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雨利落地走向下一台设备,按着杨建的示范步骤开始调试。杨建站在一旁全程观察,待设备运行稳定后满意点头:流程就是这样,你先继续调试,有问题随时找我,我去电动自行车车间看看。
明白!
曹大雨继续专注于手头的调试工作。杨建来到隔壁车间,看见搬运组长正在安排设备定位,便对宋子旭说:子旭,我来调试,你在旁边看着。
没问题!
宋子旭干脆应声。杨建同样边操作边讲解,很快又完成了一套设备的调试。
现在换你来操作,我在旁边指导。
宋子旭毫不迟疑地上前操作,他和曹大雨一样领悟力强,整套流程一气呵成,完全不需要杨建过多指导。
看着两个年轻人出色的表现,杨建心里暗自赞许。他盘算着先让两人熟悉基础调试,等流程理顺后再安排其他工人协助,否则单靠他们两人处理全部设备确实吃力。
随着时间推移,所有设备都安置到位,搬运工人们陆续离开车间。见工作进展顺利,杨建动身前往厂长办公室汇报。
设备调试情况如何?杨厂长抬眼问道。
杨厂长汇报了设备搬运完成的情况,曹大雨和宋子旭正在进行调试。他建议召集人手参与调试,以便尽快熟悉新机器。
听完汇报后,厂长立即给街道办王主任打电话,通知工人们次日复工。挂断电话后,厂长取出一叠订单交给杨建,包括锂电池和电动自行车两类生产任务,并提醒次日八点要举行新车间开工剪彩仪式。
杨建查看订单时注意到,锂电池的需求量明显大于电动自行车,这与其广泛的应用场景相符。交代完工作后,他便结束了一天的工作。
回到车间,杨建将生产任务分配给曹大雨和宋子旭,特别强调次日剪彩仪式的重要性。两位副主任郑重保证不会迟到,随后杨建也下班离去。
次日清晨,天刚蒙蒙亮。杨建早起收拾妥当,正准备骑车前往工厂时,闫解成急匆匆追出来要求同行。
“我有事,不方便带你!”杨建说完就骑车走了。
他实在不愿接送闫解成上下班,有这时间不如去找周晓白或陈雪如。
闫解成暗自叹气。本想蹭杨建的车省点脚力,却被拒绝,最后只得步行上班。
杨建到达新车间时,现场已聚集不少人。杨厂长和李承德身着正装到场,对剪彩仪式十分重视。曹大雨与宋子旭也穿戴整齐,颇有领导派头。
“杨建!”杨厂长招呼道。
他今天穿着陈雪如定制的中山装,气宇轩昂地走上前。“挺好!”杨厂长满意道。
宣传科准备就绪,受邀摄影师已架好机器。围观工人们窃窃私语:“竟然要照相!”“听说照相得花两块钱呢!”“够买两斤肉了!”
众人瞧见能拍照,眼馋得很。
这年头证件不用贴照片,压根没有身份证这类东西,活一辈子没照过相也是常事。
再过十多年,这种情况才会慢慢变少。
都准备好了,可以开始剪彩啦!
李科长的嗓门亮堂堂的。
杨厂长几个乐呵呵地抄起剪刀,脸上笑开了花。
杨建也咧着嘴冲着照相机笑。
咔嚓!
摄影师按下快门,比划着拍好了。
正式剪彩!
杨厂长高声宣布。
杨建他们一个接一个剪断了红绸带。
噼里啪啦——
边上的鞭炮炸得震天响,闹哄哄的。
杨厂长瞅着时候不早,也没多啰嗦,招呼大伙儿回去干活。
工人们只好三三两两往车间走。
新车间的工人自然也不例外。
这么着,新车间的剪彩仪式就算完事儿了。
杨建回到车间开始张罗工作,他这主任算是正式走马上任。
曹大雨和宋子旭也各自去了分管车间。
杨建溜达着来到锂电池车间。
曹大雨安排得头头是道:调试机器的、去仓库拉货的、打扫卫生的,人人都忙得脚不沾地。
瞧见这光景,杨建满意地点点头,要的就是这股子热火朝天的劲儿。
他在车间转悠了会儿,留心查看设备调试情况。要是有啥岔子,随时准备指点一二。
看得差不多了,他又晃悠去电动自行车车间瞧新鲜。
宋子旭这边就有点手忙脚乱,不如曹大雨沉稳。兴许是太紧张,派起活儿来畏首畏尾的,放不开手脚。
杨主任,您看这么安排中不?
一见着杨建,他赶紧凑过来请示。
挺好,不用事事都问我。你觉得行就招呼人干,出不了岔子。
杨建答道。
他没法时刻守着宋子旭,总得让这小子自己历练。
明白!
宋子旭爽快应声。
随后他便放开手脚操持起来,按自己的思路布置工作,果然顺手许多。
杨建看在眼里,心下赞许:这小子倒是个可塑之才,上手挺快。
他环视一圈确认无误,便踱步到门卫室旁的主任办公室歇脚。
这间专属办公室是厂里特批的,方便他随时处理事务,不必来回奔波。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