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九章 启封时的甜
天刚蒙蒙亮,林悦就攥着签到簿爬起来,鞋都没来得及穿好,赤着脚就往地窖跑。晨露打湿了裤脚,她却浑不在意,指尖抚过陶坛上的红布时,竟有些紧张得发颤——就像拆开一封等了许久的信。
签到簿在掌心微微发烫,纸页自动翻开,【等待进度:100%】的字样泛着暖金色的光,旁边画着个系着红绳的礼盒,礼盒上还别着朵小小的桂花。
“可以开了吗?”她对着陶坛轻声问,仿佛里面藏着会应话的精灵。
签到簿上立刻跳出一行字:【启封吧,甜味已经漫出来了】,末尾跟着个眨眼睛的表情。
林悦深吸一口气,解开红布。
“嗡——”
像是有什么东西轻轻炸开,比昨日更浓郁的香气瞬间涌了出来,带着梅子的酸、蜂蜜的甜、甘草的醇,还有一丝若有若无的桂花香(是昨天撒的桂花悄悄融了进去),在鼻尖缠绕成一团温柔的雾。坛子里的梅子已经彻底变了模样,青黄褪成温润的琥珀色,果肉鼓胀饱满,浸在浓稠的汁液里,每一颗都裹着亮晶晶的糖霜似的。
她舀起一勺,果肉轻轻一碰就化在勺里,汁液顺着勺沿往下淌,在晨光里拉出细细的糖丝。
“真的成了!”林悦忍不住笑出声,指尖在签到簿上点了点,纸页上的礼盒图案突然“啪”地绽开,跳出一行新字:【梅子酱完成度:完美!奖励“风味记忆”——触碰坛身,可重温腌制时的点滴】。
林悦将手掌贴在陶坛上。
瞬间,采梅子时的阳光、捶打果肉的闷响、张叔说的“瑶丫头的法子”、小萤撒桂花时的笑声……像串珠子似的在脑海里滚过,连当时鼻尖萦绕的甘草味、指尖沾着的蜂蜜黏腻,都清晰得仿佛就发生在刚才。
“原来这就是奖励啊。”她轻声感叹,心里暖烘烘的。
这时,小萤的声音从院外传来:“林姐姐!你在哪呀?张婶说要尝尝你的梅子酱呢!”
林悦赶紧盖上坛盖(签到簿贴心地跳出【需留少许透气,避免闷坏】的提示),捧着一小碗刚舀出的梅子酱跑出去。
小萤和张婶已经在院子里等着,张婶手里还拿着刚烤好的麦饼。“快让我尝尝瑶丫头传下来的手艺。”张婶接过碗,用小勺舀了点抹在麦饼上,咬了一大口,眼睛立刻亮了,“哎哟,这酸甜刚好!比瑶丫头当年做的还多了点清香味,是加了桂花?”
“嗯!小萤摘的桂花。”林悦笑着点头。
小萤也学着张婶的样子抹了块麦饼,酸得眯起眼睛,随即又被甜味裹住,咂咂嘴说:“好吃!比蜜饯还好吃!”
林悦看着她们的笑脸,低头翻开签到簿。最后一页上,陶坛的图案旁多了片小小的桂花,下面写着:【最好的风味,从来不止在坛里,更在分享的人眼里】。
阳光越升越高,照得院子里暖洋洋的。她把梅子酱分给邻里,听着大家的赞叹,忽然明白签到簿记录的“进度”,从来不是冰冷的数字。那些搅动的圈数、晒太阳的时辰、撒桂花的瞬间,还有此刻每个人脸上的笑意,才是让这份甜变得完整的,最珍贵的注脚。
而这坛梅子酱,不过是时光酿出的第一口甜。往后的日子,还有更多这样的滋味,等着被记录,被分享,被酿成记忆里的糖。
签到簿轻轻合起,仿佛也在笑着,等待着下一段关于“甜”的故事。
林悦正给张婶添梅子酱,院门外忽然传来车轮碾过石子的声响,抬头一看,是邻村的货郎推着独轮车路过,车斗里摆着五颜六色的糖块和针线。
“林丫头,你这酱香味儿都飘到村口了!”货郎笑着停下车,“给我也来一勺尝尝?换你块麦芽糖咋样?”
林悦乐了,赶紧舀了一小碟递过去。货郎用干净的木签挑着尝了口,眼睛瞪得溜圆:“乖乖,这酸中带甜,还有股清香味儿,比镇上铺子卖的还好!”说着从车斗里摸出块黄澄澄的麦芽糖,“诺,换你的,不亏吧?”
小萤凑过去,指着麦芽糖咽了咽口水:“货郎大叔,我用颗桂花换点糖渣行不?”她兜里还揣着昨天没撒完的桂花,是特意留着的。
货郎被逗笑了:“这丫头,还挺会讨价还价。行,给你抓一把!”
张婶看着这热闹劲儿,拍了拍林悦的肩:“当年瑶丫头做酱,也总爱用这个换货郎的糖,说是‘甜上加甜’。”
林悦捏着那块麦芽糖,阳光透过糖块折射出细碎的光斑,落在签到簿上。纸页自动翻开,之前的陶坛图案旁多了个小小的独轮车,下面写着:【甜味会流动,从坛里到舌尖,从这院到那村】。
她忽然想起刚才“风味记忆”里,苏瑶蹲在树下捶梅子,货郎推着车经过时,也是这样用糖换酱的场景。原来有些滋味,真的会跟着时光,一代代传下去。
“小萤,把酱罐子递来,给大叔多装两勺带回去。”林悦扬声喊道,指尖的麦芽糖黏住了书页,留下个亮晶晶的印子,像颗凝固的阳光。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