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的时间,在忙碌与期待中转瞬即逝。
这两周里,郭少云也没完全闲着。他抽空去看了正在做最后通风和细节调整的新总部办公室。站在创海大厦18层电梯口,看着那面崭新的、在灯光下熠熠生辉的“培达发科技发展集团有限公司”铜质招牌,一股难以言喻的壮志豪情在他胸中激荡。这里,将是他未来“亏钱”大业……哦不,是宏伟蓝图的新起点!
他也下楼去看了17层正在紧锣密鼓装修的培达发软件公司场地。蒋渊经过深思熟虑,并与温酒疏、郑璃反复讨论后,考虑到算法团队和未来光学实验室的巨大空间需求以及后续可能持续涌入的技术人才,果断决定将整个17层,足足3000平米的面积全部租下!规划中,一部分作为开放式和半开放式的办公区,另一部分则严格按照唐泽兴教授的要求,打造顶级的光学实验室。
由于郭少云彻底放手,完全没有干预具体的装修设计(只批了预算),蒋渊和温酒疏在保证功能性和舒适度的前提下,选择了相对务实和高效的装修方案。结果就是……整体的基础装修费用,竟然比郭少云预想的要“节省”不少,只花了60万左右……
当然,如果算上后续无尘实验室的专项工程、那些贵得令人咋舌的精密光学仪器和设备采购,那投入就是个天文数字了。但至少,在“看得见”的装修层面,这花钱效率让郭少云有点“不满意”,只能安慰自己,大头在后面。
郭少云也抽空去了一趟位于郊区的培达发日化工厂。如今的工厂,与当初那个门可罗雀、一片萧条的康德日化已是天壤之别。厂区内人头攒动,机器轰鸣,穿着崭新工服的工人们在各自的岗位上忙碌着,井然有序,充满了活力。
厂长廖存志最近忙得脚不沾地,生产和扩建两头抓,即使郭少云这位大老板前来视察,他也只能匆匆打个照面,简单汇报几句,就又被人叫走去处理紧急事务了。郭少云也不在意,就带着陈虎,像寻常巡视一样,在工厂里这里走走,那里看看。两栋厂房都开足了马力,生产线上流淌着即将封装上市的“闺”系列产品。听现场的主管兴奋地汇报,照这个进度,不出意外,到这个月底,“闺”系列所有的产品线都将实现完全自产,不再需要依赖外部代工!
更让郭少云满意的是,厂区里那栋破旧的旧宿舍楼已经被彻底拆除。张姜通过郑芝儒的关系,顺利拿到了厂区建筑审批。原址上,计划新建一栋七层高的现代化员工宿舍楼,设计有六个单元,每个单元28户,每户配置四个卧室、两个独立卫生间,虽然没有厨房(统一安排食堂),但有一个宽敞的公共客厅,旨在为员工提供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这项工程已经委托给了郑芝儒家族的建筑公司负责设计和施工。又是一笔合情合理且可观的开销,郭少云对此表示非常满意。
终于,迎来了开业前夜。
整个培达发科技集团总部灯火通明,所有员工都在做最后的整理和大扫除,空气中弥漫着一种兴奋而忙碌的气氛。
郭少云背着手,踱步走进了属于自己的董事长办公室。
足足120平米的巨大空间,现代简约的装修风格中透着不凡的品味。光是会客区就设置了两个。
第一个是茶桌区。核心是一张巨大的原木茶桌,桌板竟是一整块完整的原木,最令人叫绝的是,桌面上巧妙地嵌入了微缩的假山造景和一道蜿蜒流动的清澈小溪!溪水潺潺,上面覆盖着一块透明的亚克力盖板,既保证了观赏性,又防止水花溅出。桌体自带一体化废水槽,可以直接在桌上冲洗茶具,极其方便。桌上,名家手作的盖碗、品茗杯、嵌入式智能烧水壶一应俱全。那小溪的水流在桌边巧妙地设计成一个迷你瀑布,直接落入地面的人造河道中。这条人造河道巧妙地将整个茶桌区环绕起来,形成了一个独立且循环的水景系统。这个区域大量运用竹、木、石材等天然元素,古香古色,意境悠远。
一道设计巧妙的双面屏风,将茶桌区与另一个会客区隔开。有趣的是,屏风朝向茶桌的这面是传统的中式水墨画,而转向另一面的,则是一幅充满现代感的抽象油画。
屏风另一侧,是宽敞奢华的沙发会客区。质感极好的真皮沙发围合出舒适的交谈空间,旁边配备着独立的定制水吧台、顶级全自动咖啡机、恒温酒柜以及双开门嵌入式冰箱。整个区域的灯光设计、家具选型和氛围营造,让郭少云恍惚间觉得自己是走进了一家顶级雪茄吧的奢华私人包厢。
他的办公桌更是夸张,长达4米,是特别定制的异形款式,线条流畅而霸气。办公桌背后,是一整面通顶的巨大书架,因为层高足够,甚至还配了一套滑轨梯子,方便取放高处的书籍和装饰品。
办公桌的后方,是一扇隐藏式的门,推开之后,里面竟是一个设施齐全的休息区!一张舒适的大床、一张专业的按摩椅、甚至还有一个小型衣帽间,布置得如同豪华酒店的套房,舒适度堪比家里的卧室……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