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5年2月22日,距离第一次作案不到一年,李国平又带着那个装着哑铃的黑色手提包,踏上了亡命之路。这一次,他选择了浙江宁波,一个外来人口密集、交通便利的城市,一旦作案成功,方便快速逃离。
他没有选择偏远的小镇,而是直接住进了火车南站附近的农业局招待所。这里距离火车站只有几百米,来往旅客络绎不绝,鱼龙混杂,很难引起别人的注意。和上次一样,他选了一个双人房间,放下行李后,并没有急于寻找目标,而是先在招待所周围转悠了一圈,熟悉了附近的地形,规划好了逃跑路线。
安顿下来后,李国平的耐心比第一次作案时好了很多。他每天按时吃饭睡觉,白天就在招待所附近的街道上闲逛,观察来往的行人,晚上则待在房间里,假装看电视或者看书。虽然房间里的另一张床位一直空着,但他并不着急,他知道,只要耐心等待,总会有“目标”出现。
当天下午六点多,李国平感觉肚子饿了,便走出招待所,来到旁边一家名为“江南小馆”的饭店吃饭。这家饭店不大,但生意很火爆,里面坐满了客人。李国平刚进门,目光就被角落里的一个中年男人吸引住了。这个男人四十多岁,穿着一身藏青色的西服,身材微胖,桌子上摆着四菜一汤,还有一瓶茅台。他的身边放着一个黑色的公文包,腰间的皮带扣闪闪发光,一看就是个有钱人。
李国平不动声色地找了个离男人不远的位置坐下,点了一碗面条,假装吃饭,实则一直在观察对方。这个男人一边喝酒,一边拿着一个大哥大打电话,声音很大,生怕别人听不见。“喂,老张啊,放心吧,今天的尾款已经收到了,一万多块呢!我今晚就住在农业局招待所,明天在宁波玩一天再回去。”
“农业局招待所”“一万多块”,这两个信息像兴奋剂一样刺激着李国平的神经。他心里一阵狂喜,知道自己的目标出现了。等男人挂了电话,李国平端着面条,假装不经意地走到他的桌旁,笑着说:“老板,听您说要在宁波玩几天?我对这里熟,要是有需要,我可以给您当向导。”
男人上下打量了李国平一番,见他身材高大,穿着整齐,不像坏人,便点了点头:“哦?你也住农业局招待所?”“是啊,真巧!我叫李国平,来宁波找朋友办事。”李国平顺势坐在男人对面,开始和他攀谈起来。他很会说话,不停地奉承男人,夸他气度不凡,一看就是做大生意的老板。
男人被夸得心花怒放,话也多了起来。通过交谈,李国平得知这个男人叫杨家勇,是江苏一家建材厂的老板,这次来宁波是收货款的。两人越聊越投机,杨家勇还热情地邀请李国平一起喝酒吃菜。李国平没有拒绝,拿起酒杯和杨家勇碰了一下,心里却在盘算着晚上的作案计划。
酒过三巡,杨家勇已经有些微醺,说话也变得更加随意。他拍着李国平的肩膀说:“小李啊,今晚认识你很高兴,以后有机会去江苏,一定要找我,我请你吃大餐!”李国平笑着答应,心里却在想:“等不到那时候了。”
吃完饭,两人一起返回招待所,李国平住在三楼305房,杨家勇住在二楼203房。临走前,李国平对杨家勇说:“杨老板,宁波的夜景不错,尤其是南站附近,晚上很热闹,我一会儿收拾一下,来叫你一起去逛逛?”杨家勇想都没想就答应了:“好啊,我在房间等你。”
回到房间后,李国平立刻开始准备。他从手提包里拿出哑铃,用黑布裹好,又检查了一遍自己的衣服,确保没有任何破绽。晚上七点左右,他提着装有哑铃的手提包,来到二楼203房门口,轻轻敲了敲门。“来了!”杨家勇的声音从房间里传来,随后房门被打开。
“杨老板,准备好了吗?”李国平笑着说。杨家勇热情地把他拉进房间:“快进来坐,我刚换了件衣服,马上就好。”说完,他转身走向衣柜,准备拿外套。这正是李国平等待的机会,他迅速拉开手提包的拉链,拿出哑铃,对准杨家勇的后脑勺,猛地砸了过去。
杨家勇正处于微醺状态,加上毫无防备,被哑铃砸中后,身体向前一倒,“扑通”一声摔在地上,挣扎了几下就不动了。李国平上前探了探他的鼻息,确认已经没有呼吸后,开始在房间里翻找起来。他很快就在床底下的一个行李箱里找到了一个黑色的钱包,里面装着一万两千块现金,还有一张银行卡和身份证。他把现金和银行卡放进自己的口袋,又摘下杨家勇手上的手表和腰间的皮带,然后把哑铃踢到墙角,用抹布擦去了自己留下的指纹。
做完这一切后,李国平走到卫生间,用冷水洗了把脸,整理了一下自己的发型和衣服。他侧耳听了听外面的动静,确认楼道里没有人后,悄悄打开房门,溜了出去。他没有直接离开招待所,而是先回到自己的房间,收拾好行李,然后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走出了招待所的大门,消失在茫茫夜色中。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