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凭祥防线激战正酣时,三份急电接连送到陈峰手中。
电报纸因急促的传递而褶皱不堪,上面的字迹潦草歪斜,透着绝望的气息——
东瀛援军联合东南亚联军,趁凭祥防线激战之际,突袭了龙国西南的靖西、百色、崇左三座战略要地。
三座城市相继沦陷,残余守军被围困在城内核心区域,弹尽粮绝,随时可能全军覆没。
新补替的参谋官站在一旁,声音颤抖地念着电报内容:“靖西守军为第9独立旅残部,不足两千人,面对三万联军围攻,已坚守三天三夜,弹药仅余基数的一成,粮食断绝,伤员无药可治;
百色被五万联军包围,城防东南侧被突破,守军伤亡过半,目前退守城北高地,依托残破工事顽强抵抗;
崇左为联军重点进攻目标,东瀛第11师团主力在此集结,配属东南亚联军两个师,城内守军为第15师残部和地方保安团,共计三千余人,正在与敌人展开巷战,核心据点已被联军炮火覆盖,情况最为危急……”
陈峰盯着作战地图上被红色标记的三座城市,眉头拧成了死结。
靖西、百色、崇左呈三角之势,互为犄角,是西南防线的后方枢纽,不仅掌控着红河航运和多条公路干线,更是凭祥防线的补给通道和退路。
一旦三座城市彻底失守,联军就能形成合围之势,切断凭祥防线的后勤补给和退路,届时凭祥守军将陷入孤立无援的绝境。
“卫长官,”陈峰立刻接通电台,声音沙哑却异常坚定,
“三座城市绝不能丢!我请求分兵驰援,保住后方枢纽!”
电台另一端的卫立煌沉默了片刻,他深知凭祥防线的重要性,陈峰的主力部队一旦离开,凭祥的防御压力将陡增。
但三座危城同样关乎全局,若是失守,后果不堪设想。
“陈峰将军,”卫立煌的声音带着凝重的考量,
“凭祥防线不能没有你坐镇。你留下第17师和独立炮兵团死守凭祥正面,率第29师和第41师分兵驰援靖西、百色,务必尽快解围!
崇左距离凭祥最近,且为联军指挥节点,我协调桂军一部先行牵制,你后续再抽调兵力支援!”
“不行!”陈峰立刻反驳,
“崇左是联军重点设防之地,东瀛第11师团是甲级精锐,桂军一部难以形成有效牵制。
我亲自带警卫营和独立装甲团一个连,驰援崇左!第41师驰援靖西,第29师驰援百色,三路同时行动,才能最快解危!”
卫立煌迟疑片刻,最终咬牙同意:“好!就按你的部署!凭祥防线我会协调滇军和桂军抽调兵力补充,你务必速去速回,三座城市和凭祥防线,缺一不可!”
“明白!”陈峰挂断电台,转身对参谋官下达命令,语气不容置疑:
“第一,命令第17师师长秦岳,坚守凭祥正面防线,独立炮兵团、反坦克旅全部配属其指挥,优先保障弹药补给,务必坚守到援军返回;
第二,第41师师长李锐,率全师驰援靖西,沿公路快速推进,沿途可相机袭扰联军补给线,务必在两天内抵达靖西城外,与
城内守军汇合;第三,第29师师长孙毅,率主力沿山地小路驰援百色,利用地形优势隐蔽推进,避开联军大股部队,抵达后立刻从城西发起反击,缓解城北守军压力;
第四,我率警卫营、独立装甲团二连,携带足量弹药和急救物资,走急行军路线驰援崇左,直插联军指挥中枢!”
命令下达的瞬间,各部队立刻行动起来。
军营内号角齐鸣,战士们快速收拾装备、补充弹药,炊事班将刚烙好的面饼打包分发,骡马驮着弹药和物资列队待命,整个营地弥漫着紧张而决绝的气息。
秦岳在前线接到坚守命令时,正带着战士们抢修被炸毁的碉堡。
他对着电台沉声回应:“陈将军放心!第17师就算战至最后一人,也绝不会让联军跨过凭祥防线半步!只是……”
他顿了顿,声音带着一丝沙哑,“部队弹药消耗过大,防毒面具缺口严重,请求后方尽快补充。”
“我已协调后勤部门,将所有库存的防毒面具和重机枪子弹优先调给你部,一小时内送达!”陈峰的声音传来,
“秦岳,守住阵地,等我回来!”
“是!”秦岳挂断电台,将驳壳枪插回腰间,转身对身边的参谋说,
“传令下去,收缩防御,集中兵力守住核心阵地和交通壕,用缴获的武器补充弹药,坚持到援军补给抵达!”
李锐的第41师沿着凭祥至靖西的公路急行军,战士们背着武器装备,脚下的草鞋在碎石路上磨得发白,不少人的脚底已经磨出了血泡,却没有人停下脚步。
公路两旁的山林寂静无声,只有队伍行进的脚步声、武器碰撞声和急促的呼吸声。
“师长,前面就是鹰嘴崖,地形狭窄,两侧是高山,容易遭遇伏击!”参谋指着前方的山谷,神色警惕。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