凭祥防线的晨雾裹着硝烟,在红褐色的山谷间缓缓流动。
当第一缕阳光刺破云层时,一阵震彻天地的轰鸣从公路尽头传来——不是联军战机的轰炸声,而是整齐划一的军靴踏地、履带碾路的交响。
卫立煌站在指挥部的了望塔上,手中的望远镜镜片反射着晨光,镜中景象让他紧绷多日的下颌线终于松弛了几分。
公路上,一支绵延二十余里的大军正稳步推进,先头部队的军旗在晨风中猎猎作响,鲜红的底色上,“陈”字标识格外醒目。
“是陈峰的主力!”了望塔下,沈敬之激动得声音发颤,手里的望远镜几乎握不住,
“长官您看,那是三个师的番号旗——第17师、第29师、第41师,全是满编步兵师!还有后续的炮兵团、坦克营,队列根本望不到头!”
卫立煌的目光掠过队列,心中激荡难平。
陈峰此次带来的,远不止之前电报中提及的援军——三个齐装满员的步兵师,总兵力逾五万,每个师配属两个炮兵团、一个反坦克连和一个通讯营;
紧随其后的是独立装甲团,三十余辆苏式T-26坦克和美式M3轻型坦克排成方阵,履带卷起的尘土遮天蔽日;
更让龙国守军振奋的是,天空中传来了战机引擎的呼啸,十余架P-40战斗机和蚊式轰炸机组成的编队低空掠过阵地,机翼下的军徽清晰可见。
“陈峰这小子,把远征军的精锐家底都带来了!”卫立煌低声感慨,眼中闪过泪光。
他太清楚这三个师的分量——第17师是着名的“虎贲师”,曾在淞沪会战中硬撼日军精锐;第29师擅长山地作战,近战拼刺冠绝全军;第41师则是机械化程度最高的部队之一,机动能力极强。
就在这时,天空中的战机编队突然转向,朝着西南方向的联军炮兵阵地俯冲而去。
原来,联军的侦察机发现了援军动向,十余架西方“飓风”战斗机立刻升空拦截。
“空战!是我们的战机和联军交上火了!”战壕里,士兵们纷纷探出头,仰头观战。
陈峰带来的P-40战机如同鹰隼般灵活,与联军战机在高空展开缠斗。机翼交错的呼啸声、机枪射击的哒哒声、炮弹爆炸的轰鸣声交织在一起,蓝天上不时闪过战机坠毁的火光。
一架P-40被联军战机击中机翼,冒着黑烟坠向地面,飞行员在最后一刻跳伞,被阵地前的守军士兵奋力救下;
与此同时,我方两架战机默契配合,一架吸引火力,另一架从侧后方突袭,将一架联军“飓风”战机击落,残骸轰然砸在联军阵地外侧的旷野上,燃起熊熊大火。
“打得好!”守军士兵们齐声欢呼,士气愈发高涨。
趁着空战牵制,陈峰的炮兵部队迅速展开部署。
第17师的炮兵团在凭祥北侧的高地抢占阵地,数十门155毫米榴弹炮迅速架设完毕,炮口对准联军的前沿碉堡;
第29师的炮兵则在友谊关东侧的山谷中隐蔽就位,目标锁定联军的坦克集结地;
独立炮兵团的高射炮营更是全域铺开,在各阵地后方组成三层防空火力网,彻底弥补了此前守军防空能力的短板。
“长官,陈将军来电,请求与您会商军事部署。”沈敬之快步登上了望塔,递过通讯器。
卫立煌接过通讯器,耳边立刻传来陈峰沉稳的声音:“卫长官,我部主力已全部抵达,后续援军正在途中——第12步兵师、独立工兵师和两个重炮旅预计三日内可抵达崇左,届时我们的总兵力将突破十万。
目前,我的战机编队已牵制住联军空中力量,炮兵阵地已部署完毕,请求下令,对敌军前沿炮兵阵地实施反制打击!”
卫立煌目光落在作战地图上,指尖快速划过凭祥、友谊关、河口三大防线:
“陈峰,你部第17师接管凭祥正面防线,重点加固左翼的尖山阵地,那里是联军坦克集群的主要冲锋方向;
第29师驰援河口,与滇军李师长的部队汇合,守住红河渡口,切断联军的侧翼补给;第41师作为预备队,部署在崇左至凭祥的公路沿线,随时支援各战场。”
他顿了顿,加重语气:“炮兵部队分三步走:第一步,集中火力摧毁联军的前沿炮兵阵地,打掉他们的火力支撑;
第二步,轰炸联军的坦克集结地和步兵营地,打乱他们的部署;
第三步,持续压制联军后方的补给线,让他们首尾不能相顾。你的战机编队除了牵制空战,还要重点打击联军的侦察机和运输机,切断他们的情报和物资空投通道。”
“明白!”陈峰的声音透着果决,
“我已命令工兵团在各阵地挖掘交通壕,将战壕、碉堡、防空洞连为一体,同时修建反坦克壕和障碍带,防范联军坦克冲锋。
另外,我带来了足量的反坦克炮和火箭筒,已分发至各前沿部队,专门针对联军的装甲集群。”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