汴梁的初夏,暖风拂过朱雀大街,街上车水马龙,商铺林立,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后周西征大捷、四州归降的消息早已传遍天下,南方诸国震动不已,纷纷派遣使者携带厚礼,赶赴汴梁,名为祝贺,实则打探后周虚实。
这日,太极殿内气氛肃穆。柴荣端坐龙椅之上,一身明黄龙袍衬得他面色沉稳,目光如炬。殿下文武百官分列两侧,而来自南唐、吴越、南平、南汉等国的使者,正按国力强弱依次站立,神色各异。
“诸位使者远道而来,一路辛苦了。”柴荣开口,声音洪亮,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不知各位今日前来,有何要事?”
南唐使者率先出列,躬身行礼。他身着锦袍,手持国书,脸上堆着谄媚的笑容:“陛下天威,西征大捷,一举攻克后蜀四州,实乃千古伟业!我主李璟特命臣前来祝贺,献上黄金百两、珍珠千颗、丝绸万匹,愿与后周永结盟好,世代友好。”
柴荣瞥了一眼殿外堆放的贡品,嘴角勾起一抹淡淡的笑意:“李璟有心了。只是结盟友好,并非靠这些金银珠宝就能维系,关键在于是否真心归顺,是否愿为天下一统、百姓安宁出力。”
南唐使者脸色微微一僵,连忙道:“我主对陛下向来敬重,绝无二心。只是如今南方局势复杂,还望陛下体谅,给各国一些时间,共谋太平。”
“时间?”柴荣冷哼一声,“自朕登基以来,推行新政,安抚百姓,就是为了结束战乱,让天下一统。可有些割据势力,不思悔改,反而相互勾结,阻碍统一大业。朕的耐心,是有限度的。”
吴越使者见状,连忙上前打圆场:“陛下仁德,天下皆知。我主钱俶向来仰慕中原文化,愿遵奉后周为宗主国,年年纳贡,岁岁来朝。此次特命臣献上吴越特产茶叶、丝绸,还有良马百匹,愿为陛下效力。”
吴越使者态度恭敬,言语恳切,与南唐使者的虚与委蛇形成鲜明对比。柴荣点了点头:“钱俶识时务,朕心甚慰。只要吴越真心归顺,朕必不会亏待,保吴越百姓安居乐业。”
南平使者紧随其后,献上贡品,语气谦卑:“我主高保融愿臣服后周,听从陛下号令,绝无半分异心。”南平国力最弱,夹在后周与南唐之间,早已如惊弓之鸟,如今见后周势强,自然不敢有丝毫反抗。
唯独南汉使者,站在原地,神色倨傲,迟迟不肯上前。南汉皇帝刘晟生性残暴,自恃地处岭南,地势险要,又与后蜀结盟,对后周并不畏惧。
柴荣目光落在南汉使者身上,语气冰冷:“南汉使者,为何不上前?难道你主刘晟,对朕的西征大捷,不以为然?”
南汉使者这才不情不愿地出列,拱手道:“陛下攻克后蜀四州,固然勇猛,但我南汉地处岭南,兵强马壮,地势险要,并非后蜀可比。我主派臣前来,并非祝贺,而是想提醒陛下,不要贪得无厌,否则,未必能讨到好处。”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哗然。文武百官纷纷怒视南汉使者,不少将领更是按捺不住怒火,想要上前呵斥。
柴荣却异常平静,他缓缓站起身,目光如利剑般盯着南汉使者:“你可知,出言不逊,挑衅朕的威严,是什么下场?”
南汉使者心中一慌,但想到刘晟的交代,还是硬着头皮道:“臣只是实话实说。后周虽强,但岭南湿热,瘴气弥漫,后周军若敢来犯,必是有来无回!”
“好一个有来无回!”柴荣哈哈大笑,“朕倒要看看,你的岭南,究竟有多坚固。”他转头对身旁的枢密使李谷道:“李枢密使,传朕旨意,即刻调兵五万,进驻荆南,威慑南汉。告诉刘晟,若再执迷不悟,朕必亲率大军,踏平岭南!”
“臣遵旨!”李谷躬身领命。
南汉使者脸色瞬间惨白,他万万没想到,柴荣竟然如此强硬,一言不合就调兵遣将。他想要再辩解,却被柴荣冰冷的目光吓得不敢开口。
柴荣看着众使者,语气坚定:“朕今日把话放在这里,天下一统,是大势所趋,民心所向。凡是真心归顺者,朕必善待其君民,保留其爵位;若是负隅顽抗,阻碍统一大业,朕必出兵讨伐,绝不姑息!”
众使者心中震动不已,尤其是南唐使者,脸上的谄媚笑容早已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深深的恐惧。他知道,柴荣绝非虚张声势,后周的军事实力,早已不是南唐所能抗衡。
“陛下英明!”众使者齐齐跪拜,再也不敢有丝毫轻视。
接见结束后,柴荣留下李谷、范质等大臣议事。范质道:“陛下今日威压诸国使者,效果显着。只是南唐、南汉等国,向来狡猾,未必会真心归顺,还需多加防备。”
柴荣点了点头:“朕自然知晓。此次诸国遣使,一来是打探虚实,二来是拖延时间。朕之所以调兵威慑南汉,就是要敲山震虎,让其他诸国不敢轻举妄动。”
李谷道:“陛下所言极是。如今赵匡胤将军已在四州站稳脚跟,新政推行顺利,民心归附。待时机成熟,便可兵分两路,一路攻打成都,平定后蜀;一路南下,征服南唐、南汉等国,完成统一大业。”
小主,这个章节后面还有哦,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更精彩!