扶苏心头缓慢溶解,渗出冰冷的寒意。
那老家伙镜片后一闪而逝的、如同毒蛇锁定猎物般的满意眼神,挥之不去。
试探?
绝不仅仅是试探。
那是一种近乎确认的、带着血腥味的挑衅。
他是赵高的爪牙?
还是某个更庞大、更隐秘的势力伸出的触角?
两千年的亡魂,难道真的循着他的气息追来了?
扶苏站在图书馆顶楼的落地窗前,城市灯火在雨后的湿漉漉夜色中晕染开一片迷离的光海。
手机在口袋里无声震动,屏幕上跳出蒙恬的名字。
他接通,没有说话。
“地方搞定了。”
蒙恬的声音压得很低,背景是轻微的设备嗡鸣和远处模糊的警用电台调度声,显然在执勤,
“托你那位‘网红’老同学张伟的福,他舅舅在市政规划那边有点分量,刚好和市博物馆馆长是老同学。”
“打着‘提升重点文保单位反恐应急能力,邀请资深警务专家进行安全评估’的旗号,馆长亲自批的条子,安保部没法推诿。身份:‘特邀安全顾问’。时间:今晚九点,配合他们闭馆后夜巡。”
他语速快而清晰,带着军人特有的精准,
“目标区域:重点监控区,特别是那个文物修复中心独立库房。馆长暗示过,那里存着几件‘镇馆之底牌’,轻易不开封。”
“张伟?”
扶苏有些意外,随即了然。
那个活宝,关键时刻倒真有点意想不到的门路。
“嗯,这小子一听能掺和‘秘密行动’,兴奋得跟打了鸡血似的,保密工作倒是做得挺严实,拍胸脯保证连他亲妈都不说。”
蒙恬的声音里难得带了点无奈的暖意,
“他还给我们行动起了个代号,叫‘摸金校尉合法版’。”
扶苏嘴角微扬,阴霾的心情被这不着调的名字驱散了一丝:
“‘合法版’挺好。李立仁那边?”
“盯着的同事反馈,他下午就进了市博,到现在没出来。用的是‘内部学术研究’的权限卡,理由正当。”
“馆长对他的评价是:‘李教授?那真是废寝忘食啊,对秦代文物,特别是青铜器,简直是痴迷!’, 痴迷?”
蒙恬冷哼一声,带着实质般的杀气,
“我看是鬼迷心窍!”
“小心。”
扶苏只吐出两个字,千钧之重。
“明白。”
蒙恬的声音沉静下来,像一块投入深潭的玄铁,
“今晚,我去会会这位‘痴迷’的李教授。”
晚九点整,市博物馆厚重的合金闸门在蒙恬出示证件后无声滑开。
冷白色的LED灯光将空旷的大厅照得如同手术室般纤毫毕现,大理石地面倒映着巡逻安保人员拉长的身影和冰冷的展柜棱角。
空气里弥漫着恒温恒湿系统特有的、略带干燥的凉意,以及一种属于无数沉寂古物的、难以言喻的凝重气息。
安保部主任姓王,是个面相敦实的中年汉子,眼神里透着长期从事高强度安保工作特有的警惕和一丝疲惫。
他身后跟着两个年轻安保,其中一个好奇地打量着蒙恬警服肩章上代表精锐特警的徽记。
“蒙警官,久仰大名!您在城西银行劫案现场那视频,我们安保部都当成教材放了好几遍了!”
王主任热情地伸出手,带着职业性的恭维,
“馆长交代了,今晚我们全力配合您的工作!整个馆区您随便看,系统权限也给您开最高级别的临时授权。”
他递过来一个特制的平板终端,上面实时显示着整个博物馆所有监控画面、门禁状态和传感器数据流。
蒙恬接过平板,沉稳地点点头:
“王主任客气了,职责所在。主要是看看关键节点的物理防护和人防结合有无疏漏,特别是突发情况下应急通道的响应效率。”
他目光扫过屏幕,动作专业而熟练地调取着数据图层,手指在代表文物修复中心独立库房区域的红色高亮模块上划过,
“这里,独立库房区,核心防护单元,资料显示是新升级的第三代‘天网’系统?”
“对!绝对的核心重地!”
王主任立刻挺直了腰板,带着自豪,
“三重生物识别加动态密码,全时无死角监控,冗余电源,独立通信链路,地震、烟雾、水浸传感器一应俱全!连只苍蝇飞进去都能被系统标红追踪!”
“压力感应地板,激光矩阵,温湿度波动超过0.5%自动报警!这套系统运行一年多了,从没出过岔子!”
他拍着胸脯保证。
“嗯,很先进。”
蒙恬目光专注地盯着平板,手指快速滑动,调取过往一周的系统后台日志,语气平淡无波,
“不过,再好的系统,也得看维护和值守的人。日志排查也是安全评估的重要环节。”
他看似随意地翻看着,强大的信息处理能力如同精密的筛网。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