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区域中医药产业协同发展联盟的成立,如同在平静的湖面投下一块巨石,激起的涟漪迅速扩散至更广阔的领域。联盟首次理事长会议在W省顺利召开,确定了首批重点合作项目,建立了常态化工作机制,各方对协同发展的前景充满期待。然而,林枫深知,联盟的凝聚力最终要体现在实实在在的成果上,尤其是要帮助成员单位,特别是像华康药业这样正面临压力的企业,解决燃眉之急,增强发展信心。
就在联盟各项工作有序推进之际,一场由国际资本精心策划的“釜底抽薪”之战,悄然拉开了序幕。诺维集团一改之前通过代理机构迂回试探的策略,开始正面出击。
首先发难的是在国际学术期刊领域。一家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药理学杂志,突然刊登了一篇由诺维集团资助的研究所发表的综述文章,该文章以“系统评价”为名,对包括安宫牛黄丸、片仔癀在内的几种着名中成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提出了“缺乏足够现代循证医学证据”的质疑。文章虽未完全否定,但其倾向性明显的结论和选择性引用文献的做法,在学术界和产业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动。
几乎同时,华康药业的主要海外分销商之一,以“产品成分标注不符合最新进口国标准”为由,单方面暂停了部分产品的进口订单,并要求华康药业在限期内提供“符合国际规范”的详尽成分分析和药理毒理数据,否则将终止合作。这显然是利用了不同法规体系之间的差异和技术壁垒,进行精准打击。
雪上加霜的是,国内某知名财经媒体刊登了一篇题为《华康药业:传统老店的创新困境》的深度报道,文章看似客观分析,实则巧妙地将企业暂时的资金压力、研发投入大的现状,与“机制僵化”、“转型缓慢”等标签挂钩,间接影响了资本市场信心,华康股价应声下跌。
一系列组合拳,目标明确:通过质疑科学性、切断市场、动摇信心,多维度打压华康药业,使其陷入困境,从而为后续的资本低价介入或技术收购创造有利条件。
压力瞬间传导至W省。华康药业董事长王建业紧急求见林枫,面色凝重地汇报了情况。“林省长,对方这是有备而来,招招打在七寸上。海外订单暂停,直接影响现金流;学术质疑影响品牌声誉;负面报道动摇投资者信心。如果我们不能尽快拿出有力的反击,局面会非常被动。”
林枫冷静地听完了汇报,并未显露出丝毫慌乱。他走到窗前,凝视着远方,大脑飞速运转。对手此举,看似凶狠,却也暴露了其急于求成的心态和潜在的弱点——他们害怕联盟形成合力,害怕华康药业真正强大起来。
“王董事长,稍安勿躁。”林枫转身,语气沉稳有力,“对方用学术、市场、舆论三箭齐发,我们就来个‘釜底抽薪’,正面回应,破局解套!”
他立即召开了一个紧急小型会议,与会者包括省科技厅、卫健委、市场监管局的负责人以及他特意邀请来的两位资深专家——省中医药大学的陈静教授和药物研究所的李明博士。
“诸位,情况紧急,长话短说。”林枫开门见山,“对手质疑科学性,我们就用最硬的科学证据回应!陈教授,李博士,我希望你们能牵头,组织最精干的力量,针对对方质疑的核心点,对安宫牛黄丸等品种,立即启动一项高标准、完全公开透明的临床再评价研究。方案要严谨,符合国际规范,数据要经得起任何检验!需要什么资源,省里全力协调!”
“没问题!”陈静教授毫不犹豫地应承下来,“我们团队在相关领域有多年积累,正好可以借此机会,用现代科学语言把老祖宗的好东西说清楚!”
“好!”林枫点头,看向市场监管局局长,“老张,你这边立刻组织专家,对照最新的国际标准,帮助我们相关企业完善成分标注和说明书,做到科学、准确、合规。同时,主动联系相关进口国监管部门,沟通标准差异问题,展现我们的合作诚意。”
他又对宣传部和网信办的同志说:“舆论阵地不能丢。要主动设置议题,组织有分量的专家在权威媒体发声,客观介绍中医药的科学内涵和发展成就,对冲负面报道。对华康的报道,要组织正面回应,重点宣传其近年来在技术创新和质量控制上的投入和成效。”
最后,他对王建业说:“王董事长,你回去后,立即做好两件事:第一,稳定内部,特别是研发和销售团队,告诉大家,省政府是企业的坚强后盾;第二,主动与国内其他大型医药流通企业接触,开拓新的市场渠道,不能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资金问题,省里正在协调金融机构,提供紧急流动性支持。”
林枫的部署,条理清晰,措施有力,瞬间稳住了阵脚。与会人员领命而去,迅速行动。
在林枫的亲自协调下,各项反击措施高效推进。陈静教授团队联合国内多家顶尖科研机构,迅速启动了安宫牛黄丸治疗中风急性期的多中心、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临床研究,并公开了研究方案,接受国际同行评议。省市场监管局组团出访相关国家,进行技术标准对话。正面宣传报道陆续推出,有效引导了舆论。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