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春城外的枪炮声渐渐平息,可这份胜利的震荡,却跨越重洋、直抵东京与西欧的权力中枢。
东京皇宫的御书房内,暖炉里的炭火明明灭灭,却驱不散裕仁天皇心头的寒意。
他捏着前线发来的加急战报,米黄色的和纸被指尖攥得发皱,“全军覆没”“新式武器压制”“无条件投降”等字眼如同烧红的烙铁,烫得他呼吸急促。
原本刻意维持的平静面容彻底龟裂,天皇猛地将战报掷在铺着软垫的地板上,和服下摆扫过矮桌,茶具应声晃动,发出清脆的碰撞声。
“八嘎!废物!”天皇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平日里的威严荡然无存,
“松井次郎率领数十万大军,还有英美法的舰船火炮支援,竟然连一个长春都啃不下来?
陈峰的部队到底是什么妖魔鬼怪?那些能击穿坦克的火箭炮、速度快得离谱的主战坦克,他们从哪里得来的?”
殿内的军政大臣们个个垂首敛眉,额角渗出冷汗,没人敢接话。
陆军大臣杉山元硬着头皮上前半步,军靴在地板上磕出沉闷的声响:“陛下,陈峰部的战力已远超我方预估,其装备先进程度甚至不亚于西方盟军。
如今东北战线全面崩溃,关东军精锐损失殆尽,若陈峰乘胜南下,华北、华中的防线恐难以支撑,届时……”
“没有届时!”天皇厉声打断,眼神阴鸷如寒潭,
“立刻从本土调遣三个甲级师团驰援华北,再紧急联络德国、意大利,让他们增派军事顾问和重型武器援助!
另外,给英美法三国发照会,限他们三日内拿出新的作战方案,否则东亚战场失控,他们在远东的利益也别想保全!”
大臣们纷纷躬身领命,转身时衣袂翻飞,脚步匆匆如丧家之犬,原本肃穆的御书房内,只剩下天皇焦躁踱步的身影,每一步都踩在满室的压抑之上。
与此同时,伦敦唐宁街十号、华盛顿白宫、巴黎爱丽舍宫也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慌乱。
丘吉尔坐在真皮座椅上,狠狠吸了一口雪茄,烟蒂上的火星溅落在地毯上,他却浑然不觉。
手中的战报被捏得变形,铁青的脸色比窗外的阴雨还要阴沉:“难以置信!我们的联军竟然败得如此狼狈!
陈峰这个突然冒出来的家伙,已经严重威胁到我们在东亚的殖民利益。必须不惜一切代价阻止他,绝不能让中国东北成为他的独立王国!”
罗斯福坐在轮椅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扶手,眉头拧成一个深深的川字:
“立刻召开英美法三国紧急视频会议,制定联合遏制战略。增派太平洋舰队主力前往黄海海域,对陈峰部形成海上威慑;
同时加大对重庆政府的援助力度,给他们提供更多的飞机坦克,逼迫他们牵制陈峰,不能让他再自由扩张势力。”
巴黎的会议室内,刚从东北战场狼狈逃回的皮埃尔,军装还沾着硝烟与尘土,他向法国总统递交报告时,声音都在发颤。
总统看完报告,猛地一拍桌面,精致的钢笔滚落地面:“我们的士兵不是去送死的!立刻停止向东北派遣援军,转而将武器装备全部支援重庆方面,让中国人自己内斗!
另外,联合欧洲理事会,对陈峰部实施全面武器禁运和经济封锁,冻结所有可能与其产生关联的海外资产!”
西方各国的紧急磋商彻夜未停,一道道指令从各大首都发出,调兵遣将、施压封锁,试图编织一张困住陈峰的大网。
可远在东北的陈峰,早已看穿了他们的伎俩,布好了应对的后手。
长春城内,指挥部的墙壁上挂满了全国战局地图,上面用红、蓝、黑三色图钉标注着敌我友三方的动向。
陈峰穿着一身沾着硝烟的作战服,正俯身审阅各部队的转移方案,脸上看不到丝毫胜利后的浮躁,唯有沉稳与冷静。
“报告军长!”通讯兵快步闯入,敬礼后递上一份清单,
“各部队清点完毕,可抽调的精锐将官共计八十七人,其中包括十六名特战指挥官、九名坦克战术教官、十二名炮兵参谋,以及四十六名经验丰富的基层营连级军官。”
陈峰抬眼,在清单上扫过一遍,拿起红笔圈出重点:“命令!让特战指挥官赵烈带队,前往华北第19路军,传授城市巷战、山地伏击的实战技巧;
坦克战术教官李嵩率队支援西北军,教他们如何协同坦克作战、如何应对敌方装甲部队;炮兵参谋全部派往华中抗日根据地,指导他们操作远程火箭炮,精准打击敌军集结点;
基层军官按区域分配,嵌入各地友军部队,帮助他们整肃军纪、提升战术素养。”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补充:“告诉这些将官,他们不是去当‘太上皇’,而是去当学生、当教员。
既要把我们的作战经验毫无保留地传下去,也要学习友军的优势战术,互帮互助,共同提升。若有人敢摆架子、搞特殊,军法处置!”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